新飞电器罢工事件背后:中外股东对立交恶
28年老品牌暗淡离场之痛
10月15日,持续近一周的新飞电器停产风波出现重大转机,在新加坡大股东答应员工大部分条件后,部分工人开始复工。
风波平息却不意味着危机不在:新飞电器的多方积怨非一日之寒。或许早在1994年新飞电器成立时,由新飞电器集团与新加坡丰隆集团合资的管理经营模式,就已经埋下了纷争的种子。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就当前国内家电产业的格局来看,留给新飞电器的商业空间已经很小。同时,国内家电业品牌格局也趋于稳定,产业间的并购重组基本告一段落。这意味着,新飞电器已经成为砸在新加坡丰隆集团手中的烫手山芋,既卖不出好价钱也做不成好企业。
低工资成导火索
新飞电器此轮工人停产从10月9日开始,数千名职工聚集在公司总部门口,要求管理方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参与停产的工人强调他们是理性维权,不仅不许打砸抢,还安排了24小时巡逻防止坏人挑拨。现场的工人称,厂方已经连续10年没为工人涨过工资,目前一线工人月收入仅千元上下,不仅远低于沿海地区家电同行,就连新乡当地2000多元的平均工资水平都远未达到。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飞内部矛盾由来已久,此次停工是有组织的,导火索是今年国庆节前夕,新加坡资方计划将新飞电器月产能达到20万台的冰箱一部工厂关闭,撤出生产线,与生产二部为主的其他生产部门合并,而原有的许多生产一部的组长、段长、调度将被免职降薪。
停工员工除了要求新飞管理层上调薪酬福利,并更换部分来自股东方新加坡丰隆亚洲的新飞电器高层。对于这次停工事件新飞电器方面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在此次工人停产中,新加坡大股东丰隆集团的管理方式和运营能力成为员工指责的焦点。
靠冰箱起家的新飞电器成立于1984年,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与海尔等被国内家电业界称为冰箱行业的“四朵金花”。2005年,新乡市政府突然决定将新飞电器39%的股权作价5.1亿元出售给丰隆,随后,不断出售股权,中方仅留10%的股权,失去控股权。
然而,外资的注入以及扩张并未给新飞电器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12月26日立即报名>> 2019深圳市生命健康行业年度发展论坛
-
即日-12.31立即下载>> NI院校科研技术白皮书限时下载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31立即申请>> 室外照明新产品OSCONIQ®P 3030(P7)免费试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