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D打印“神技”真面目
目前国内外对于3D打印的热捧导致某些报道有点玄乎,比如能直接打印汽车、打印肾脏云云。在了解以上3D打印信息之后,让我们再以一种冷静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神技”吧。
目前来看,虽然作为生产方式,3D打印还难以取代大规模生产而成为最主流的生产方式,但却能满足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种种个性化需求。
“3D打印”概念近来热到烫手,但人们对它的印象却仍然模糊。尽管如此,从美国到中国的3D打印粉丝们都期待它能像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和互联网那样,深远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类的历史。
●3D打印热由来
3D打印实际上是对一系列“增材制造”技术的总称。所谓增材制造,是指不经过车、铣、钻等传统“减材”切削加工,而是通过堆叠材料来直接形成最终产品的一种制造理念。这和平面打印机技术并无关联,为什么会得到一个3D打印的美名呢?
这要归功于199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申请的专利“三维印刷技术”。该学院的四名科研人员从喷墨打印机原理出发,研制出一种能在平铺着“塑料”粉末的平面上喷洒各种颜色“胶水”的打印机。当打印生成一层平面后,在平面上薄薄地铺一层新粉末,再继续打印。打印完毕后,吹走多余的粉末,就能得到一个彩色的实体物品。
自这项专利见诸报端后,所有的增材制造技术就逐渐被媒体统称为3D打印了。运用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个专利,一些企业造出了按三维空间位置制造产品的“打印机”。其打印过程新增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用处理软件生成不同高度的模型横截面图,将图形转化为打印控制代码。最终,3D打印机通过执行这段代码,逐层打印、固化,生成理想中的物品。
3D打印既缩短了生产时间,又减少了原材料浪费,还能做出减材制造做不出来的超复杂结构。
既然3D打印技术大多是上世纪研发成功的,为何从2012年起才受到如此大规模的高度关注?原因见仁见智,但桌面级开源(用于客户端且开放源代码的)3D打印机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2.15立即下载>>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