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为“潜伏”十年的“红蓝军”
( 作者:马晓芳 )
如果不是在进入公司大楼时,瞥见前面同事的工牌上写着“蓝军参谋部”,已经在华为工作了快十年的罗辉(化名)恐怕还不知道公司原来还有这样一个部门。
近日,69岁的华为总裁兼CEO任正非的一次内部讲话引发外界关注,除了“有一天我们会反攻进入美国的”这些吸引眼球的话语,他特别提到了华为的“红军”和“蓝军”,由此将这队“潜伏”十多年的业务精兵再度抛入公众的视野。
所谓“蓝军”,原指在军事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通过模仿对手的作战特征与红军(代表正面部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华为的“蓝军”也与之类似。按照任正非的解释,“蓝军想尽办法来否定红军”。
一名华为资深管理人士昨天告诉记者,“蓝军”是华为战略Marketing(营销)部下属的一个部门。值得关注的是,后者是华为整个集团的核心职能平台之一。
任正非重提“蓝军”并非偶然。如今的华为已经成为与瑞典通信巨头爱立信比肩的设备商,但这并不代表华为没有危机感。
自我批判
“我特别支持无线产品线成立‘蓝军’组织。”任正非在近日一次向其汇报无线业务的会议上说,“要想升官,先到‘蓝军’去,不把‘红军’打败就不要升司令。‘红军’的司令如果没有‘蓝军’经历,也不要再提拔了。你都不知道如何打败华为,说明你已到天花板了。”
“唱反调”的“蓝军”在华为内部并不是一个新的组织。“华为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这个部门了。”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名华为资深员工均这样表示,但对于这个组织的详细情况却都不甚清楚。
据本报记者了解,“蓝军”最早由华为前高级副总裁郑宝用负责,但随着郑宝用一度淡出华为,所谓“蓝军”的提法逐渐“泯然众人矣”。今年初,本报记者证实,曾经的华为“二号人物”郑宝用回归华为。
简单来说,“红军”代表着现行的战略发展模式,“蓝军”代表主要竞争对手或创新型的战略发展模式。“蓝军”的主要任务是唱反调,虚拟各种对抗性声音,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信号,甚至提出一些危言耸听的警告。通过这样的自我批判,为公司董事会提供决策建议,从而保证华为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按照华为顾问田涛和吴春波在其著作《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的介绍,“蓝军参谋部”主要职责包括:
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公司的战略与技术发展,进行逆向思维,审视、论证“红军”战略/产品/解决方案的漏洞或问题;模拟对手的策略,指出“红军”的漏洞或问题;
建立“红蓝军”的对抗体制和运作平台,在公司高层团队的组织下,采用辩论、模拟实践、战术推演等方式,对当前的战略思想进行反向分析和批判性辩论,在技术层面寻求差异化的颠覆性技术和产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2.15立即下载>>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