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厂商抢食可穿戴大蛋糕:专用与通用IC各显其能
作者:陈炳欣
可穿戴技术的核心是将无线连接功能嵌入到装有传感器的设备中。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针对可穿戴设备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类:基于蓝牙、Wi-Fi Direct等通用标准的方案和专为客户开发的ASIC解决方案。这两类方案目前各有自己的卖点和市场空间,在强调互通性的消费类可穿戴设备中,蓝牙、Wi-Fi Direct更有市场,博通、Dialog等公司已推出大量产品,但是ASIC凭借优越的超低功耗、超小尺寸性能,牢固地占据着以健康照护等为目标的特种设备应用市场。这种市场格局也许会贯穿可穿戴设备的整个发展历程。
低功耗通信标准快速切入可穿戴
在通用标准和专有方案之间作选择,大多数国际厂商都基于现有通信标准,开发平台化的SoC产品。
可穿戴设备成为今年的热点,Google眼镜、三星智能手表等一大堆新奇的可穿戴设备蜂拥而至,应用五花八门。总结可穿戴设备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一条:无线连接功能嵌入到装有传感器的设备之中。如此,无线方案便成为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通用标准和专有方案之间进行选择,大多数国际厂商采用了基于现有通信标准,开发平台化的SoC产品。博通的无线方案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有很大市场份额,而今他们也瞄准了崛起中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发布了嵌入式设备无线互联网连接(WICED)的解决方案。博通公司无线互连组合芯片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兼高级总监周晏逸表示,WICED方案能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嵌入式低功耗、高性能、互通性无线连接的基础。这一方案实际上是通过引入Wi-Fi Direct,同时整合PA、串行接口等,可以让厂商快速开发可穿戴产品,并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与云端无缝通信。
以低功耗为主要诉求的蓝牙4.0自然也不会放弃可穿戴设备这样一个拥有光明前景的巨大市场。蓝牙技术联盟开发者计划总监何根飞指出,蓝牙4.0的应用势力将扩及移动医疗、可穿戴电子设备、运动与健身市场。未来,可望加速蓝牙传感器于运动与健身领域的普及。Dialog公司亚太区总经理Christophe Chene在介绍近期推出的DA 14580蓝牙智能系统级芯片时表示,该芯片支持4.0标准,独特的低功率架构使得无线收发时电流仅消耗3.8mA,深度睡眠模式下电流甚至低于600nA。
专用集成电路拥有市场空间
相比Zigbee、蓝牙、Wi-Fi这些通用标准,专有ASIC在超低功耗与超小型化上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
PC主要看处理器,智能手机看基带,可穿戴技术则着眼于创新的应用。这一产品特性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可穿戴设备将是小众的,将以创意为卖点,不仅外形要足够紧凑,还要有超低能耗。尽管蓝牙、Wi-Fi Direct等也是以此为卖点,但与专用ASIC相比仍要略逊一筹。当终端客户追求差异化、个性化之际,那些拥有专属IP的中小型ASIC设计公司必将拥有用武之地。
Shortlink是来自瑞典的一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专门帮助客户开发微型化、低功耗无线电子产品,其销售经理Torbjorn Fransson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擅长开发集成化的无线通信芯片,产品拥有超小型化的封装尺寸和低功耗特性。相比Zigbee、蓝牙、Wi-Fi这些通用标准,他们的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不过,可穿戴设备的产品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功耗越来越低,而所需处理的数据量却不断增加。在此趋势下,又势必需要强化处理器性能,这又会导致功耗的提升。因此,将可穿戴设备连接到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数据处理,或与云端进行数据交换,就变得尤为重要。周晏逸认为,可穿戴设备的价值就在于能以最低的功耗实现与智能手机和因特网的连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强大处理能力来处理穿戴设备收集到的数据,例如生命体征、运动指标或睡眠质量等。这样既能减少对于可穿戴设备处理能力的要求,同时降低了电量的消耗。”周晏逸表示。Torbjorn Fransson坦承,在跨平台的互通性上,ASIC产品不具优势。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2.15立即下载>>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