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应用尚需汽车环境感知难题
车联网系统,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
中国车联网发展动态
2012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物联网再次被提为战略新兴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我国五年规划史上第一个物联网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物联网将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等领域率先重点部署。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重要应用,现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以推进车联网产业的全面铺开。
截至2011年末,全国已有超过50万辆新车预装车载信息服务终端。业内预计到2015年,将至少有4000万汽车移动互联网服务技术用户。按照平均每个用户每年1000元的消费额度来计算,车联网行业到2015年的市场空间大约在400亿左右,带动相关产值将高达1000亿元,而中国也有望发展为全球车载信息服务业最大的市场。
车联网应用尚需克服环境难题
目前,车联网发展的最大困境,还是在于对于周边环境的把握。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我们当前车联网的相关产品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车内的问题。其实也就是车与人之间的问题目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当走出车门后,我们会发现现在车与车,车与道路,或者车与环境的问题中并没有很好解决。所以目前国内车联网行业的发展还只是相对初级阶段,虽然有很多基于GPS定位技术、3G移动通信应用,但多为各自为政,各类资源并没有有效整合。在今后的发展中,政策,资金,以及涉及更加广泛的领域技术,还都是需要政府部门、汽车厂商、ITS交通集成商、相关技术厂商共同努力,一步一步把各门槛迈过去。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车联网总共分为两个技术部分,即以车载应用为主的RFID技术,以及交通管理为主的ITS智能交通管理技术。但从车联网体系构架看,在除了上述车载应用为主的RFID技术(感知层)和TS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应用层)之外,还有通信技术(网络层),这些都是实现车联网完美工作的必备组成。
总而言之,在解决上述难题之后,车联网应用必将在迎来更快的发展时期,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未来城市交通将在道路建设并没有太大突破前提下,将变得更加快速,出行更高效。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2.15立即下载>> 干货下载【是德科技白皮书】现成的信号分析仪测量应用软件为您节省宝贵时间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