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高端人才数量与质量都缺
导读: “人才”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核心关键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在北京发布,希望借此推动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和产业发展。
“人才”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核心关键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在北京发布,希望借此推动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和产业发展。
白皮书以企业调研为主,企业样本共计600余家,同时也针对国内100多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其中民营企业占50%、国有企业占13%、外资与合资企业占34%;产业链方面,调研的企业中芯片设计服务与无晶圆半导体公司等IC设计企业占50%,其中无晶圆半导体企业占据半壁江山,达到58%。
白皮书解读 高端人才数量与质量都缺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处长徐珂,对白皮书的内容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中国IC人才供不应求,人才的供给与产业发展的增速不匹配,单纯依托高校培养IC人才,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大批的人才。
白皮书调研中发现,相对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集成电路企业拥有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人员较少。其中,晶圆制造和代工企业,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较多;封装测试类企业,3年以下工作年限的人才占大多数。其他类别的企业分布则较平均。
同时,高校IC人才培养地域分布不均衡,产业分布与高校布局应相辅相成。按照我国IC产业的整体分布和高校IC人才地域分布统计。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有较好的IC人才培养高校。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较少。与产业发展不相称。
近年来随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增长,根据《国际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产业规模到2030年将扩大5倍以上,对人才需求将成倍增长。高端集成电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
- 中兴被禁背后 是我国集成电路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2018-04-19
- 产品供应全线吃紧 集成电路原材料硅晶圆仍供不应求 2018-04-17
- 安徽首个百亿级集成电路项目:12吋晶圆项目实现量产 2017-12-09
-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如何开启自主模式? 2017-07-28
- 从晶圆出货入手 分析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产值 2017-03-11
图片新闻
- 2月28日 OFweek选址企业深圳科技园区行 立即报名>>
- 3月7日 【在线研讨会】优化性能与成本的石英玻璃选型方案 立即登记 >>
- 即日-3.31 精选NI半导体技术白皮书限时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 4月24日 OFweek2019(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园区大会 立即登记 >>
- 4月23日 OFweek 2019中国医疗物联网大会 立即抢票>>
- 精彩回顾 富士通:高性能存储器FRAM电子领域应用 立即查看>>
- 电子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产品总监(金融行业)广东省/深圳市
- 事业部总监(金融行业)广东省/深圳市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