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编程:平台大小端存储差异解决办法
对比结构体成员的值,uint16_t类型和uint32_t类型的成员值都相反:
可见在强制转换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大小端问题,那么转换的结果将会和预期的不一致,要么导致程序处理异常而跑飞,要么导致内存溢出而系统崩了!
数据收发
数据收发,如果以嵌入式外设串行接口进行通信,收发大多是逐字节进行的,这里如果需要传输一个uint16_t或者uint32_t类型的数据,也都是被逐字节发出,此时就存在大小端的先后问题了。
这一点与上个问题的数据包解析和组包其实是个逆过程,也就是把特定结构的数据,强制转换为逐字节的数据流,从而在接口上逐字节被处理或者发出去。
构造一个结构体,对结构体各个成员进行赋值,然后将结构体对象传给接口发出去,看看大小端平台里的区别,Debug过程截图如下:
用一个uint8_t类型的指针p3指向了结构体的首地址,也就是第一个成员的地址,p3 = &tmp_stru.val_u8;该语句把结构体的地址赋给了p3,紧接着调用传输接口时,接口的参数要求是uint8_t类型的指针,此时可以把p3作为参数传入处理接口trans_port()。
继续调试跟踪传输接口内部取到的数据流情况:
观察indata_tmp数组,依次被填入的数据是0x10,0x20,0x30,0x40,0x50,…可见uint16_t和uint32_t类型的数据被“拆分”时,高字节先被处理,例如0x2030的数据先处理0x20再处理0x30,再比如0x40506070的数据先处理0x40,最后处理0x50!这就是大端模式!
同样的代码,拿到小端模式的ARM平台里运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ARM的小端平台上,处理uint16_t和uint32_t类型的数据时,是反着来的!
综合以上验证,可以深刻理解和记忆嵌入式平台开发时的大小端差异问题。平台的大小端差异,不仅是数据存储需要考虑,而且在读取、使用和传递时,也需要多加留意,以免不必要的Bug产生。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