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半导体产业自救的道路上,日本有胜算吗?

2019-08-16 14:34
来源: 镁客网

技术优势尚存,经济增长力未显

能够制裁产业链却无法自救,不得不说日本半导体产业已经出现了“怪象”:徒有技术,却无法建立对经济有明显贡献作用的产业结构。

首先,日本的技术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以硅片为例,目前全球硅片市场被六大巨头占据:日本信越(Shin Etsu)、日本胜高(SUMCO)、德国 Siltronic(原 Waker)、美国 Sun Edision(原 MEMC)、韩国 LG Silitron 和中国台湾世界晶圆(Global Wafers),其中日本就占据两家,而这两家垄断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同时,在最拿手的半导体材料业务上,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的生产总值占据全球的50%以上。

作为岛国,日本的生存多依赖对大需求市场的出口,尽管在诸多如硅片、材料等领域成绩显赫,但是从现在的贸易出口情况来看,形势并不是特别乐观。

据OEC的公开数据显示,日本现在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集成电路(265亿美元),汽车(101 亿美元)和汽车零部件(34.9亿美元),其中集成电路在出口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但从日本财务省的数据上来看,今年2月日本贸易顺差为3390亿日元,实现了自2018年9月以来的首次贸易顺差,但至年中,日本虽勉强保持贸易顺差,与去年同期相比,它依然下降了90.3%,约为604亿日元,其中对亚洲、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由此看来,日本经济下行是难以挽回的,集成电路也并没有为日本出口带来增长力。

值得一提的是,受AI、新能源、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的影响,全球传统产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颠覆和发展,作为各个产业的基础支撑,半导体产业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这从日本的经济情况我们得以窥见一二。

日本能够自救吗?

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带来的浪潮下,半导体产业也在重新洗牌。在混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的出路,中美如此,日韩亦然。

由于国际环境的改变,对日本来说,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而通过韩国来撼动半导体产业格局,为自己复苏产业谋时间也可以说是合理的猜测。

但日本能够自救吗?

从现状来看,除了在材料、设备等领域保有自己的部分优势,日本在极力挽救的JDI和瑞萨,它们现在的情况都不是很好。

2019年,瑞萨电子几度关厂,因业绩不佳,在6月份,其社长兼CEO吴文精甚至因此辞职;再看JDI,在几天前它发布了2019财年Q1季度财报(日历年4-6月份),数据显示其营收已下滑12%到904亿日元,净亏损832亿日元,是去年同期的17亿日元净亏损的49倍。可以说,尽管有中国基金的大力投入和挽救,JDI依然走上了资不抵债的境地。

由此看来,种种境况都预示着日本半导体产业结构改变无力的现状。

提起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落,业内多将其归咎于外因:美国对日本的制裁。但究其本质来看,日本半导体的衰落与其对产业的把握和政策落实有着密切关系。

2018年,随着东芝存储被美国贝恩资本收购,日本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可以说基本上全盘失败(CPU芯片制造和设计被美国掌控),这也成为了它的最大掣肘。

总的来说,日本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上仍将保持优势,但是日本最终失去内存和显示屏市场也是全球半导体产业优胜劣汰的结果。对日本来说,现在的形势十分严峻。

有业内人分析指出,产业链的游戏规则是,不管你有多重要,只要能被人替代,你就有出局的可能,上世纪末的内存大战中,正是美国找来韩国替代日本重组产业链,才导致日本在内存市场的惨败。

这一次,日本该如何抓住产业机会,尚未可知。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