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把苹果挤走后,能否拿稳欧洲市场这张增长底牌?
业绩公布前夕,小米盘中股价大涨5%飚至历史高点,给新季度的财报开了好头。
11月24日,小米集团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其中,营收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取得大幅增长,超出此前的市场预期。次日港股开盘后,小米股价跌超2%,总裁王翔称供应短缺或将持续到明年可能是推动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
回顾过去,小米曾一度处于国内第一的地位。但随着华为、OV崛起,加上自身定位出现偏差,小米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今年中期财报后,股价迎来一段长时间的上涨,透露出投资者对其增长前景的肯定。而随着此次财报的发布,或许能从中探索到更多关乎小米未来的潜力和挑战。
“卖手机”成Q3收入增长支柱,欧洲市场是增长底牌?
根据小米披露的最新财报显示,营收为721.63亿元,同比增长34.5%,较上季度的535.38亿元增长34.8%。结合连续多季度的表现,可以发现整体收入和同比增速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要归功于,主要的收入来源智能手机销售代替了比重较小的互联网服务,成为整体业绩增长的驱动力。小米第三季度智能手机销售收入录得476亿元,同比增长47.5%,占总收入的比例约66%。
而小米在该部分业务取得的成绩与其销量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据显示,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6.6百万部,同比增长45.3%。
其中,国内和欧洲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市场,由于红米K30系列表现强劲,而且8月份在小米10周年时采取促销活动;在欧洲市场,运营商渠道增加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此外,招商证券指出,尽管竞争加剧和早前的供应限制,但小米仍然保持其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
今年三季度至今,小米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便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根据Canalys的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货量超越苹果位居第三名。在中国大陆的市占率由去年同期的9.0%上升至12.6%,排名第四。
与小米不同的是,华为、OV的销量却有些不令人满意。据Canalys的统计,华为手机前三个季度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增速分别为1%、8%和-18%;而OPPO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已出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同比下滑,本季度也是同比下滑了18%。
在今年二季度时,华为就可能选择了对手机市场做出战略性调整,重心转向了追求营收为主的中高端5G手机,从而压低了出货量。这意味着,小米本季度手机销量的大涨一定程度上受到华为策略的影响,这一举措削弱了两家的畅销产品在相近价格区间内的竞争。
回归到小米自身来说,虽然在竞争中扩大了优势,但其产品在市场攻城略地时,还是中低端的红米系列销量遥遥领先与其他机型。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依然存在,双十一期间的销量数据更证明这一点。
虽然小米已逐渐实现技术的高端和成熟,但目前仍有不少消费者对其手机产品抱有“中低端”的固有印象,所以此前才会在进击高端产品的道路上屡屡碰壁。如何撕掉“性价比”标签,改变国内消费者的普遍看法,会是小米在智能手机方面长期要去攻克的难题。
IoT优势加宽小米护城河,多方势力涌入市场格局未定
小米早已意识到国内的品牌定位问题,在积极开拓着海外市场。除了智能手机业务,小米其实以抓住IoT领域的机会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季度,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收入为181亿元,同比增长16.1%,已是第二大营收支柱。
小米推行智能家居物联网生态较早,有着相对全面的产品线。涉及的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因此收获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手机和AIoT战略产生的乘数效应也在逐渐扩大。
截至今年9月30日,AIoT连接设备数达2.895亿,同比增长35.8%;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的用户数达到560万。此外,“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5.5%至7840万;米家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4.2%至4310万。
尽管小米在物联网取得领先的成绩,但是现阶段该领域的发展依然未定。作为一条出现较晚的全新赛道,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选项,因此格局相对割裂。
首先是华为、OV这几家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正在在加大布局。以华为为例,今年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物联网市场,近期又推出11个品类共16款IoT新产品。布局最直接的结果体现就是,其消费者产业收入已是目前营收占比非常高的部分,营业额达到了4673亿。
更值得一提的是,家电企业在面临冲击之下也已开始转型。此前,美的、TCL等有选择走合作的模式,针对物联网市场进行布局,而目前已不满足于此。比如美的也推出了美的美居APP,打造智慧家居生活平台。TCL电视、海尔冰箱和格力空调等都同时加入战局,希望在IoT领域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科技巨头百度、阿里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音箱等产品,加上这一赛道涌现出许多初创的垂直IoT企业,让目前物联网市场变得十分复杂。而身处其中的小米,面临的竞争不小。
但竞争之中伴随着机会,用户因为这样的竞争格局还未很好地形成统一的产品使用线。小米具备着先发优势,能否更好解决用户痛点,会是进一步拉开差距的关键。
加速生态布局的背后,小米面临的是一场5G时代的“流量之争”?
国内市场中,小米属于手机行业推行智能家居物联网生态最早的企业。去年启动“手机+AIoT”,并投入百亿支持AloT发展,目前小米的双引擎战略的发展已逐渐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米一直在不断丰富生态链和产品。这共同组成的小米生态日渐庞大,有望为其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随着物联网设备增多,小米此前就已在重点开发小米妙享功能来实现生态内的协同,加宽自己的护城河。米与掌握技术的企业之间建立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截至10月底,小米生态的参与企业已超过280家,收获了4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
在小米的背书下,生态链企业和小米品牌实现共同发展。小米在其中充当着股东、客户和渠道的角色,未来帮助生态链下企业完成上市后,也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生态。
不久前结束的开发者大会中,小米推出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操作系统Vela平台,这一动作也正是围绕生态而来。与厂商、开发者达成合作,打通碎片化的应用从而继续做大生态。小米借助这一平台成为底层的OS服务商,便掌握万物互联时代的话语权,从而挖掘出AIoT领域更多的价值。
但华为、OV等其他手机厂商也在打造以手机为核心的物联网生态布局。在这一布局之下,虽然彼此间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但最终仍是聚焦在生态的构建。
对于华为来说,推出鸿蒙OS便是迈出的重要一步,这对于生态建设十分关键。未来旗下产品全部实现自研操作系统后,便在各自生态中起到了控制权,能够更好地迎接万物互联时代背后巨大的市场。众所周知,华为作为国内的科技巨头,在技术上存在优势,虽然目前的生态不及小米,但随着5G+AI时代的快速迫近,未来生态的搭建必会是华为不容忽视的关键一环。
此外,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同样盯上这一市场,天猫精灵、小度系列智能音箱产品的布局就是典型例子。天猫精灵已于云米、石头科技合作,而后者则选择跟TCL等传统企业合作。阿里、百度都想通过这一方式,加速拓展在物联网生态建设,以抢夺未来时代的话语权。
特别是5G+AI推动的时代下,万物互联有着更大的可能。其中蕴含着的巨大机遇,使得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巨头都不愿意放弃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
阿里一直在发力天猫精灵,其理由便是在此。今年5月天猫精灵举办春季新品发布会,宣布将在今年启动100亿元投入生态建设,围绕天猫精灵全面布局AIoT及内容生态领域。这是继今年1月天猫精灵升级为独立事业部后,阿里再一次加码这一赛道。通过这一导流入口,天猫精灵可以和阿里生态形成协同效应。
因此,不仅是小米、华为等主流手机厂商,还是阿里、百度等科技巨头都在成为其中的玩家。各自公司的基因不同决定了市场打法的不同,但都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万物互联时代所催生出的风口。不能否认,小米目前在国内的物联网领域有着先发优势,但是格局未定之下小米也还不会是真正的赢家。
本文来源:港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火热报名中>>>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即日-12.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Automation1微纳精密运动控制系统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