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特斯拉公布事发前1分钟行车数据:最后受伤的是谁?

今将举大计

目前我们还难以得知特斯拉和维权车主到底谁对谁错,但大众其实最关心的不是特斯拉到底有没有错,而是特斯拉究竟会不会对消费者服软?

面对维权车主爬上车顶,陶琳表示:决不妥协。

对于此前特斯拉的种种强硬行为,笔者曾经写过长文阐述(拓展阅读:长安福特、英菲尼迪上榜3.15,负面重重的特斯拉有免死金牌?| 贾新光汽车评论)。

近期,特斯拉的各项负面新闻来的又快又急,特斯拉是如何把自己作到举世皆敌的呢?

让我们从马斯克的个人性格开始说起。

特斯拉曾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汽车、电气时代的开创者,在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行业尚不完善的当下,特斯拉曾是当之无愧的业界标杆。

而特斯拉的掌舵者马斯克其人和特朗普一样,是一向具有巨大争议性的全球网红。不管是硅谷钢铁侠的名头、还是其一路传奇的故事,都引起了全球无数民众的关注。

他的母亲把教育孩子的故事写成教育书籍;他与约翰尼德普前妻的花边故事传的沸沸扬扬;他飞上太空的梦想被人津津乐道;他离过两次婚的故事也引发了大量讨论。

他是比顶流更顶流的男人,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但有种说法是,知道自己美丽的美丽女人最可怕。马斯克太过迷信自己的个人魅力,他自认为不需要公关部、不需要公关预算,他的一条推特便胜过别家企业无数广告曝光。他的追随者将他的车和他的人都奉为圭臬,他是自己打造的“神”。

但在光环之下,他忽略了自己的声音并不能掌握全球的思想,更无法引导舆论、安抚消费者。狂妄的性格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将却将这种狂妄带进了企业,导致了如今的“墙倒众人推”。

更何况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气候,特斯拉再也不是过去的无可替代。如今逮到能“踩特斯拉一脚”的机会,又有哪个竞争对手会心慈手软?

贾新光先生对此评论道:“马斯克要明白,他的好运并不是永远的,资本也会变脸。”

割完就走,纯电理念和虚拟货币撑起了特斯拉?

丑闻背后的操纵者究竟是谁?就算是特斯拉自己,其实也并不是难以置信。

作为一家年销几十万辆的车企,特斯拉体量并不算大,但其市值却始终居高不下,这与马斯克高超的金融手段息息相关。

以低价占领市场、吸引大量投资人——这是瑞幸咖啡曾经蒙骗国外投资者的套路,但放在特斯拉身上,也处处都是熟悉的痕迹。

曾经的上海为了招揽特斯拉,给出了低廉的地皮价格和优惠的税收政策,而特斯拉入华之后不负上海政府所望,市占率不断提高,单车价格也在不断降低。

特斯拉是靠什么赚钱的?如今最低配指导价已经不足25万元的Model 3吗?

不,特斯拉靠的是贩卖理念与虚拟货币。

特斯拉最值钱的产品从来都不是车,而是他们鼓吹的科技未来。资本投资的是纯电汽车的前景,也是马斯克能否成为汽车圈儿乔布斯的潜力。

此前,我们常说老车主都是特斯拉割过的韭菜,但如果,特斯拉想割的不仅是老车主,而是整个中国市场呢?

笔者先讲解两个名词,高位做空与高位横盘。

一、资本方以低价买入股票,然后将企业股价推至高位,这时散户将受到资本号召,纷纷涌入市场,把泡沫推的更高。此时资本方在高位抛售,让自己原本的低价投资变现成了大量热钱,这便是高位做空;

二、高位横盘则是股价已经到达顶点,企业需要新鲜的力量来推动股价的再次上涨,打破当下的界限。

来看这条新闻:

3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现在接受比特币支付。

马斯克是加密货币的支持者,他曾多次在推特上提及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去年12月份,他在与数字货币的重要倡导者者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交流时曾询问如何将特斯拉资产负债表上的“大笔交易”转换成比特币。

今年1月底,他曾将自己在推特上的个人简介做了修改,只留下“比特币”一词。但如今,他已经删除了个人简介上的“比特币”一词。

今年2月初,马斯克表示,他后悔8年前没有购买比特币。与此同时,他表示,比特币即将被广泛接受。

2021年第一季度,马斯克旗下公司特斯拉大举投资比特币。特斯拉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中披露,它已买入价值15亿美元的比特币,以实现投资的“多样化和最大化”。

除了比特币,马斯克还曾大肆赞扬狗狗币,让一个滑稽狗头的表情包变成了数字黄金。

如今的特斯拉已经拥有了高位做空虚拟货币的资格,如果股东想要大量变现,“割韭菜”的真正时机已经到来... ...

如果无法度过此次舆论难关,特斯拉可以利用从中国市场赚到的比特币大量套现;如果顺利度过,这次“被冤枉”将是特斯拉新的高位横盘突破点。

我们常唾弃PPT造车的部分企业,但特斯拉,真的值它的市值吗... ...从马斯克过去的对赌协议开始,一切早已成了一场资本游戏。

按照马斯克与特斯拉的对赌协议,马斯克是0薪酬CEO,薪酬仅与公司市值和收入挂钩。第一个里程碑目标就是市值1000亿美元。

保持市值1000亿美元半年、同时满足16个营运目标中的至少一个,马斯克将获得首期169万特斯拉股票,按照1000亿美元市值最低股价计算,一旦实现第一阶段目标,马斯克获得股票价值近10亿美元。

造出最合适的消费者的车?这种话和小孩子说我将来想当超级英雄一样,只是个笑谈。

最后的最后,受伤的是谁?

不管“背后黑手”到底是谁,背后受伤最深的都是消费者。

为什么都2021年了,我国消费者维权还需要坐到车顶上?为什么消费者想要拿到自己的行车数据需要五次三番纠缠厂家?为什么第三方检测机构难服众?为什么企业漠视消费者、消费者除了哭闹无处可伸冤?

这次的维权女车主发生事故时,可能是车主真的操作不当,但也有可能是系统的一时卡顿。当一台无人驾驶汽车或出租车不能正常更新车载的软硬件或出现卡顿导致交通事故时,事后检测机构难以检查出硬件是否出现问题,这时责任就将不再清晰。

不仅如此,在自动驾驶不断普及的当下,未来消费者的权利还有众多盲区需要探索解决。

比如在自动驾驶状态下,车祸责任该不该全权归于厂家?未来的保险行业是否需要重新划分交通事故中的过错分配?

如果连最基础的事故责任都难以确定,消费者的基本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聊自动驾驶的未来岂不是天方夜谭?

作为媒体人,报道汽车新闻是我们的基本责任。但在更大范畴上,预测行业未来、关注消费者权益也是我们的崇高使命。

我们关注特斯拉事件,不是想成为“墙倒众人推”里的众人,而是想从现实发生,督促各方对消费者加大保护力度。

至于特斯拉,依然需要加强学习“把顾客当成上帝”这句话。

贾新光先生认为:现在撤职陶琳,交出数据,特斯拉保住小命。政府介入,快速解决,把势头刹住。如果不赶紧解决,就会发酵成反美风暴。

贾新光先生还说:到了中国,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不能对消费者耍美国式的霸道。现在苹果华为开始造车,主打肯定是自动驾驶,这是特斯拉的软肋;大众开始电动化,一开始就是专业平台,在欧洲已经压制了特斯拉。还有一大群名为新势力的“狼”在后边紧追不舍,等着特斯拉步伐缓慢下来……

这样的大环境下,特斯拉的好日子还有几天?如果迟迟学不会最基本的“以人为本”,那今天的溃败只是特斯拉自毁长城的开端。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