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苹果试图移出中国,特斯拉却在加码中国,中国制造依然有独特魅力

2022-12-11 15:31
柏铭007
关注

近期苹果和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加大在印度的投资力度,让人担忧苹果可能带动产业链转移,不过与此同时同为美国企业的特斯拉却在加码中国市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二期工程在近日投产,预计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将翻倍至100万辆。

苹果试图移出中国,特斯拉却在加码中国,中国制造依然有独特魅力

特斯拉在2018年决定设立上海工厂,随后仅仅一年时间就实现量产,随着上海工厂的量产,特斯拉不断提升上海工厂制造本土化的比例,随后大约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实现model3的中国本土化生产化,model3的成本由此大幅下降,业界人士指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成本比美国低了六成。

获益于上海工厂的优势,特斯拉不仅将上海工厂生产汽车供应中国本土市场市场,还大举将上海工厂生产的汽车出口至日本和欧洲等市场,随着上海工厂二期工程的投产,上海工厂对于特斯拉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预计上海工厂贡献的产能将占特斯拉产能的三分之一。

在上海工厂快速推进的时候,其实特斯拉也在考察欧洲、印度等市场,但是最终放弃了印度市场,而在2019年开始在德国建设第二座海外工厂,然而特斯拉的德国工厂却面临诸多障碍,最终拖拖拉拉的在今年2月完成建设,然而后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至今年10月份德国工厂只是生产了8000辆汽车,只有上海工厂月产能8万辆的十分之一。

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不仅产能强大,还已实现了盈利,相比之下德国工厂拖拉了这么久已导致巨额亏损,并且目前尚未看到盈利的希望,这让马斯克颇为恼火,觉得自己掉入了大坑,或许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二期工程也与德国工厂进展不顺有关,特斯拉才加速了上海工厂的二期工程。

苹果试图移出中国,特斯拉却在加码中国,中国制造依然有独特魅力

从特斯拉的遭遇可以看出,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那就是中国制造的超高效率以及低成本优势,这种优势显然是欧洲和印度等地所不能比的,正是由于中国制造的超高效率,特斯拉才再度加码中国制造。

其实这方面的教训,苹果和它的代工厂有同样遭遇。富士康早在多年以前就已表示将在印度设厂,然而其后进度缓慢,直到2017才开始在印度生产iPhoneSE2;2019年富士康又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开设工厂,然而3年过去该工厂的员工人数才达到1.7万名,富士康计划未来两年将该工厂的员工数量增加至7万人,然而该计划能否顺利进行依然存在变数。

相比之下,当年富士康决定在郑州建厂,仅仅一年时间就建成了郑州工厂,而员工数量也迅速增加至30万,郑州富士康也成为iPhone的最大代工厂,郑州富士康占iPhone的产能比例达到五成,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在中国生产的iPhone占iPhone产能比例达到85%;对比之下,苹果和富士康等代工厂在印度、越南等地努力多年,如今这两地生产的iPhone占比还只有一成左右。

媒体总是强调印度、越南等地的人工成本低,然而工业制造的成本可不仅仅是人工成本,生产效率同样影响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恰恰是中国制造的独特优势,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物流效率可以确保元件准时准点送入富士康的生产线,而且中国的工厂往往能24小时生产,马斯克就为此感叹当美国工人在凌晨睡觉的时候,上海工厂的工人还在努力拧螺丝,这促使特斯拉进一步扩张中国上海工厂的产能。

相比之下,苹果和富士康等代工厂虽然已在印度、越南等地努力多年,但是当地的产业链远未跟上,当地的工厂还得大量从中国进口元件,而当地的文化也导致当地的工厂实现24小时生产面临较大困难,并且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发展多年最多的工人数量也只是达到4万人,远不如郑州富士康工厂不到2年时间就达到30万工人的生产规模。

苹果试图移出中国,特斯拉却在加码中国,中国制造依然有独特魅力

上述种种因素或许都会迫使苹果和富士康重新思考中国制造的作用,印度、越南能否承担起大规模生产iPhone的重任存在疑问,事实上苹果也对印度生产iPhone无法乐观,苹果预计到2025年印度生产的iPhone占比最多达到25%,然而这样的目标能否达成仍然疑问,这就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吧。

       原文标题 : 苹果试图移出中国,特斯拉却在加码中国,中国制造依然有独特魅力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