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手机涨价潮,供应链和新技术要“背锅”
尽管在中国市场仅剩1%的份额,三星照旧没有在售价上“讨好”中国消费者。新发布的三星Galaxy Note 9给出了7499元的起售价,高配版的价格更是高达9499元,再一次刷新了安卓手机的价格高度。
可如果放到手机行业的大环境来看,三星的定价策略并非特立独行,几年前2000元档的国产旗舰,如今已经清一色的提升到3000元以上的价格。CNET给出了这样一份统计数据:2016年至今,三星Galaxy S系列的售价已经飙升15.1%,LG G系列的价格上涨14.7%,华为P系列的定价竟然上涨了33%......
智能手机的涨价潮已然是一种普遍现象,Galaxy Note 9的定价逻辑或许只是新一轮涨价潮的开始,曾经标售1999元的旗舰机早已渐行渐远。
供应链的瓶颈和元凶
“元器件涨价”、“人工上涨”、“汇率波动”等几乎是手机涨价的共识,但往往被忽略的是,大多数手机厂商未能处理好与供应链企业的关系,在供应链管理上遇到了瓶颈,然后才导致供应链成为涨价的元凶。
比如说供应链升级带来的“后遗症”。历经机海战术、价格战、渠道战之后,一些手机厂商才逐渐把竞争的焦点转移到产品本身,“转型”的代价是整个产业链的重新洗牌。2014年底开始,国内手机供应商、代工厂等产业链的坏消息就不绝于耳,2016年初终于引发了手机产业链的倒闭潮,国产手机品牌的集体涨价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从“倒闭潮”中存活下来的供应链企业,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升级,由此带来的成本自然要分摊到手机厂商身上,手机屏幕市场就是例证。经过2016年、2017年两年的行业调整,手机面板产线历经产能过剩、成本倒挂、价格崩塌、停线关厂、行业缺货、价格上涨、高世代线切入、价格下跌、定制化全面屏兴起、价格回稳、附加值增加、价格上涨等系列风波,直到目前才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
再比如智能手机配置升级的必然。一边是上涨的需求,一边却在缩减产能,手机厂商和供应链企业往往没有踩在同样的节奏上。仅以涨价最疯狂的存储器为例,智能手机的DRAM内存已经从4G增加到6G、8G,存储器厂商对颗粒的需求突然翻倍,在失衡的供求关系下,涨价是注定的结果。同时Flash闪存也逐渐从32G、64G提升至128G、256G,加上制造工艺的升级,价格自然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整个2017年,DRAM内存的涨幅超过100%,Flash闪存的价格普遍上涨30-40%。
“雪上加霜”的是,全面屏的流行也在倒逼智能手机的价格上涨,根据彩晶、华映在财报中透露的数据,全面屏的排单量已经占到产能的六到七成,与传统的手机显示屏相比,全面屏的尺寸增加了0.5~1英寸左右,在同样投片量的情况下,手机显示屏的出货量将减少15-20%,价格也在不同程度上涨。
当然,垄断是供应链涨价的另一诱因。供应链重新洗牌的过程也是少数派掌控产业链的开始。就好像坊间盛行的一种观点:虽然三星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正被中国手机厂商瓜分,但三星与手机相关的营收却不降反增。譬如在涨价幅度最大的DRAM市场,三星的市场占有率在60%左右;而在规模逐渐壮大的OLED市场,尽管京东方等也在不断扩充产能,三星仍然占据着95%以上的市场份额。
内存、屏幕、处理器等核心元器件被少数巨头把持,在手机供应链动荡且供不应求的局面下,垄断者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新生产线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何况还面临着技术和专利上的瓶颈,那么一旦断供就会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甚至掌控销量命门改变手机厂商的成长轨迹。这种不平等的供需关系,势必会导致一方对价格的绝对控制。
也就是说,通货膨胀、贸易战、供需不平衡等是手机涨价潮的元凶,可真正的始作俑者还是一线的手机品牌。至少就目前来看,手机产业尚未形成柔性产业链,库存积压和断货的现象交替出现。或许手机厂商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与供应链企业建立更为科学化的合作关系,一同规避风险。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即日--2.7了解详情>> 【森海塞尔】TeamConnect系列产品——提升视听之体验,塑造音频之未来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