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把苹果发布会当“科技春晚”看,你就输了
先说这次画的线:感官感受和环境承载能力
今年苹果秋季发布会有个非常主流的评论方向,叫“贵成为了唯一的卖点”。
如果以乔布斯时期的例行从0到1和前iPhone X时期的例行“变脸”为考评标准,这样的评价倒还算中肯,但很难解释这届苹果发布会反馈到公众记忆层面的一些“不约而同”:
例如人们能记住双卡双待,按评论区的更多解释来说,是因为iOS用户也能享受双份话费以及双份流量的便利;
例如人们能记住iPhone Xs Max屏幕达到6.5寸,按评论区的更多解释来说,是因为iOS阵营中的全面屏设备享受更大的画幅支持,而不用再思考齐刘海会不会让画面残缺不全;
例如人们能记住30分钟内承受2米的水阻力,按评论区的更多解释来说,是因为这样iOS设备能更好适应水、咖啡、茶、苏打、啤酒这些日常生活物体;
例如人们能记住NBA传奇球星斯蒂夫·纳什的出场,按评论区的更多解释来说,是因为人们眼中iOS设备中附带的小玩具,居然已经到了职业运动的水准线上……
这显然是苹果主动求变画出的一条线:通过这些硬件层面上看似“简单粗暴”的改变,在用户的感官(眼耳鼻口手足)层面带来直接的刺激,而非过去通过“审美”或者“逻辑”层面的设计所制造的冲击。
提升30%性能的A12 Bionic芯片是苹果用来画线的另一根画笔。按照苹果“先发设备、后推操作系统”的新品发布惯性来看,这款高性能处理器除了能向友商们亮肌肉之外,无疑给用户和开发者们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要和设备硬件环境达到最佳契合,软件的提升空间还很大,整个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还远远没达到上限。
为什么这么画线,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看“苹果画线”?
过去人们对苹果发布会做出过苛评价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两个:
一个是与拥有大量通用概念的Android阵营不同,由于iPhone无论是在操作系统还是在核心硬件上都自成体系,这让苹果手机发布会看上去更加回归数码科技的壁垒当中,要求人们不得不掌握两套完整的手机语言。
在这样的多重过滤下,能够产生苹果发布会第一手情绪的垂直观众(真果粉、媒体、同行业从业者),必然更多由“创新预期”更高的老玩家组成,从而为之后的舆论发展开了一个太高的头;
第二个原因也因此随之而来:当被迫进入更加复杂的专业语境(主动观看发布会、社交网络时间线上的转发、营销号推送等等),品牌与普通观众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这份疏离感最大的影响并非情感上的不认同,而是在于用户对“新技术”的应用缺乏足够的想象力。
这个现象被很好地映射在“iPhone X周期内”人们对于苹果系产品的关注度曲线上。例如我们可以从搜索指数上看到,“iPhoneX周期内”的关注度最高点发生在9月19日iOS11发布前后,这个时间点后的次高峰发生在6月iOS12开发者预览版发布前后。
或者更形象的比喻是:只有把饼真真切切地端到消费者面前,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说“真香”。
总而言之,我们对苹果发布会的解读姿势逐渐从“科技晚会”转变为“画线仪式”,可以理解为研发生产力不足对市场需求的必要妥协。但更应该认识到长期被掩盖在“苹果”或者换“乔布斯”人设下的真实用户环境,正在让我们忘记苹果作为一家公司的本质特征,即一家以盈利/获客为最终目标的机构,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光环下的实验性理想国。
当然,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库克和他的苹果早就想打破这个舒适区了。比如在去年8月的那次著名的采访中,库克除了将乔布斯精神比喻为苹果公司的“宪法”,是“坚持100年不会改变的基础”外,还对这部“苹果宪法”进行了一次更现代的“释法”:
“苹果公司目前不会急着争第一,而是考虑长期打算、投资的。苹果公司只会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并不急着第一个提供某种产品。”
从如今社交网络呈现出来的舆论氛围来看,对于绝大多数发布会围观者来说,发布会内容的现实意义也只剩下了信息流的二次筛选,产生迎合自己口味的情绪罢了—当一年后苹果彻底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也是时候为这种无用的情绪寻找解决方案了。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即日--2.7了解详情>> 【森海塞尔】TeamConnect系列产品——提升视听之体验,塑造音频之未来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