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重读日本半导体兴衰史,中芯国际、寒武纪能学到什么?

2020-07-21 11:53
侃科技频道
关注

3

衰落

在日本半导体产业处于鼎盛时期的八十年代,天空中飘来了一朵乌云,大洋彼岸的美国终于开始重视这只看上去一直很听话的小弟了。

在竞争中艰难生存的美国芯片公司,暂时搁置了各自的利益分歧,成立了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

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左)联合其它硅谷企业成立了SIA,目标是应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竞争 这是举国体制和举国体制的对抗。

SIA游说了国会议员,让美国政府给芯片产业减税,所得税税率从49%降至28%,还鼓励养老金进入芯片业风险投资。

SIA还拿出了在21世纪美国屡试不爽的绝招——状告日本芯片企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1978年,《财富》杂志发表了日本在硅谷从事间谍活动的报道;

1983年,《商业周刊》发表了11页主题为“芯片战争:日本的威胁”,通过媒体在舆论上造势,渲染日本科技威胁论,从而引导民间的反日情绪;

美国政府动用了法律手段,抓了东芝的高管,处罚东芝。

美国人砸日本的半导体收音机发泄不满 1986年初,美国裁定日本DRAM存储芯片存在倾销,要征收100%的反倾销税。

最终在1986年9月,迫于压力日本通产省和美国商务部签订了第一次《美日半导体协议》。

根据这项协议,美国暂时停止对日企的反倾销诉讼。但作为交换条件,要求日本政府促进日企购买美国生产的半导体,加强政府对价格的监督机制以防止倾销。并且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可以放宽到20%。

80年代末,当日企还在忙于追踪大型机、沉迷于25年保质期DRAM的时候,PC产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终于蓬勃发展起来了。

PC 取代大型机成为计算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也成为DRAM的主要应用下游,而此时包括NEC、日立、富士通等在内的日本制造业企业,都是垂直一体化的整合分工模式,他们同时生产半导体和整机。

除了日本的整机厂商,没有多少PC公司,愿意把日本人用25年保质期技术生产出来的昂贵DRAM装在自己的机子里面,因为个人电脑的寿命不过5年时间,也不需要多高的品质。

而与此同时,一水之隔的好邻居韩国开始发力,以三星、LG和现代等为代表的韩企开始加大投资,实现了超车,在日本半导体行业最擅长的DRAM领域打败了当时的世界第一NEC(1992年)。

李健熙抓住日美进行芯片战的绝佳机会,带领三星半导体成功逆袭上位 不同于大型主机对DRAM质量和可靠性(可靠性保证25年)的高要求,PC对DRAM的主要诉求转变为低价。

DRAM的技术门槛不高,韩国、台湾等地通过技术引进掌握了核心技术,并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很快取代日本成为了主要的供应商。

1998年韩国取代日本,成为DRAM第一生产大国,全球DRAM产业中心从日本转移到韩国。

90年代中后期,Windows系统出现、海外廉价机和互联网普及,摧毁了在封闭温室下生长的日本PC产业,这对于日本半导体产业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在即将到来的个人电脑时代,日本半导体企业失去了最后的筹码。

当然,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败退,依旧离不开美国。

1986年第一次《美日半导体协议》虽然没能对日本半导体行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5年后的1991年6月美日又坐到了谈判桌前,再次签署了为期五年的第二次《美日半导体协议》。

第二次《美日半导体协议》内容大致与第一次类似,但就在这次协议的有效期内,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韩国奋力追赶终于在1992年登顶,Intel的奔腾(Pentium,1993年)发布,“Wintel”联盟开始横扫,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内忧外患聚齐了。

等到1996年7月第二次《美日半导体协议》到期时,日本已经经不起这样折腾了,所以强烈反对续约。但糟糕的是,一年后,席卷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南亚和东亚首当其冲,日本当然没能幸免,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本半导体行业的下坡路不可避免了。

1993年日本将半导体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还给了美国,从此再也无缘登顶。

1995年,全球10大半导体公司中日本占4家,Intel跃升为全球半导体公司龙头,NEC、东芝及日立退居2、3、4名,三星电子及现代电子挤进前10。

1998年,韩国取代日本,成为DRAM第一生产大国,全球DRAM产业中心从日本转移到韩国。

1999年,富士通宣布退出DRAM芯片市场,曾经独霸天下的NEC、日立、三菱则将各自的DRAM部门合并成立尔必达(Elpida)。

2000年,日本DRAM份额已跌至不足10%。2000年,仅有NEC、东芝及日立进入全球10大半导体公司排行榜,三星电子仅落在东芝及NEC之后排名第4,Intel全球第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