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没有外部投资,魅族究竟还有几年?

2020-10-27 15:08
歪道道
关注

“小厂”魅族:挖角、裁员、离职…

2019年,一位知名数码博主放出了一张截图,内容显示,魅族的一名员工透露OPPO、vivo等公司用两倍的年薪挖走了他们Flyme至少2/3的人。当时的魅族工程师洪汉生跳出来反驳,称“老曹回来了、高爷回来了、张指导也回来了、涛哥也要回来了,我们会用心做好系统不负大家的期望”。

洪汉生未必不知道风暴即将来临。2018年年底,杨颜的离职已经让Flyme几乎停滞,李楠和黄章之间的矛盾越发明显,出走创业似乎是迟早的事,而伴随着高层动荡,整个公司员工都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

果不其然,李楠离职后,魅族的“离职潮”和“裁员潮”开始发酵,不少媒体争相报道,魅族裁员近30%之多,而且大部分线下门店都将关闭,一个省最多留五六家门店。

从2017年的4300余人到2018年的3000余人,再到2019年其人数仅为1694人,再优化500余人,魅族整个公司剩下的不过千人。通过企查查等平台,我们也查询到魅族的基本信息中,员工规模为900-999人。

在这期间,洪汉生选择了跳槽,去了OPPO。

魅族没有“后悔药”

这一幕其实似曾相识,一个公司衰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留不住人,近两年除了百度,恐怕就数魅族了。魅族“三剑客”相继离开后,黄章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取代他们,直至今年年初,有消息称,Flyme前负责人杨颜将回归魅族,“煤油”们一片欢呼。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重新回到魅族。当初黄章批评李楠“费财”,不少魅族员工为其“打抱不平”,他们中的一些人跳槽到oppo后感慨,“去了OPPO之后,经常在公司内部网站看到高层的各种反思…我觉得魅族最缺的就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反思文化。一出了问题就是别人不行,从高层到下面都是这样…”。

员工流失已然成了魅族的心病,回到上文中粉丝在魅族社区得不到回应的问题,其实问题无法改善和解决的关键,就在于没有人。比如旧机型升级安卓底层,Flyme越来越没有特色等等,洪汉生曾回答,OV用2倍年薪挖走了我们至少2/3的人,团队还在重建。

言外之意,想要迎合粉丝的反馈进行产品改良,前提是有充足的人力。如果没有,又何谈产品改良?

5月份,魅族高管万志强发了一条微博,抱怨某厂定向挖走魅族某些岗位的员工,就连应届生也开出三倍甚至五倍的工资挖走,并斥责“你们是蚊子吗?”言语中多是无奈和悲愤。

供应链成为硬伤

2019年,传言已久的珠海国资委的资金正式进入魅族,而在此之前,魅族一向鲜有外部资金支持,与阿里的关系也是不咸不淡。国资委入股,不仅为魅族缓解了去年亏损的压力,更关键的是,这透露出一个信号:魅族对珠海来讲不可或缺。

但是,一个品牌的边缘化不是外部力量可以阻止的,尤其是对于手机品牌,被用户和市场遗忘,才是生死关头。

深圳华强北路万商电器城一楼,这里曾经坐落着魅族在深圳最大的店,从2009年魅族在深圳开设了全国第一家专卖店开始,6年的时间里,这样的魅族线下店最多时有2700家。然而去年,深圳那家最大的魅族专卖店,被改成了华为专卖店,店员透露,深圳已经没几家魅族专卖店了。

魅族也消失在华强北数以千计的手机商贩面前。问起卖不卖魅族手机,绝大多数商贩都回答没有,只有两三家店主称,目前没有现货,如果真的想买可以去调货。他们还坦言,近一年内都很少见有顾客买过这个牌子的手机。

大规模砍掉线下渠道,让魅族的品牌存在感越来越弱,而线上同样一言难尽。根据京东数据显示,魅族17共获3.4万评价,其中差评400+,好评率92%;魅族17 Pro获得2.3万评价,其中差评200+,好评率93%。作为一款旗舰机,这个数字在主流厂商面前似乎不值一提。

然而,一个更加无奈的事实是,魅族17系列越发暴露了魅族在供应链上的劣势。举个例子,为什么魅族17系列会不支持OIS光学防抖?IMX686的光学防抖模组需要专门定制,魅族去年找了好几个工厂打磨,但被告知需要四五个月,会严重影响到魅族17的量产。

时间拖这么长,无非还是供应商要先满足大厂需求,再考虑小厂。

在魅族身上,这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没有足够的销售量和订单,在供应链中就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而当一些配件的产能无法及时供应,会导致产品在配置上低于其他厂商,对用户的吸引力大为降低,最后终将作用于销量的持续减少。

对魅族而言,除非出现产品的创新性突破,否则供应链的劣势,将阻碍魅族在任何方向的突围。以前“煤油”们认为还是有希望的,因为黄章回来了,然而现在他们更期待阿里能接盘。

诺基亚、金立、联想、HTC…这些被主流抛之脑后的手机品牌,或许还存在着,但游走于生死边缘。魅族究竟离他们有多远?当它赖以生存的粉丝文化、员工及话语权渐渐消逝,这段距离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当年,魅族从MP3转向智能机时,踩对了时代的节奏,开启了一个时代,成为最被看好的国货之光,甚至被寄予了成为国产“苹果”的期待。但随着国产手机领域群雄并起,带头人魅族却一步步滑向寂静无声。

这不免让人唏嘘。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回顾这个过程,病灶的形成清晰可见,可惜魅族没有后悔药。

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