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手机大厂终上车!魅族公布FlymeAuto 车机系统

10 月 27 日,魅族今日公布了 FlymeAuto 车机系统,官方称该系统是魅族 Flyme 在智能座舱上的延续。

据魅族官方介绍,Flyme Auto是魅族 Flyme 在智能座舱上的延续,它将延续 Alive Design 设计理念,化身与你同行的伙伴,感知并理解你的需求,建立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融合体验。

更简洁、更高效、更智能,是魅族希望赋予FlymeAuto不同于传统车机的灵动感与生命力,也希望它能在不远的将来,为魅友以及更多智能汽车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出行体验。

魅族董事长沈子瑜此前表示,魅族正在酝酿 Flyme Auto Core 和 Flyme Auto 两个核心架构,其中 Flyme Auto 就是基于 Flyme,融合部分亿咖通车载系统,而打造的车载操作系统。

据了解,亿咖通车载系统是亿咖通为吉利汽车定制开发的GKUI系统,搭载于吉利旗下40多款车型,拥有超过220万4G在线用户。但初代的车机系统饱受网友诟病,有不少车主吐槽车机卡顿、行驶中突然黑屏等问题,吉利个别车型甚至因为车机系统卡顿而登上投诉平台榜。虽然GKUI19有所改善,但搭载在部分高端车型上的银河OS仍然在车主群体口碑中不太好。

因此,吉利收购魅族的行为,不免有继续强化其车机系统的想法。

车机交互或成主流

为何吉利如此执着于车机交互系统?原因可能在于,在智能汽车时代,车机交互系统无疑是变革的“原生动力”。

众所周知,汽车“新四化”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对车企提出了更严苛的挑战。特别是智能化转型,使得智能车机一跃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以及购买意向。但汽车是否智能,除了要依赖高性能的芯片,底层逻辑的搭建、丰富的功能选择、使用流畅度、生态系统的完善等都需要一一通过考验,否则就会影响最终的使用体验。

此外,手机与车机的协同互联亦是大势所趋。上车后手机若能无缝连接车机,下车后又可以迅速自然切换回手机,方能令消费者获得最佳的体验感。但如此丝滑的手机协同车机,光靠吉利本身的力量很难办到,因此收购魅族对吉利来说是一条捷径,也是实现车机交互的必经之路。

和单干、从头开始相比,魅族在智能交互系统上面的研究无疑可以让吉利走少很多弯路。

成立于2003年的魅族在很多技术上有储备。魅族独有的Flyme系统,一直以轻快、好用和绝对的美观著称,在一众安卓系统中出类拔萃。这上面凝聚着魅族多年以来对于手机体验的深度发掘以及不断进行系统优化的经验和实力。此外,早在华为之前,魅族就推出了推出mback、指纹解锁等功能,领先友商好几年。将这些软件层面的成果转移到汽车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交互,无疑可以帮助吉利完成汽车智能系统的闭环。

今年早些时间,魅族就曾表示,其研发的车载系统Flyme for Car已经在路上,也就是这时候开始,魅族已经在为自身进入汽车产业而做好了充足准备。

可以看到,魅族在交互系统上的成就,可以补足吉利在车机交互系统上的缺失,魅族与吉利强强联手很可能为双方打开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魅族在汽车产业中,并不只有车机交互系统一个成就。

10月11日,魅族申请了“一种车辆摄像头的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据摘要显示,该方法可以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投屏数据后,获取终端设备在车辆上的位置,然后根据车辆搭载的车载摄像头与拍摄位置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之匹配的目标摄像头,最终调用目标摄像头进行拍摄,并投屏至车载屏幕,从而提升人们在车内进行视频通信的体验。

更早之前,魅族还申请过一项名为「一种基于驾驶车辆的自动接管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检测到驾驶员情绪不稳定时联动自动驾驶系统对车辆进行驾驶接管,从而有效降低因驾驶员情绪问题出现事故的可能性。

此外,在10月25日,魅族招聘更新了大量汽车工程制造相关岗位,如底盘电控工程师、高级智能座舱测试工程师等。

据了解,这些涉及汽车整车制造的岗位包括了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汽车向媒介公关、高级智能座舱测试工程师(武汉)、车载系统产品经理(武汉)、智能座舱项目管理专家(武汉)、汽车零配件 / 备件订单、机械结构工程师、底盘电控工程师等等。其中,底盘电控工程师的招聘需求上写道,需 3-5 年及以上整车制造企业工作经验, 薪资达到30k-40k。魅族的这一举动也让外界猜测魅族似乎要往整车制造方向发展。

现在看来,吉利与魅族的合作仍算得上是头部玩家的强强联手,在拥有了魅族的软件科研能力之后,吉利已经无须担忧在智能车机交互系统上落后于人。

而有了资金支持后,魅族也可以开始着手研发下一代智能手机产品,真正实现汽车、手机两条赛道齐头并进。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的赛道不再单调,两者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户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通过布局手机业务,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可以实现超级协同。”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