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全面开花:未来十年死磕硬核技术
作者:龚进辉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又双叒叕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了,这回他是为小米技术代言,直言小米坚持要做一家技术公司,而且会死磕硬核技术,今年在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将达到100亿元,相当于科创板所有上市公司研发成本总和的一半。
在《新闻联播》中,小米智能工厂和各类实验室被重点拍摄,展现了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小米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业进步的成果被大力肯定。这还没完,隔天小米公布了无线充电的最新进展,达到惊人的80W,这是今年以来小米在无线充电领域的第三次突破,可喜可贺。
讲真,这并不让人意外。小米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重要保障,加上由来已久的技术立业这一优秀基因,使小米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增添更多确定性。换言之,技术为本是小米应对经济周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方案。
手机行业刮起技术风潮
近年来,手机行业刮起了一股技术风潮,各大玩家开始不遗余力地秀技术肌肉。小米也不例外,研发投入逐年升级:上市前三年研发投入共计111亿元,2018年、2019年分别为58亿元、70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00亿元。今年年初,雷军在内部信中表示,小米未来5年要在“5G+AIoT”上投入500亿元,而这笔资金大部分都会用在纯技术研发上。
考虑到小米是手机行业的领头羊,其大力重仓技术,势必带动整个市场风向转变,向技术靠拢。而出现这一可喜的变化在意料之中,要知道,手机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转换到存量时代,大环境变化促使手机厂商必须做出改变和升级,加上被市场充分教育的用户购机愈发理性,如果各大玩家不拿出点真本事,单靠包装各种营销噱头,很难打动他们,刺激换机需求。
“很多人在做产品时思路是不对的,用户要买的是产品,不是买的促销员、不是买的广告,小米模式的第一步是怎样把产品做好。”雷军这番话道出了用户购机的本质。说到底,用户朝夕相处的是手机本身,产品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其对品牌的印象和口碑。
而一款真正的好产品,势必在相机、屏幕、充电等领域全面出色,才能获得用户广泛认可,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这无形中倒逼手机厂商高度重视技术,而且市场竞争越激烈,越要技术驱动,而不是营销驱动。长远来看,只有打造技术护城河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谷歌、微软、阿里等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无不信仰技术。
因此,以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厂商纷纷高举技术大旗,既有寻求出货量增长的现实原因,也有渴望成为伟大企业的长期追求。无论如何,这对于行业、企业、用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幸事。
小米技术全面开花结果
事实上,这并非雷军首次披露2020年小米研发投入,从去年9月开始,他在多个场合剧透“100亿元”这一关键信息。不知你发现了没,去年是小米技术创新全面开花结果的一年,从2月小米9全球首发20W无线闪充,到9月小米环绕屏惊艳亮相,再到11月小米CC9 Pro登顶DXOMARK,小米不断给外界带来惊喜,以至于不少人产生错觉,误以为小米直到近一两年才开始发力技术。
其实不然,过去小米没有刻意宣传自己的技术实力,并不代表底气不足。相反,其骨子里就是一家技术推动的创新科技公司,早在创业之初,创始人团队全部有技术背景,前100号员工几乎全是技术人员,到现在拥有2万多名员工,技术立业已成为小米血液里最重要的东西。
因此,小米并非直到近一两年才迎来创新成果的大爆发,而是一路走来都在孜孜以求地探索前沿领域,我列举几个实锤你们感受下:2013年4月,第一款NFC功能手机小米2A发布;2015年1月,小米Note成为全球首款运用3D曲面玻璃后盖的手机;2016年10月,全球首款全面屏手机小米MIX闪亮登场;2018年5月,全球首款双频GPS手机小米8问世......
当然,随着小米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对外展示的技术成果愈发丰富和惊艳,打造出更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逐渐让外界意识到原来小米技术功底如此扎实,与友商同场竞技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色。在我看来,衡量企业对技术是否有极致追求,研发投入是个重要指标不假,但不完全取决于它,一把手的态度和技术文化的打造同样至关重要,而这正是小米的强项。
一把手的态度方面,研发投入的多少,本身就是一把手意志的体现,除此之外,对尚不明朗的前沿领域的探索,也十分考验一把手的战略眼光。程序员出身的雷军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惜代价、不计回报、不考虑量产性,鼓励工程师大胆试错,大胆探索未来的创新技术,才得以呈现小米MIX、小米环绕屏等颠覆性产品。
以小米环绕屏为例,这款手机的研发团队近千人,研发投入达到5亿元,历时2年才打造出概念机,这在疯狂逐利、恨不得月月发新机的手机圈中堪称一股清流。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雷军的大力支持,小米根本不可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漫长周期去打造小米环绕屏。
技术文化的打造方面,拥有浓厚技术氛围的公司,往往对工程师更具吸引力,原因很简单,不仅可以在技术上做各种探索,还给工程师提供宽广的上升通道。令人欣喜的是,小米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去年2月成立集团技术委员会,就是为了打造一流的技术团队和文化,不仅在物质上重奖做出突出技术贡献的工程师团队,还通过各种其它形式的奖励,让技术人员获得荣誉和尊重。
尽管小米环绕屏并未实现量产,但并不妨碍幕后研发团队被授予“2019年小米最高技术荣誉”,10名一线工程师分享百万美元大奖,成就感十足。此举充分展示小米的技术人才观:让年轻人挑担子,给年轻人机会,让更多技术人才涌现。不难看出,小米正致力于建设一流的技术文化和卓越的工程师文化,工程师可以一心一意做技术,发挥余地和上升空间巨大,并能获得应有的丰厚回报。
面向未来10年,雷军展望道,“创新之火将会照亮每个疯狂的想法,小米将成为工程师向往的圣地。”换言之,小米会给工程师极高话语权,自由的技术氛围让人羡慕不已,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自由探索技术无人区,才能激发工程师的创新潜力,创新才会源源不断。
未来十年死磕硬核技术
“技术立业是小米骨子里的基因,我们深知这是事关整个公司生死的关键。”雷军曾大谈技术之于小米的重要性。或许你会问,技术立业事关小米生死存亡,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小米曾吃过亏,对技术扭转困局深有感触。
众所周知,2016年小米遭遇自创办以来的最大挑战,几乎滑到谷底,手机销量只有5541.9万台,全球排名首次跌入“Others”行列。那一年,外界质疑小米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小米长期追求性价比造成的结果。
为了重回高速增长,亦为了打消外界疑虑,雷军为小米制定三个补课方向,首当其冲的便是创新,创新是解决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因此,你会看到,无论是小米MIX开创全面屏手机先河还是小米6亮银探索版挑战工艺极限,都让人眼前一亮,使用户重拾对小米的信心。
小米坚持以技术创新开道,并配合品质和交付体系的日趋完善,终于实现谷底反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2017年7月,雷军骄傲地说道。
同时,2013年年底雷军与董明珠的那场天价赌局,看似为日后小米赚足了眼球,实则埋下一定隐患。因为彼时小米如日中天,高速发展往往容易掩盖各种问题,比如走轻资产路线,享受富士康加持,使其对制造业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用雷军的话来说,小米最初是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回顾初心,发现在过去10年对于互联网+制造的重视不够。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米认真补课,向制造业大公司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雷军强调小米深耕制造业,经过3年努力,年初小米智能工厂已落成投产,实现全自动生产超高端手机。未来,小米将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制造效率,做“制造的制造”。试想一下,如果小米不坚持技术立业,如何赋能整个中国制造业?
由此可见,小米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很大程度上源于“多么痛的领悟”。如果说过去10年小米重视技术更多是补课需要,补齐发展短板,那面向未来10年,重视技术则着眼于满足米粉的期待和打造坚固的护城河,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
一直以来,米粉对小米拥有很高的期待,他们既希望小米能够打造更多引领行业趋势的佳作,也期盼小米能在产业链上下游扮演重要角色。米粉的支持和热爱是小米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唯有技术为本,才能呈现更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才能助力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这才是回馈米粉厚爱的正确方式。
同时,小米核心战略已从“手机+AIoT”升级为“手机×AIoT”。在5G浪潮下,手机、AIoT大有可为,小米在享受机遇的同时面临一定挑战。手机方面,5G手机普及初期,各大玩家出货量并未拉开差距,小米优势并不明显;AIoT方面,尽管起步较早的小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物联网平台,但市场远未到分胜负的关键期,加上华为、OV等劲敌虎视眈眈,行业格局仍存在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在手机、AIoT领域实现双丰收,一举甩开对手、一马当先。因此,未来5年至少投入500亿元在“5G+AIoT”战场上是明智之举,体现了小米加码技术和靠技术破局的坚定决心。
结语
在新10年的起点上,雷军为小米制定三大铁律,第一条便是技术为本,这是小米赖以发展的根基,也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和引擎。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小米将继续强化技术立业,在攀登技术高峰的路上永不止步,相信自己,一往无前。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即日--2.7了解详情>> 【森海塞尔】TeamConnect系列产品——提升视听之体验,塑造音频之未来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