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牵手地平线:或将带动整车企业集体布局芯片领域
又一家汽车企业试图全面进军汽车芯片产业!
2月22日,多家媒体报道了关于“上汽集团下属企业上汽乘用车,与AI芯片‘独角兽’地平线在新春敲定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消息。
据悉,通过与地平线的全面战略合作,上汽集团将以上汽乘用车为载体,有意将其在智能网联化领域的技术成果与地平线的智能芯片、视觉感知算法、数据闭环技术能力相结合,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甚至解决芯片短缺带来的产能危机,另一方面也寄希望能够共同打造出可以对标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智驾域控制器和系统方案。
目前双方尚未对此发表回应。据OFweek电子工程网了解,上汽集团与地平线二者合作由来已久。2017年,上汽集团与地平线二者开始形成合作;2019年,上汽集团完成了对地平线的B轮融资; 2020年,上汽集团联合地平线组建“上汽集团与地平线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就智能网联技术展开全面深度合作。
作为传统车企龙头,上汽集团近些年来再车用半导体领域的动作频频。除了上文提到曾投资地平线以外,2018年3月2日,上汽集团和英飞凌宣布成立合资企业“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生产基地位于英飞凌无锡工厂扩建项目内,计划在2018下半年开始批量生产。上汽英飞凌合资公司主要为中国市场生产汽车级框架式IGBT模块 —— HybridPACKTM。
2018年10月前,上汽集团旗下两家公司华域汽车以及上汽投资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尚颀资本所管理的基金投资晶晨半导体。据悉,上汽集团入股晶晨半导体,有助于后者在车载娱乐信息系统芯片、辅助驾驶芯片等汽车电子市场的发展。对于上汽集团来说,集团也将持续转型,深入探索新能源、人工智能、5G通讯等新兴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此次消息的另一方,地平线是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领导者。得益于前瞻性的软硬结合理念,地平线自主研发兼具极致效能与开放易用性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可面向智能驾驶以及更广泛的通用 AI 应用领域提供全面开放的赋能服务。目前,地平线是国内唯一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量产前装的企业。
最新消息显示,2021年2月9日,地平线公告完成C3轮3.5亿美元融资,其中不仅获得国投招商、中金资本旗下基金、众为资本等顶级机构的重磅投资,还获得众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明星企业的战略加持,包括(按首字母排序)比亚迪、长城汽车、长江汽车电子、东风资产、舜宇光学、星宇股份等。至此,地平线 C 轮融资额已达 9 亿美元,超出预定目标。参与本轮投资的其他机构还包括(按首字母排序):渤海创富、民生股权基金、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首钢基金、朱雀投资等。
依托行业领先的软硬结合产品,地平线可向行业客户提供“芯片+算法IP+开发平台”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智能驾驶领域,地平线不断加深全球四大汽车市场(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业务联系,目前已赋能合作伙伴包括长安、红旗、奥迪、上汽、广汽、比亚迪、佛吉亚、博世等国内外的顶级合作伙伴。
车企大举进军芯片产业,能否缓解“缺芯”之急?
去年南北大众因“缺芯”导致停产问题,暴露了国产汽车芯片短缺问题,一旦芯片进口渠道受阻,直接会对国内汽车生产造成重创。
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曾提到,“以前,汽车的‘生死命门’是发动机,而未来的将是芯片。中国汽车用芯片进口率高达95%,已成为制约自主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心病’。”
纵观国内整车制造商中,除比亚迪拥有自主芯片生产工厂之外,绝大多数的车企芯片都由第三方零部件商供应。目前遭遇停产问题的还只是少部分,一旦汽车芯片市场大规模缺货,则意味着整个行业陷入停滞状态。
在全球汽车被迫减产甚至停产的情况下,全球车企将目光重点汇聚在了“自主造芯”层面。这也是大多数车企产能受限情况下,一步极富前瞻性的战略性规划。
车用芯片短缺问题带来了不止是阵痛,更多的还是背后蕴含的机会。相信上汽集团绝不是第一家布局芯片产业的车企,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整车企业积极跟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