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大战,日韩欧台左右为难,市场没有一个赢家
在半导体发展史上,截止至目前,其实已经有三场典型而重要的半导体贸易摩擦“战事”了。
最开始的是美日半导体贸易摩擦,从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持续到90年代前半期,在那一场大战中,日本半导体产业被美国废了武功,导致半导体向韩国、中国台湾转移。
那一战,败者是日本,赢家是美国、韩国、中国台湾。不过美国在打赢这与场仗时,也是伤痕累累,众多美国公司亏损很大,承担着高库存,高成本的压力,几年后才缓过来。
而第二场半导体贸易摩擦“战事”,是2019年日韩之间的摩擦,只不过这场摩擦远不及美日摩擦大,更不及接下来发生的中美芯片战摩擦大,所以大家不太关注。
这一战由于涉及面不太广,再加上美国从中调停,所以其实没什么赢家输家,至少目前来看,谁也没占到便宜,不过背后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还要在许多年后才能体现。
第三场半导体贸易摩擦,则是中美之间,持续了好几年,并且还没有结束,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与前面的两场不同,中美芯片摩擦可以称之为两个高手在“决战于紫禁之巅”,其激烈程度似乎也更高。
因为美国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半导体设计、装备、IDM等产业链,中国又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同时也有着“半导体产业链进一步国产化”的雄心壮志。
更重要的是,这一场中美芯片战争,将全球产业链都牵扯了进来,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比如欧洲的ASML,以及IC企业们,还有日本、韩国的IC厂、设备厂、半导体材料厂,中国台湾的IC厂,晶圆们们,都陷在中间。
美国是想切断全球产业链一体化,让这些产业链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给中国供货。而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又是这些产业链不能失去的目标。
所以这一战,让产业链上的国家们,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不愿意承受美国的政治压力,另外一方面又不想失去中国的市场,不敢承受中国的怒火。
目前来看,这场战争没有赢家,大家都是输家,全球的产业链们,都无法承受失去中国市场之痛,不管是IC,还是晶圆,或者是半导体材料、设备厂商们。
不过,这场战争到最后,应该会有一个大赢家,那就是中国,虽然目前很痛,但熬过这一轮之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的比例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更安全的程度,到时候就再也不会被卡脖子了,谁也无法拿芯片来要挟我们了。
原文标题 : 中美芯片大战,日韩欧台左右为难,市场没有一个赢家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1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推荐专题
-
2 HBM4大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