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科技大佬们的创业之路:挖掘人生第一桶金(图)
鸿海 郭台铭从电视机按钮做起
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1950年生于台湾,是家中老大。16岁,他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因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他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以母亲给他结婚的20万元新台币(约折合现在人民币5万元),与朋友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出现经济萧条,原股东先后一一退出。郭台铭不甘心“用结婚钱办起来的公司”就此倒闭,又向岳父借了一笔钱,独自把工厂顶了下来。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员工15名。在家人帮助下,一年后,鸿海开始赢利。
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200万元新台币,郭台铭开始盘算建一家模具厂。这时他面临两个“更大的赚钱机会”:一是台湾经济开始起飞,房地产价格飞涨,土地价格狂飙;另外制造业也开始起飞,原料很缺货。有人建议他炒地皮,也有人建议买原材料囤积。最后,郭台铭选择把钱拿来买最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发展技术实力。“有时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不是太傻。”郭台铭回忆说。
20世纪80年代,家电业开始势头渐衰,鸿海的生意也大受打击,郭台铭决定开拓新方向。这也是鸿海创立后,第一次思考重大转型问题。经过市场调查,郭台铭了解到电子游戏机及计算机是未来的成长主流,计算机连接器很有市场需求。“我们做计算机连接器有什么优势?我想最大的优势就是,至少拥有了50%的相同制造技术,比我们创业时什么都不懂好多了!”郭台铭在内部会上给员工打气。他认为,鸿海的过去可以称为“制造导向”时代,即以自己的制造能力来衡量做什么业务;而现在,鸿海应该走向“市场导向”时代,即市场需要什么产品,自己就做什么业务。
1983年,鸿海利用日本进口的新设备,开发完成计算机连接器,开始与计算机厂商建立业务关系。这也是鸿海正式进入PC领域的第一年。当许多中小企业主把家电业势头渐衰看成是无法逆转的危机时,郭台铭却带着50%的技术把握,把别人眼中微乎其微的机会,化为日后成长的基石。1984年,郭台铭花费了将近1000万元新台币,从美国引进了一种关键设备,这几乎是鸿海当年所有的利润。“市场总是奖励有勇有谋的冒险者。”鸿海开始快速摆脱创业以来无法大步成长的困境,转型获得了巨大成功。
1985年,鸿海以5.6亿元新台币的营收,正式进入《天下》杂志制造业1000大排名。1988年,鸿海员工达1000人,营业额正式突破10亿元新台币。这也是鸿海第一次设立“世界级目标”的一年。这时的鸿海经过15年锤炼,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时刻担心撑不过明年的小公司。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