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机会很多 问题也不少 中国半导体产业还有哪些选择

2017-09-21 09:30
来源: 与非网

2014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期加速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正式注册成立,更进一步凸显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国家意志。随着大基金在各领域龙头企业的逐渐落实,以及对半导体并购和投资的鼓励政策不断出台,一时间,一股半导体投资和创业热潮席卷了从IC设计到晶圆、设备、制造等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领域,上市的半导体公司逐年增加且增速明显,本土半导体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一产业的蓬勃之势让我们大呼“本土半导体的黄金十年”来了。

一些问题

然而随之而来的,在半导体产业的这场大跃进中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近日魏少军教授的一篇演讲稿《成功路上无捷径 要冷静看待中国半导体》已经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在厦门举办的集微半导体峰会上,华创投资投委会主席陈大同则表示:

政府出手推进半导体产业的一个正面效应是加快了产业发展进程,但由此而来的问题首先是如果想成为国际领导厂商,我们的技术来自哪儿?毕竟很多技术是我们买不到的,此外客户在哪儿?这都会成为大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可能出现产能过剩;

其次,现在政府的基金投资动辄上百亿,但其投资的专业性和对这个产业的了解尚欠缺,相关企业动不动就上亿的融资违反行业规律;

第三,很多企业大张旗鼓的并购、砸高价、缺乏专业素养和诚信也暴露了这个产业的不成熟,而收购之后的消化吸收和本地化也是个问题;

最后,近两年半导体公司上市的速度在加快,这里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门槛降低了是否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另一方面上市的公司一下子有钱了,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发展规划,把钱花对地方。

华创投资投委会主席陈大同

而陈大同给出的思路是“市场的问题由市场来解决,政府合理支持,但不要过度干预;投资要尽量集中在龙头企业周围,避免过于分散。”

一种模式

张汝京博士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贡献有目共睹,与非网记者见到他时,他的身份是昇瑞光电公司总经理。张汝京博士赞同魏少军教授和陈大同的观点,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人才引进和技术来源也给出了他的看法。

对目前国内大搞IDM的做法张汝京博士也并不认同,他提到,“国内的代工厂,中芯国际就非常好了,华虹宏力等也很强,我建议大家不要再进入代工业了。存储器国内已经有好几家,这个投资也很大,存储器最大的问题是IP和人才,人才可以从海外找一些好手来训练新人。但是IP的问题怎么突破?比较难。我觉得新的参与者一定要睿智和理智的考量,真有需要时可以从IDM公司着手。关于这点,魏少军先生已经有非常清楚的分析和建议。”

机会很多 问题也不少 中国半导体产业还有哪些选择

昇瑞光电公司总经理张汝京博士

同时他又看好CIDM这种模式,他介绍,“CIDM(Commune IDM),就是共有共享式的IDM公司,其实也不是我们首创的,这个模式美国和台湾都曾有人建立过,例如德州仪器TI以前就做了。以新加坡的TECH公司为例,就是德州仪器、新加坡政府EDS经济发展局、佳能和惠普这四家成立的。这几家当时都需要很多的DRAM。四家投资一个IDM公司,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很成功,从第二年就开始盈利。最后德州仪器离开存储行业的时候,TECH被卖给了美光。”

谈到CIDM模式的必要性时,张汝京博士以Omnivision公司为例,大约10年前Omnivision开始生产CIS(图像传感器)芯片,当时它是该领域最好的公司之一,并不比索尼和三星差,可能还好一点。但是十年后,Omnivision公司却已被收购收场。究其原因,最大的因素是IDM与非IDM的差异。索尼和三星都是IDM模式,自己设计,自己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会及时反馈给设计部门,来快速改进。设计部门为了增加或改善一些功能,工艺、研发和生产部门一定会想办法来满足这些要求。反观Omnivision是Fabless模式,通常代工厂不会把很多的工艺机密告诉客户,也不一定能及时把所有的问题优先解决。如果设计公司要求改进还要加价,这种模式让设计公司相当吃力。这些年下来,Omnivision的进展就慢了。

由此可见,芯片厂商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自己的制造厂即IDM模式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砝码,保证厂商技术研发的先进性和产能。但是成立IDM公司也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对资金、产品、设计、工艺、生产、人才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张汝京博士建议,“我们中国现在也有一些小的IDM厂,但是多数是150mm,也有极少数200mm的芯片厂,没有太多的比重。如果我们要成立比较先进的IDM公司,非常不容易做起来。但如果我们找5到10个伙伴一起来投资。这5到10家公司与Fab是上下游的结盟,大家产品互补,一起合作,共同分担这个投资,资金的压力会大大减少。而这个CIDM的工厂,顾客也固定了,因为投资的人就是公司的客户,他们可以优先向CIDM下单生产芯片,对于Fab的产能利用率很有保障,对投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芯片产能也有保障,不会到了芯片市场产能很紧的时候,突然被砍掉了或者生产减慢了。对大家都是互利的。”

“CIDM在许多方面可以比一个先进的代工厂要容易运作些。CIDM开始只要提供10至20种工艺就可以了,力量比较集中。所以,自家的产能分配可以内部自己协商。真有需要时可以增加产能。如果产能过剩怎么办?对外向客户提供服务,产能就用上去了。是进可攻,退可守。我希望大家考虑这个模式。”张汝京博士如是说。

个人认为这种CIDM模式是一种选择,但执行起来还是有不小的难度,首先这几家共同投资的厂商要体量相当,还要没有直接竞争,要减少建厂成本和周期,代工厂要实现的工艺还不能太多,张汝京博士面前的路未必好走,不过有当前对本土半导体产业利好的大环境,应该多少可以助推这一进程,至少从资金上会比以前更容易获得支持,有张汝京博士的金字招牌,人才应该也不成问题,剩下的就是哪些厂商愿意尝试这种模式的问题了,对此,张汝京博士坦言接下来他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尽快找到有意向的厂商,大家一起来推进CIDM模式的落地。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