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小米宇宙:生态链串起投资者联盟,但核心业务无法回避

2019-02-19 17:26
起风财经
关注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顺为资本。

顺为资本是雷军和许达来于2011年共同创建的一家独立投资机构。伴随规范化的基金运作,雷军个人天使的印记逐渐淡化,不过作为持股小米约3%股权的顺为资本,依然和雷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媒体统计,成立至今将近8年,顺为资本共计投出超过300个项目,其中三分之一是和小米一起投资。这种双向持股资本策略,使得未来小米能够在被投公司在上市后,利用顺为基金从二级市场获得比阿里和腾讯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同样盆满钵丰的还有顺为资本。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上市,240亿港元的巨型IPO令一路相随的顺为资本取得了百倍的投资回报。此外,纽交所“国内电动汽车第一股”蔚来汽车也是小米生态链中的一环,顺为资本曾于2015 年对其抛出过亿元的橄榄枝,是其最早的投资者之一。

顺为“攀附”小米的成功,自然也有资本可以通过“攀附”顺为来复刻。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晨兴资本与顺为资本有20余起合投事件,背后的故事是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与雷军交情甚笃,最终得以与雷军的顺为资本共同布局小米生态链体系。

众所周知,顺为资本的得名就源自“顺势而为”,或许更适合的解释是“顺小米而为”。事实证明,雷军本人的战略风格对包含小米生态链、顺为、晨兴在内的“投资者联盟”的围拢,并不影响众家团结在“小米宇宙”周围共襄盛举。

“幻视”还是“奥创”

整个2018年,小米的对外口径始终对准了小米生态链和IoT,然而现实却是,性感的智能硬件、AI、物联网占据了小米脑海中十分的梦想,和小米口袋里两成的收入。财报显示,在小米集团的2018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中,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营收贡献占总营收比例为22.1%,远不及智能手机业务的68%。

这是“小米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之问的缘起。2018年6月14日,在小米正式提交CDR招股书的第三天,证监会发布了针对小米的“84问”,集中质疑了小米公司的身份。证监会称,小米将公司定义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然而报告期内,和互联网定位最紧密的“互联网服务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却连续三年不超过10%。

与此相匹配的是小米的对外模式解析。雷军曾将小米的商业模式总结为“铁人三项”,即硬件、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进一步清除了小米手机的痕迹。

但手机依旧是小米无法回避的核心业务。其以7成的营收占比牢牢的钉住了小米不断延展的圆心,更为骨感的现实是,这个“圆心”在近三年来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动摇。

招股书显示,小米高端旗舰手机的占比从2015年的18.8%下降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6.2%;而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萎缩,小米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手机出货量在国内市场同比下滑超过3成。在上个月的年会中,雷军也清楚的谈到了这个问题。

“从手机行业来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整体需求不振已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这个冬天,所有人的日子都很不好过”,雷军如是说。

由此不难理解,在核心业务红利消退、市场遭遇根本性冲击的当前,小米宁可顶着公司定位模糊不清的风险,也要把生态链和IoT的故事推到台前。

然而,避重就轻并不能打消市场的疑虑。

从大方向来说,消费级IoT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且竞争分散;除去小米,以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家电厂商在IoT市场亦早有布局,投入力度也相对较大。鉴于IoT是芯片、算力、产品和渠道能力的综合,现阶段很难确保单一企业拥有绝对竞争优势。

从内部协同来说,小米生态链也自带隐忧。《财经》在此前的报道中援引投资人观点认为,小米“就像一个围城”;一边是供应链渠道匮乏的外部厂商想要接入小米生态链借势,一边是已经和小米荣辱与共的生态链厂商,不得不面对话语权不断削弱的现实。

同样是华米的例子。资本层面,华米保持着典型的小米生态链持股结构——华米创始人黄汪持股 39.4%,顺为资本持股 20.4%,小米旗下的投资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 19.3%,据此计算,小米系和黄汪的持股数实际持平。

业务层面,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前三个季度,小米产品为华米科技贡献的收入分别为8.7亿元、14.34亿元和10.68亿元,占到华米科技同期收入的97.1%、92.1% 和82.4%。为了稀释对小米的依赖,华米曾在2015年在小米产品之外推出自主品牌,但两年过去,自主品牌为华米带来的收入占比依然不足两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小米生态链企业来说,即使流水做到数十亿,没有小米这个大树也依然不可持续。 除了“共祝愿,小米好”之外,它们也不得不战战兢兢的继续着脱离小米的努力。

无论是为了给投资市场不断推入强心剂,还是为了和生态链企业之间始终保持利益平衡,小米都必须在树立好核心业务护城河的情况下,做一个有理有据的造梦者。于是,雷军在1月的年会上正式启动了“手机+AIoT”双引擎。至此,一直想杀死小米体内硬件基因的雷军松了口,最终明确了小米“手机我所欲也,IoT亦我所欲也”的新年战略。

雷军表示,手机方面锁定5G,并“丢掉速胜论的幻想”,谨慎预判市场。具体动作是年初公司两大主品牌小米和红米独立,以确保其在各级市场集中发力。在逼仄的国内市场中鏖战的同时,也继续在西欧、东欧、独联体和拉美等国际市场开疆拓土。IoT方面则与AI结合,5年内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

“不然还能怎样呢?小米手机黔驴技穷但不能丢,想要寄情于物联网和智能硬件,但国内高新产品的技术能力普遍不足,(小米)相对同类厂商更加不足”,觉民表示,小米的“手机+AIoT”清晰、合理但也平平无奇,甚至自带矛盾属性,“这只会使得小米含混不清的公司定位更加难以自圆其说”。

宛如超级智能管家“贾维斯”植入反派奥创的身体时招致毁灭,而转化得当就会成为超英“幻视”。手机持久战和“All in IoT”对小米而言是噱头还是质变,在其上市至今半年内股价已经跌去近四成的背景下,资本市场比小米集团本身更需要等来一个答案。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