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5G、新能源产业的另一面:化合物半导体正快速崛起

2019-10-01 05:02
来源: 镁客网

镁客网将目前商业化较高的两种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产业链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从衬底、外延工艺、到晶圆设计、代工以及一揽子全包的IDM,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相较硅半导体显然低调很多。

砷化镓产业链的设计与先进技术主要掌握在国际IDM大厂手中,衬底市场则是日本、美国等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外延生产方面,英国IQE的份额高达60%,其次是台湾全新光电,也属于巨头垄断的局面。晶圆代工依然是台湾企业占大头,仅稳懋一家,在2016年的市场占比就高达66%,内地化合物晶圆代工企业三安光电处于追赶过程中。

氮化镓产业面临同样的问题,整个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上,国内企业的声音还比较小,以用于通信基站的氮化镓器件为例,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外的Qorvo、Skyworks等公司,美国厂商已经基本垄断大功率射频器件,可见这对国外企业依赖程度极高。

而且已经掌握核心工艺的大公司还在通过不断的并购扩大既有市场规模,同时,随着化合物半导体和电子通信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硅半导体行业内的巨头们也在“跨界”,收拢化合物半导体公司。高通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射频滤波器厂商、华为全资控股的投资公司哈勃投资碳化硅企业山东天岳等等都是典型案例。

另一方面,和硅半导体的发展类似,化合物半导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由IDM转为设计+代工生产。两年前,博通选择剥离砷化镓制造业务,将其卖给代工厂稳懋公司,专注砷化镓射频器件的设计环节。再往前,avago也将自己在科罗拉多的工厂出售给稳懋。除此之外,硅半导体代工巨头也看了新的机会,比如在氮化镓电子器件市场,台积电也加入了代工队伍,瞄准庞大的5G市场。

潘多拉魔盒打开,国内厂商追赶中

从化合物半导体的产业链来看,国外巨头垄断了核心工艺生产,主要的IDM企业也以美国公司为主。比如传统消费电子市场基本上已经被博通、Skyworks等公司垄断,大部分手机厂商的砷化镓功率放大器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不过,苹果Face ID带起的VCSEL热潮,让不少国内初创公司看到了突围的机会。

而在行业应用市场,5G通信基站和新能源汽车都是香饽饽,当前日本住友电工的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已在华为新建的基站上批量应用,考虑到5G基站较之前几代通信基站,数量级会成倍提高,根据赛迪顾问预测,5G宏基站总数量将会是4G宏基站1.1到1.5倍,这部分市场势必会带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新一轮爆发。

相较之下,国内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还处于中下游,一方面国内开展碳化硅、氮化镓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晚于国外,其次就是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材料创新以及原始创新问题,浮躁的市场环境难以忍受“只投入,不产出”的现状,让化合物半导体为代表的新材料原始创新愈加艰难。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化合物半导体也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关键咽喉,作为通信器件的关键一环,一旦被人扼住命脉,很多下游的终端应用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桎梏。

新场景的出现,打开了化合物半导体的潘多拉魔盒,也触发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另一面变革。

目前,国内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地区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苏州正在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吸纳了不少氮化镓产业链上的企业,包括英诺赛科、华功半导体、能讯高能、能华半导体等一批企业。

国家“大基金”也在出手,其投资了三安光电,推动三安光电下属三安集成电路公司围绕砷化镓和氮化镓代工制造,开展境内外并购、新技术研发、新建生产线等业务。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也以最优惠利率向三安提供200亿元贷款。

在5G、新能源产业的风口下, 新应用的规模化应用意味着化合物半导体将打开亿级市场,谁能在产能规模和产品可靠稳定性上做到完美,可能就是下一个台积电、英特尔。

化合物半导体市场正在快速崛起,新一轮的比拼开始了。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