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再涨下去,ST怕是在自绝后路!”

2021-11-22 17:11
芯世相
关注

ST(意法半导体)生产的型号为STM32F103RET6的MCU芯片,该芯片常态下的价格为10元左右,从去年10月开始一路走高,最高报价达400元,最高涨幅达近40倍,当前市场报价为210元,可以说是MCU疯涨潮中的典型代表。

今年5月,网传有人从某品牌共享单车上拆下来20万颗ST MCU芯片,以40块的价格出货,正是型号为STM32F103RET6的MCU。

诱人的财富暴涨,荒唐的拆车卖“芯”,其背后的根源是:以ST为代表的MCU芯片的缺货涨价。

MCU芯片是微控制单元的缩写,又名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内存、计数器、串口等周边接口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控制功能。

ST是MCU领域的头部企业,以消费和工业领域见长,是国内很多工程师选型的第一选择,如今在中国MCU市场份额高达20%(2019年数据),而2007年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有2.X%。从2007年到2021年,ST用十余年在中国建造了自己的MCU王国。

而从去年10月份开始,ST MCU芯片疯涨,国产MCU群起替换,深受ST MCU涨价折磨的工程师们愤而出走,放弃使用多年的ST,怒批其“渣男”,末了再加一句:“ST这是在自绝后路”。也有人说它或许是下一个Atmel(AVR第二)。

读完本文,你大概会了解以下问题:

ST如何在中国构建了自己的MCU王国?

ST MCU的市场到底被谁瓜分了?

ST会成为下一个Atmel吗?

01

从0到60亿颗

ST如何在中国构建自己的MCU王国?

在ST疯狂涨价高峰期,一颗原本几块钱的ST MCU在市场上涨至十几块、几十块甚至上百块,面对高价的ST MCU,大部分人在奔走替换,但也有方案商表示:“宁愿用ST老年份的,也不用国产的,丢数据”。

持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其中有对国产MCU性能不稳定的不信任、刻板印象,也恰恰说明ST MCU在国内终端的认知度极强,而ST达到这一成果用了10余年。

关于工程师不用国产MCU的看法,详见文末推荐阅读。

时间回到2007年,此时ST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X%,排名第11,当时51单片机是市场主流,除此之外还有Atmel、Microchip、NXP等明星产品。

面对已经成熟的MCU市场,对于ST来说,这场仗并不好打,战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巧不巧,此时MCU市场出缺口:Atmel 涨价大断货,原本8块钱以内的AVR单片机被炒至几十块甚至还买不到货,这是ST切入市场的绝佳机会,算是天时。

然后ST一鼓作气,直击客户槽点要害。

当时MCU的普遍槽点是什么?价格高和资料少。

首先,ST首发业内首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MCU,在技术路线上可谓是划时代的事情,型号多、处理频率高、io接口多、功能模块多、开发库丰富,即使是在早期有bug的阶段,这款产品对很多工程师来说已是够用。

其次,ST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直接把MCU和开发板的价格打到“骨折”,据一些工程师回忆,ST单颗芯片的价格只有其他品牌的几分之一,其他品牌四位数的开发板,在ST这里用100多块的价格就能拿到.

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用低价取得市场信任是ST冲入国内市场的第一把利器,那么抓住工程师群体则是其中的关键力量。“铁打的终端需求,不变的工程师”,在终端工厂选型过程,工程师是MCU选型的决定性力量,ST深谙此道,要想抓住ST市场的未来,就得先抓住工程师和预备工程师(大学生)这一核心群体。

为了这一目标,ST这些年可谓是铆足了劲。大致可以分下面几步:

在工程师活跃网站广撒网,发资料,送板子,赢得一阵好评,一年一度的STM32全国巡回研讨会走到今年已经举办到第15届了。

在学生端,和大学合作,在教学端导入ST,开设各类论坛和讲座促进应用普及。

送开发版,别人一块板子几十块,上百块,ST直接送,有工程师回忆道:“早些年ST在广铺市场的时候,官方完全在'赔本赚吆喝'。”

除此之外,把客户吸引过来之后,ST尤其擅长留存转化。在这方面,ST走的是“亲民”路线,主要服务在国内占大头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ST在2017年,公开向外部表示:STM32的出货量有70%流向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30%流向大客户。

在ST一顿猛烈攻势后,技术先行、广撒网、拓渠道、重服务,ST MCU的出货量也在“蹭蹭蹭”上涨。

2007到2013年,STM32全球出货量达到10亿颗;

2016年,STM32全球出货量达到20亿颗;

2020年7月,STM32全球出货量达到60亿颗;

60亿颗是什么概念?作为ST国产第一替代的GD MCU,去年同期GD32的出货量是4亿颗,仅为ST  1/15,最新数据显示,GD32 MCU累计出货量已超过8亿颗。

功能佳、价格好、资料多、生态好、用的顺手,十几年的不断敲打,ST 的MCU慢慢发展成了广大工程师和终端厂商眼中的“亲儿子”。

回归到MCU本身,它本身又是一个越用越精、越用越熟悉、越用越容易上手的品类,加之ST活水般的广泛群众基础。如果不是因为缺货或者技术变革的冲击,ST用十余年在中国市场打造的MCU王国恐怕很难被撼动。

02

“已经把ST的芯片替掉了”

成也价格,失也价格

在翻阅“STM 32为何在诸多的单片机中脱颖而出?”相关问题的回答时,在众多优点里面,工程师们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一个词:价格便宜。

如果说价格优势是ST抢占国内市场的杀手锏,那ST MCU让终端厂商们愤然逃离的原因也在价格,这也不是终端客户放弃ST的第一次。

2017年12月,受共享单车、无线充等需求影响,一颗原价1.2元左右、型号为STM8S003的MCU芯片涨至4元,涨幅多达2倍多,这震撼程度堪比去年刚知道“ST MCU涨幅十几倍,涨的比深圳的房价还快”的时候。

要知道,以往芯片市场的涨幅并不是以倍来计算的,而是用百分比计算的,一颗芯片过去能涨个50%已经让人心满意足了。(关于STM8S003的前情回顾可查阅文末推荐阅读)

在那波晃动的行情里,STM8S003的热度仅维持了8个月左右,也为其他品牌瓜分ST MCU市场撬开了第一道缺口:被ST涨价折磨的工程师们开始愤然替换,台系的新唐、国产的芯圣等8位单片机在那个时期迅速接入市场,新唐也凭借这一战迅速在国内终端厂商心中站稳了脚跟。

有工程师回忆替换新唐的过程:“刚开始不敢用,后来用起来不但够用,还好用,关键是价格也合适。”

而ST此轮的涨价和上次有很大不同:型号范围更广、涨价幅度更猛。自去年10月份开始,ST MCU全线价格一路水涨船高,涨幅从几倍到十几倍不等,终端厂商感慨价格疯狂的同时,无奈表示:“真的用不起”,已经到了听ST“色”变的地步,今年自然而然成为ST MCU国产替换的大年。

从下游市场分布来看,与全球市场汽车、工控、计算机网络分占鳌头不同,国内MCU市场应用中消费电子占大头达26%,其他依次是:计算机网络(26%)、汽车电子(15%)、智能卡(11%)、工业控制(13%)。

根据IHS数据,2020年中国MCU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9亿元,以一份光大证券统计的一份2019年国内MCU市场占比图中,ST占国内MCU 20.87%的市场来看,ST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在56亿元左右。

从ST的财报可以看出,其MCU业务属于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和数字IC产品部(MDG),对于ST来说,MDG部门整体业务的28.8%左右,其中MCU是MCG部分的主要收入来源。具体来看,ST MCU的产品线主要包括低成本的 8 位单片机和基于 ARM内核的STM32家族,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通讯设备等,其中以消费、工控见长。

因此,国产MCU厂商的替换主要集中在以上领域,多方了解到,与其说是国产MCU瓜分了ST MCU的市场,倒不如说他们瓜分了ST MCU的消费和部分工业市场。

从多位工程师、终端和经销商那里了解到,当前能替换的继续换了,不能换的继续使用,替换主要集中在消费和工控、物联网等领域。

目前市面上主要替换ST的品牌包括GD、新唐(中国台湾)、盛群(中国台湾)、极海、灵动、华大、雅特力、中颖、芯海、复旦微、昂科微、国民技术、航顺、宏晶等。(排名不分先后)结合下图各厂商专注的应用场景,ST MCU的市场被哪些厂商瓜分了也便一目了然了。

03

ST会成为下一个Atmel吗?

2007年,Atmel的AVR单片机在MCU市场上极具竞争力,但从2017年年底开始,AVR单片机价格跟脱了缰的野马一样一路飙升,让原本价格8元以内的单片机涨到30元、40元、50元,甚至后来都拿不到货。炒着炒着,Atmel逐渐淡出大众视线,这些年一直不温不火,最终于2016年以“卖身”给Microchip结束。

Atmel的“作死”成就了后来的ST,而如今ST在缺芯潮以来的涨价较Atmel有过之而不及,以至于有工程师表示:“ST如果敢涨价,就是当年的AVR第二”。

如今看来,ST会不会成为AVR第二不知道,但是修复客户关系、管理分销渠道或许是ST接下来的大事,这一点或许可以参考国巨。

2016年年底,汽车电子的兴起,让日本TDK、太阳诱电悄悄转向高毛利的车用被动元件。彼时,国巨开始开展“饥饿营销”,引领MLCC价格水涨船高。最夸张的还是国巨的股价,2017年初还是60元新台币,2018年7月4日涨到了最高1310元新台币,足足有20多倍的涨幅。

国巨的“财富过山车”虽然让其得到了经济上的回报,但其在业内的风评却急转直下。但凡有平台发布了关于国巨涨价或者产能吃紧的文章,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评论:“又来了”、“又开始炒货了,能不能换点新套路”、“又想骗老百姓的钱了”。

结合目前和部分终端厂商的详谈,我们看到目前在消费电子方面,大家基本已经在尝试使用替代产品或已经在使用替代产品,替换氛围浓厚;汽车、工控、医疗等对成本不太承压的大客户仍在使用,部分已经开启了“备胎”计划。

在了解ST MCU国产替换的过程中,有人因成功替换国产奔走相告,表示:“再也不用ST了,国产够用还降本”,也有人因为国产MCU涨价心有戚戚,表示“还是继续用ST,缺货的时候国产涨价不比ST好多少”,甚至有经销商反映:“近期ST的8位单片机价格回落,很多客户中途换了国产,现在又换回去了”。

综合来看,ST用十余年建立的路人缘不太可能会败尽,但必然有流失,应那句古话:事不过三。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用户,那就有点作死了。

疯狂试探客户信任底线的结果只有两个:不是把自己作死,就是在客户心中社死。对于ST来说是如此,对于国产厂商更是如此。芯片和终端,产品和客户,说白了都是一场人和人的生意。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