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诺基亚-西门子困局真相

  打阵地战还是游击战

  对于诺西来说,现在的境遇足够让它头疼的了。不仅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它还不得不处理西门子带来的贿赂案。而现在,关于西门子即将退出合并的传言甚嚣尘上,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德国《经济周刊》在西门子公司新的CEO Peter L刚刚上任三个月时就毫不客气地预测说,西门子将出售诺西的股份,集中精力专攻电力和医药等更能盈利的行业。如果此事成真,诺基亚将不得不挪用原本计划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现金来收购西门子的股份。

  但是,也有人并不对诺西的前景表示太大的担忧,沈子信就是其中的一员。“即使西门子退出合并,也不会影响诺基亚的市场地位。更何况,西门子退出合并,说不定反而能促进双方的差异化经营。”他认为,在目前的全球化形势下,通信厂商正在重新分配角色,制造和研发两大职能正在逐步分离。和制造部门不断向“阵地战”的规模化经营发展不同,通信技术演进速度快,革命性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因此,研发部门需要善于“游击战”,轻装简行,勇于创新。而同在一个企业内部,这两种不同的运营思路和方式的调和是相当困难的。为了维持产业原有的状态的企业大合并之风主要是为了以规模化路线应对日益扩大的企业级市场,而从产业长远发展来看,差异化经营才是最后的趋势。对此,蒋利峰做了细致的解释:“传统产品市场上的企业多数靠规模化取胜,而在产品更新比较快的市场,企业更多地是通过并购一些有新产品的小企业,来培育新业务,实现差异化。”对于诺西,他的看法和沈子信不同:“电信设备行业成熟度比较高,用户需求稳定,更适合规模化经营方式。诺西应该结合在一起,这是它们发展的最好途径。”

  整合之风横扫通信业界,但是整合之后到底是什么?也许,在经过了整合之痛后,诺西反而能够从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找到合适的发展途径。

  但是,时间不会等人。诺基亚和西门子双方,正在资源和能量的消耗中苦苦奋斗。从目前来看,和西门子的合并并没有让诺基亚减少在移动网市场的竞争对手数量,也没有帮助它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反而因为合并后整合时间的拖长,给未来带来了更多的变数。时不我待,对于诺西而言,该是用订单和详细的整合方案给投资者们吃下一颗定心丸的时候了。

  产品优势单一 终难抵对手冲击

  2006年缔结良缘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以下简称诺西),在磕磕绊绊中前行了五六年之后,开始了新一轮“阵痛”。

  不过很遗憾,这种“阵痛”,不是“临产”的征兆,而是“流产”导致的身心巨痛。据国外媒体报道,诺西计划到2013年底裁员1.7万人,占其总员工数的约1/5-1/4,也就是说,诺西员每四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要卷铺盖走人。

  这种规模的裁员,对诺西来说,不亚于一次“汶川大地震”,足以把“诺西大厦”从根基上动摇,甚至摧毁。

  可以说,从裁员消息发布,到2013年底,裁员工程“峻工”为止,诺西内部可谓人心惶惶,人心慌慌,上演明争暗斗的乱世搏杀。由于西方经济普遍不景气,为保自己饭碗,保一家温饱,这种“搏杀”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惨烈。

  有能力者,结帮拉派,排除异己;没能力者,人心惶惶,无所事事,等待被裁。这种局面的结果,势必导致科研没心思做,市场被荒废。等裁员完成,诺西亦是千疮百孔,身心遭受重创。

  诺西要大幅裁员,归根结底是由于市场不理想,销售业绩欠佳,从而迟迟不能扭亏为盈。这种大裁员,或让诺西陷入业绩  不佳—裁员—业绩更不佳的恶性循环泥淖,无法自拔。

  诺西是头大像,虽然不能说是年老体迈,但身弱多病。现在的市场是弱肉强食的市场,诺西的这种局面,正是给华为、中 兴、乃至爱立信以争夺市场的最佳机会。

  可以肯定,2013年诺西的业绩将出现大幅下滑。而诺西自己亦是预见到了这种可能性,忙不迭地为可能业绩下滑打预防针:诺西首席执行官拉吉夫·苏里(Rajeev Suri)说:“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保持长久竞争力,并在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提升盈利能力。”

——份额逐渐被对手蚕食

  爱立信出手:阻击诺西北美扩张

  据国外媒体报道,爱立信将以11.3亿美元收购北电在北美的LTE和CDMA无线资产,这一出价击败了诺基亚西门子(下称“诺西”)和美国投资基金Matlin Patterson公司。

  北电今天表示,至少2500名员工将移交给爱立信。北电也同意出售企业部门给Avaya,价值4.75亿美元,同时在等待更高的出价。

  爱立信横刀夺下北电无线业

  对于北电无线资产的收购,诺西一度志在必得。北电和诺西在6月份即宣布达成LTE和CDMA无线业务的交易,涉资6.5亿美元,诺西甚至已经在讨论收购完成后安置员工等细节问题。

  北电目前处于破产保护阶段,出售业务以掩护马(stalking horse)协议的方式进行。业务进入拍卖流程后,符合条件的竞标者提供更好的报价则可最终确认胜出,如果流拍竞标者可以从北电获得违约金及相关赔偿;处于困境中的公司通过签署掩护马协议,可防止竞标者故意出低价。

  爱立信加入竞购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直至上周四,爱立信新闻发言人艾斯·林斯科(Ase Lindskog)才确认,该公司也在参与竞标北电的无线资产。

  这一拍卖过程已于今日完成,爱立信报出的11.3亿美元包括现金并免除债务。美国和加拿大法院将在7月28日举行联合听证会,决定是否批准该交易,两家公司则希望今年晚些时候完成交易。

  爱立信出手:阻击诺西北美扩张

  目前在全球无线市场,爱立信、诺西分居前两位,爱立信这一收购从规模总量上看继续巩固了王者地位,并且继续巩固了LTE技术和北美地区的优势。

  诺西CEO白伟贤(Simon Beresford-Wylie)曾在上月表示,公司收购北电业务主要看中北美地区和LTE技术这两个关键领域。

  2005年,爱立信就退出了CDMA领域,因此如何安置北电的CDMA业务待解;爱立信本身已经是LTE技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华为、诺西在其后追赶。

  而爱立信近来在北美地区发展顺利,2008年在北美销售额为27亿美元;今年2月成为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Wireless的LTE首要供应商,本月爱立信又拿下为期七年的SprintNextel网络外包服务,价值45亿至50亿美元。

  对于本次爱立信的收购,一位设备商资深人士对C114中国通信网表示,爱立信此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阻击诺西北美扩张。

   华为中兴咄咄紧逼

  中兴通讯:“大国大T”的奥秘全球电信运营商的新一轮设备采购高潮即将汹涌而至,一直落跑在後的中兴通讯希望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迎头赶上前排的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缩小与华为和爱立信的差距,一举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它究竟有多大胜算?

  眼下,中兴的高管们正试图将一个新策略发挥到极致:紧盯全球主要电信市场和顶级运营商。这背後的逻辑是:谁能从这些大市场和大客户手里拿到最多的订单,谁就能成为最大的赢家——这个策略被简称为“大国大T(Telecom)”,见诸于中兴内部传阅的红头文件上。

  “二八原则也适用于通信市场。全球有上百家运营商,但真正需求量大的只是那20%。抓住大公司和大国,就抓住了主流市场。“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在接受路透专访时称,目标为今年底在北美以外的市场成为全球前30家最大电信公司的设备供应商。

  今年47岁的史立荣去年3月接任总裁,继承了中兴一贯的低调作风,过去一年多来鲜有出现在镁光灯下。作为中兴董事长兼创始人侯为贵退居幕後以来的第二任掌舵人,史立荣曾长期负责海外业务。1995年,他一人扛着设备到瑞士日内瓦参加世界电信展,展位面积仅2平方米,被称为“中兴海外第一人”。

  “大国是从地理位置上划分,大T是按公司规模划分。欧美、日本和金砖四国,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电信设备投资额高,而如果按公司规模衡量,全球约有30个大T。”中兴副总裁兼企业发展部部长赵云告诉路透。

  中国电信市场几乎已被华为[HWT,UL]和中兴瓜分,单靠国内通信业增长已难以为继,若能打进国际主流电信市场,将使中兴打破增长的天花板。2010年,全球电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共3,300亿美元,而排名前30家的运营商就占到74%。

  与华为一样以深圳为大本营的中兴通讯,多年来以稳健姿态和相对保守的形象示人,其精干和强悍的一面却鲜为人知。

  今年初,日本软银(SOFTBANK)召集华为、中兴、爱立信和诺西[NSN。UL]四家公司的代表讨论,提出由它们分别为软银建设500个预商用4G基站。然而仅过了数周事态就风云突变:日本另一家运营商NTT DoCoMo已宣布在东京、名古屋和大阪推出LET服务,让软银倍感压力。2月份,软银CEO孙正义发出铁令:2011年底LTE必须商用,并要求每一家供应商尽快向提交执行方案。

  LTE是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的缩写,很多大型电信运营商把LTE看作4G的新标准,计划倾注大量资金打造更高速度的网络。

  日本客户对产品质量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中兴TDD产品线副总经理赵松璞对此早有领教。几年前,一位日本客户到中兴工厂参观,顺手拿起一个从流水线上完工的单板(电信设备组件),出人意外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放大镜搁在上面仔细查看,后来才知道,他是在检查焊接过程中是否有微小的锡渣落在上面。“我们接受过很多欧洲运营商高标准的检验,只有日本客户是唯一拿着放大镜来的,对我们是一个很大挑战。“赵松璞说。面对这样严苛的标准,中兴用了相当一段时间进行改进。

  而这一次,软银还向供应商提出了“微覆盖”的定制需求:一个LTE基站覆盖约100米。传统上,一个2G网络的基站覆盖范围是1公里左右。覆盖越小意味着干扰越大,对技术要求越高。软银的判断是,未来用户对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单个基站覆盖的范围大,就意味着要支持更多的用户,每个用户能享受到的数据流量就越少。

  高规格的产品性能和紧迫的施工时间,成了所有供应商面临的两大挑战。最後阶段,中兴和华为的代表“咬牙”承诺:可以在年底完成LET布网,爱立信和诺西被迫出局,它们原有的订单被中兴和华为平分,各自承建的基站数量由此前500个增至1,000个。

  赵松璞在深圳接受路透访问时表示,软银一期2,000个LTE基站已完工并通过测试。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一次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曾讲了个有关软银的故事:LTE基站建成後,心情大好的孙正义上街体验,写了一首诗,里面有一句,大意是“今天是老夫最高兴的日子”。

  软银首席战略顾问Tetsuzo Matsumoto本月在香港出席一个会议时透露,2012年软银将在日本全国布署1。2万LTE个基站,覆盖日本92%的人口。

  “即使软银不急于推动年底商用LTE,而是留给四家供应商更多时间运作,可能也不会改变中兴入局的结果。“赵松璞说,在印度,中兴和当地最大的运营商--巴帝电信(Bharti Airtel)去年四季度进行LTE测试,爱立信和诺西也参与其中,但中兴已最先和巴帝签约。

  “通过赢取软银和巴帝的订单,中兴显示了在4G/LTE市场的领导地位。中兴今后不太可能再需要通过压低利润率以赢取新客户。“美林美银在11月初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兴已渗透至全球最大20家电信运营商中的过半,海外业务进入一个新阶段。

  北电破产、摩托罗拉出售无线网络业务让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显得更为动荡。分析人士认为,爱立信在无线领域仍居领头羊地位,华为上升势头强劲已跃居第二,阿尔卡特-朗讯整体盈利能力下滑明显,作为和中兴规模最接近的诺西则面临毛利率低下、股权遭出售的风险。

  光大证券分析师周励谦表示,通信设备业的竞争未见缓和迹象,未来寡头格局很有可能由三家左右的设备供应商占据75%-85%的份额。他并乐观预计,“凭借成本优势、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融资优势,中兴通讯将进入全球前三。”

  另一个微妙之处在于,大型运营商不太可能“放任”爱立信和华为继续膨胀,而有动力去扶植一家能与其抗衡的厂商,中兴或为其最优选择,其在技术上可与华为、爱立信同台竞争,而中兴成本上的优势也是大T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史立荣亦并不讳言运营商的制衡策略。“我们过去的份额低一点,但运营商又觉得中兴的产品非常有竞争力,在采购的时候可能就会把我们的占有率向上提一提。从他们的角度看,供应商的多元化有助于进行风险控制、保持价格和技术的竞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