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尼康、索尼、奥林巴斯等抱团撤离大陆:逃离是非地,还是是非人

2019-05-30 08:58
来源: 与非网

中国市场吸引力不减

综合来看,这些厂商的去向无非是墨西哥、越南和印度。那么,这些地方真的就更好吗?

从《2019营商环境报告》的结果来看,目前上述三个国家的投资环境都比不上中国,其中印度排名77,越南排名69,墨西哥排名54,。全部低于中国的46位。当前,政府在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让外资在国内有更好落地环境,毕竟外资贡献在各省、市、地区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2019营商环境报告》完整名单

中国排名第46位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19年前四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305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增速比去年同期中美互相加征关税措施尚未实施时高了6.3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对华投资额同比增速高达24.3%。4月当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同比增长6.3%,也优于去年同期。

从各省、市、自治区更具体地看,在广州,外企的数量达到了2万家以上,外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在央企云集的上海,外资贡献了全市2/3的进出口总额与工业总产值;在长三角的工业重镇苏州,外资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67.8%;在台资较多的厦门,外资贡献70%的工业产值;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深圳的外资产值已达到70%以上。

因此,政府层面必然会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帮助外资企业在华实现健康稳定地发展。从《2019营商环境报告》的结果来看,46名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中国的最好名次。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是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唯一一个进入今年报告十大最佳改革者名单的经济体。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被认为是投资的风向标。因此,中国依然是对外资有极大吸引力的投资市场。

上述是投资环境的因素,我们再看产业链和市场的因素。

目前,外资企业在国内遇到的主要压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本土企业快速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另一个是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带来的盈利压力。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近50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在17个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因素中,外商最为看重的是中国国内市场,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的基础设施,第三位是外资政策,第四位才是劳动力低成本。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毕吉耀指出,对于众多行业来说,中国已不再是一个“新兴市场”,外资企业维持高利润率(15%-20%)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竞争加剧和成本提升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在本土企业竞争力方面,三星败走中国市场最为鲜活的例子。日前,三星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的业绩,业绩显示净利润同比下滑56.9%。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三星出现如此糟糕的业绩与其多项业务面临中国企业的冲击有关,且随着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三星未来将面临更严峻的局面。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此前的报告称,由于三星无法跟上中国本土品牌与苹果的脚步,2017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跌破1%。在这之后,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一直都是回天乏术。

从人力资源成本来看,近几年中国人力资源成本逐年走高,一直宣讲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几近消失。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自2006年到2016年中国国内平均工资水平增幅超过一倍。该组织在2016年的报告中指出,到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正常月薪平均数达到685美元,同期该数字在越南为212美元、在菲律宾为216美元、在泰国为408美元。

但是,这些企业搬离了中国以为离开了是非之地,就不再是是非之人?从目前来看并不是。首先,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力还在,尤其是产业上下游的显著优势。

从2016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占比就已经超过全球的30%,拥有全球最为完备的产业链,制造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用人便宜,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也是重要的因素。正如上述所言,由于越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低廉等原因,很多国家都来越南建厂。但是现在越南却在近端时间内爆发了倒闭潮。背后的原因是低端制造不成规模,没有产业链导致市场环境差,如今人力成本稍微上升,越南的部分企业已经难以承受。

中国制造业占比自2016年便超过30%

因此,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短期内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很难被取代。再考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2017年中国市场消费额已经超过了5万亿美元,一举超过了美国。这些企业搬离了大陆,那么在大陆的生意就要用更高的成本去做,包括关税、运输、运维等成本。

结语

当前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如果仅仅因为规避贸易战影响撤离中国,相信这些厂商未来的发展将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正如索尼中国总裁高桥洋所言:“中国是索尼最大的利润贡献市场。”而对富士康而言,其主要雇主苹果的主市场就在中国,出不出去还要苹果说了算,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全球在用的7.3亿部iPhone中2.43亿在中国,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如果加收关税可谓是苹果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如今这个趋势,只有真的在中国市场做不下去的才会撤离,对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厂商而言,终究是还是离了是非地,还是是非人。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