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盘点2019年度电子十大突破性技术

回顾2019年,科技产业技术更新迭代的步伐越来越快,更有不少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突破点、转折点、闪光点,屡屡给人们带来惊讶与惊喜。本文中,小编盘点了今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一起来看下都有哪些?

一、折叠屏技术,解锁手机新形态

在去年12月份,柔宇科技宣布推出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成为全球第一家发布折叠屏手机的厂商,CES2019期间,柔宇科技正式将这款手机带到了演示展台上。

今年2月21日,三星宣布推出折叠屏手机GalaxyFold,虽然在发布时间上比柔宇科技稍逊一筹,但确率先实现了批量化生产。虽然后来出现了屏幕闪烁等问题,在召回部分样机进行修复后,如今已经重新上线。

盘点2019年度电子十大突破性技术

图片源自OFweek电子工程

同样,华为也在2月24日发布了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在见到三星折叠屏“翻车”事故后,也选择了延期至11月上市。如今已经传出了华为第二代折叠屏手机MateXs的相关消息,或将在明年与Mate40系列一道发布,有望同步搭载传言中的麒麟1000系列处理器,原生支持5G网络等。

编辑点评:2018年,大家都在为了“全面屏”而努力,谁家的手机边框越窄,就证明谁家的手机制造工艺越强。步入2019年,“折叠屏”的出现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手机的认知。

在手机形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折叠屏的出现或将会成为未来5年各手机巨头竞相追逐的市场,一方面能够抓住那些为了满足好奇心,喜欢体验新产品的手机用户;另一方面,可折叠手机的造型也更能展示自家强大的制造工艺。如今,第一代折叠式智能手机已经出现了,明年将会见到更多厂商参与其中,推出第二代折叠屏产品解决方案,到底能不能解决上一代产品的诸多瑕疵,值得人们期待。

二、充电革命!特斯拉发布V3超级充电桩

3月7日,特斯拉官方正式发布了V3超级充电系统(第三代),采用了全新充电架构,电源柜储能电池达到1MW,采用液冷充电线,最高支持250kW充电功率。这是什么概念呢,具体来说就是V3超级充电桩充电速率超过1000英里/每小时(约合1609公里/小时),5分钟内补充最高75英里电量(约合120公里)。

此外,特斯拉还提供了电池预热功能,在开车去充电桩的路上,水循环的热管理系统会提前为电池组加热,达到最佳充电温度状态40度,大约能节省25%的充电时间。相比V2版本,充电桩改善了V2版本遇到充电车辆多就会分流的情况,充电站的每辆车都可能达到最大充电功率,V3充电桩可为用户节省50%的充电时间,一般用户只需花费15分钟。

编辑点评: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大力推动电动车普及,然而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两方面:1、续航里程比不上燃油车;2、充电效率低,燃油车几分钟就可以加满油而电动车需要数小时之久。如果电动车也能像手机一样“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相信肯定会让更多人选择购买电动车。

如今,特斯拉率先带来了电动车的超级充电方案,也给众多造车新势力企业带来了良好开头。目前,特斯拉第三大超级工厂——上海工厂正式投产,中国将成为特斯拉的主战场之一,特斯拉抢先推出V3超级充电桩,也是为了以后的市场扩充做准备。

三、零下23℃超导材料最高临界温度刷新

在今年发布的一期《自然》杂志上,美德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表论文称,他们实验证实,高压下的氢化镧在250K(K代表绝对温标开尔文,250K大约为-23℃)下中具有超导性。而250K,是迄今为止超导材料中已证实的最高临界温度。

他们使用一种被称为金刚石压腔的设备,利用两颗金刚石挤压一小块儿镧样品,使其在170吉帕的高压下转化为氢化镧化合物——LaH10,然后用X射线探测其结构和成分。研究人员观察到LaH10具有零电阻、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临界温度会降低、同位素效应(临界温度依赖于同位素质量的现象)这3个超导材料特征,但因样本量太小而无法对超导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迈斯纳效应(一种超导体对磁场的排斥现象)进行观测。他们表示,其所观察到的3个特征已可以证明,在250K的温度下,氢化镧在超过100万倍地球大气压下会变成超导物质。

编辑点评:超导材料能无损耗传输电能,但其应用却因超导态严苛的低温要求而受限。因此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在室温下具备超导性的材料,实验数量超过数万种,但室温超导一直还是“终极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导材料被发现,最高临界温度的纪录也在不断刷新,逐步向室温目标迈进。

250K是目前人类高温超导的最新纪录,比此前的最高临界温度增加了50K左右。这是向实现室温超导目标迈出的令人鼓舞的一步,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研究可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从靠经验规则、直觉或运气发现超导体向由具体理论预测指导研究过渡。这一全新纪录标志着科学家实现室温超导的步伐正在加快,也代表着我们距离跨入无电力损耗的全新时代更进了一步。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