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襁褓中的半导体,戳不破的泡沫

2020-08-21 09:52
智能相对论
关注

编者按:自2018年美国断供中兴开始,芯片产业的地位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自上而下进行了一场“芯片突围”,产业突围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互相卡位,让对方无脖子可卡;产业突围也很复杂,除了看得到的技术短板需要突破之外,在规划、市场、模式、方向、以及资本层面都有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智能相对论“尝试着从一个立体的角度来剖析“芯片突围”的方方面面,此为“芯片突围”专题的第二篇文章,芯片产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突围。

本文核心要点:

●芯片投资市场到底有多少泡沫?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芯片投资市场中的所谓泡沫?

●芯片产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投资者们能否从“泡沫”中挖到真金?

2020年,对于半导体的理解和投资,很多人都陷入了迷惘。

一方面,国际政治和经济矛盾激烈,半导体产业必须国产化,是难得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创投市场与二级市场经历了两年的持续大爆发,估值已经完全偏离公司基本面,泡沫化程度超越了任何行业。

关键时刻,市场又给出了一个反思的信号。

比如,8月4日“集成电路新政”出台,给予相关企业最高10年的免税待遇,并搭配一系列扶持和政策优待,纵观新中国70年历史,除了两弹一星之外,恐怕再找不出力度如此之大的扶持政策了。

但是,市场却一点都不买账。次日,中芯国际、韦尔股份、兆易创新、汇顶科技、卓胜微等一众行业龙头涨幅普遍低于2%。再往前看,一个多月来整个“半导体及原件”概念板块一直疲弱,带动科创板50指数也一路向下。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半导体泡沫已经刷新历史记录,现阶段到底是火热还是冷遇?市场真的给错估值了吗?

襁褓中的半导体,戳不破的泡沫

对于半导体的讨论,总体来说离不开“补缺”和“泡沫”两个关键词。

但是,这都不重要。大家更关注的是,国产替代补缺口已经补到了什么程度?泡沫到底会不会破裂?

基于此,我们先来看二级市场的表现。

2019年至今,中信半导体指数平均涨幅达213%,55只成份股中有50只上涨,涨幅超过100%的更是达到了33只,比如卓盛微涨超1280%,斯达半导涨超1032%,圣邦股份涨超785%……从这种涨幅来看,半导体板块牛冠整个大A股。

泡沫在左,补缺在右,市场真的给错了估值吗?

但是,如果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们的收入质量,就会发现它们的利润率普遍不高。

市值超过1600亿的韦尔股份,净利润仅为4.6亿;涨幅最大的卓胜微,市值2019年净利润4.9亿;科创板市值超1000亿的中微公司,2019年净利润1.88亿,市盈率超过了800倍;涨幅超过30%的达到45家,而近1年营收增速超过30%的仅有14家。

一系列数据表明,半导体相关股票确实存在极高的泡沫,而估值偏高来自于市场逻辑,在极限情况下,如果所有半导体全部实现国产化,那么受益的标的有哪些?未来十年内将是哪些公司得到产业扶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即便是那些财务状况糟糕的公司,也已经被市场认为是白马股,未来几年将获得持续的业务增长,是一些价值稳定增长的成长股。

再来看一级市场,这样的逻辑也同样成立。

根据智东西不完整统计,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到7月23日,我国一级市场的半导体投融资交易事件为77起,已公开交易总额达267亿人民币,共有72家半导体公司获投。

其中,融资金额超10亿人民币以上的大单投资有5笔,最高为中芯南方的22.51亿美元(约157.8亿人民币),最低为壁仞科技的11亿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44.7亿人民币。

从轮次来看,今年第二季度资本主要集中在A轮投资环节,共22起,占比约37.3%,其次为战略融资,21起占比约35.6%。

综上分析,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表明我国的半导体存企业尚处早期发展阶段,即便半导体产业的营收和利润仍然很低,但它依然处在补缺口阶段,远远没有触摸到天花板,有政策和资金的全方面扶持,整个产业形态仍旧处在襁褓之中。

再来看市场关心的泡沫是不是要破裂的问题。

对于国内来说,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下降12.8%,但是半导体产业销售额为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设计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1.6%,制造业同比增长18.2%,封装测试业同比增长7.1%。但是,国产化率虽然有所提高,却仍然只有26.41%。

对于国外来说,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9年中国半导体进口同比下降2.2%,出口同比增长20.1%。

以智能手机为例,2018年之前市场处在上升通道,泡沫虽然存在,但是非但不会破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手机厂商的发展,而到了2018年以后,无论是HTC、魅族、联想、美图、锤子、乐视、格力等品牌都日薄西山,甚至整个公司都被收购的。

所以,在一个持续高速增长且前景明朗的环境中,这种泡沫其实是被允许的,就拿最常规的市盈率来说,如果一个公司第二年的净利润翻倍,那么PE也就降了一半。

以中微公司为例,如今市盈率为800倍,净利润为1.88亿,如果2020年净利润增幅达100%,假设股价不变,那么PE也就降低到了400倍,而该公司过去几年净利润增速普遍超过100%的,2020年Q1在疫情影响下,增速仍然达到了89%。

进一步扩大来看,对于行业内大多数个股来说,在免税降费的政策扶持下,行业龙头年增长率达到100%并非高不可攀。根据wind数据显示,中信半导体指数55只成份股中,近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的公司达到11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达到了29家。

泡沫在左,补缺在右,市场真的给错了估值吗?

这意味着,只要持续三五年的高速增长,足够将一个科技公司的PE水平压到正常的估值范围内,泡沫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刺穿的,倒是更有可能被业绩一点点填满。

以8月18日上市的芯原股份为例,上市首日大涨近284%,市值最高超800亿,说明投资者对半导体行业的估值逻辑和价格仍然是认可的,也侧面证明了上述观点。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