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量子信息方兴未艾,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

2021-01-05 14:46
本来科技
关注

20世纪60年代,郭光灿在中科大修读无线电专业的时候,量子力学是基础课。当时全系参加量子力学这门课考试的有200多人,许多人考不及格。

郭光灿考了5分(满分)。

但是他还是不懂。“那个量子世界太神秘了,很陌生,但又很诱惑我。”从那时起,郭光灿就盘算着要研究量子科学。

“我这个人就是有这样的兴趣:我不了解的,就想弄明白。”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没人懂量子光学”

22岁那年,郭光灿赶上了“文-革”。那是他刚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第二个年头,一晃就是整整8年的青春。

30岁的他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在科研上本来就落后,不能再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做研究。

当时国内对激光的理论研究,大概分为全经典、半经典和全量子理论三种。当时看来,经典理论已经成熟,半经典也趋于完善,足以解释几乎所有的激光现象,都认为没必要再去搞量子。

所以当郭光灿决定要去研究“量子光学”的时候,听到的几乎都是反对和质疑声。

他也不知道,接下来的研究会是怎样的结果,前途如何,会给他带来什么。

也没想太多。“完全是一种好奇,我大概是国内第一个认为,这可能很有趣——我有对奥妙的追求。”

从头学起。他去旁听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听来听去,发现还是弄不清楚玄妙的“量子”。

1981年,通过公开考试选拔,郭光灿被公派到加拿大访问学习。到了多伦多大学他才发现,原来国际学术界开展量子光学研究已有20多年。

“应该让更多国人了解这个领域在国际上的情况。”郭光灿想。

1983年,第五届国际量子光学会议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召开。参加那次会议的中国人只有8名。七八个中国年轻人,血气方刚。当晚他们畅谈直至凌晨两点多。

聊什么呢?聊中国科研落后,甚至没人懂量子光学!他们觉得应该把祖国在量子光学领域的科研搞起来。

他们相约:谁先回国,谁就来组织国内的队伍。

1983年6月,在罗彻斯特大学参加国际量子光学会议的中国人合影(前排左一为郭光灿、左三为吴令安、后排左三为彭堃墀,照片由吴令安提供)

郭光灿先回国。第二年,郭光灿在安徽琅琊山醉翁亭,召集了全国量子光学会议,当时仅有50多人参加——大家是来瞧新鲜的。

郭光灿不馁:总算有人知道量子光学了。

“罗彻斯特聚会”的其他人也陆续回国。彭堃墀夫妇回国后在山西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量子光学实验平台,从事光场压缩态研究,后来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彭堃墀同郭光灿在科研上紧密合作,一个从事实验,一个从事理论,他们两人共同推动国内量子光学事业的发展,行内人戏称,“彭老师出钱,郭老师出力”。

另一位回国学者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吴令安——她是第一个在实验上研制成功光场压缩态的学者。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后,吴令安继续从事压缩态和量子密码的实验研究。

这都是后话。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