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量子信息方兴未艾,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

2021-01-05 14:46
本来科技
关注

他说:中国人必须在这个领域要有自己的声音。

这话落在郭光灿心窝里,眼眶一热。

彼时,恰逢香山会议五周年。在五周年大会上,会议主持人张焘邀请了18人做报告,前17人是教育部副部长、科学院副院长,是科技部官员、是院士,第18个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郭光灿。

他局促。张焘说,没关系,你这个领域有意思。

报告效果非常好——与会的大家从没有听过量子信息,听完郭光灿报告,大家很吃惊:还有这么个领域?

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白春礼问旁边的人:这人是谁?

截图自:香山科学会议年报(1998)当时白春礼主管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他找到郭光灿和他坐一起吃饭,边聊:你这个就是科学院搞“创新工程”要支持的内容。

量子信息实验室

关于支持,还有一个郭光灿津津乐道故事。

正当郭光灿为筹措经费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好朋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在一次聊天中无意中透露他一条“小道消息”——

1997年,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Steven Chu)获得诺贝尔奖,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作为嘉宾参加颁奖典礼。朱棣文在发言中讲“冷原子”时提到量子计算机。路甬祥听后记在了心里。

路甬祥回国以后就问,国内有谁在搞量子计算机?

有人告诉了他“郭光灿”的名字。

知晓此事后,郭光灿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他立即写信给路甬祥,说明研究量子计算机的重要性,提到了他在国际上的两个有一定影响工作,最后“希望科学院给我一些支持”。

那是1998年,他的两个基金都到期结题,按照当时的规则,要停一年才能申请新的基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郭光灿那一年“断了炊”,“一分钱都没了”。

路甬祥把这封信转到时任中科院高技术发展局局长桂文庄手里,批示桂“了解和处理”。

桂文庄当晚就到了中科大,住在中科大的专家楼给郭光灿打电话:“我是桂文庄,科学院过来的。你能不能来一下?”

听了郭光灿的介绍,有着马里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的桂文庄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新兴领域。事后他跟郭光灿推心置腹:我现在最大的权力,只能给你5万元的资助。

郭光灿兴高采烈:5万也好啊,这可是雪中送炭,起码能解燃眉之急。

但他得寸进尺:“可不可以给我们立个项目?”

没想到桂文庄考虑得更周全:“弄个项目做完就完了”,他建议郭光灿建一个实验室,“能够得到长期的支持”。

在桂文庄的支持下,郭光灿在中科大筹建了量子信息实验室。

1999年,桂文庄向路甬祥举荐,破格让郭光灿的校级实验室参加中科院信息领域的院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好的评估结果意味着更多的支持。

结果,量子信息实验室评得了第一名。

自此之后,这个实验室成了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每年可以获得350万元的科研经费。

“以前都搞理论,从那以后,我开始‘做实验’。”2002年,郭光灿课题组在中科大东西校区之间往返6.4公里光纤上,实现国内首次光纤量子密钥分配。

2003年,郭光灿课题组凭借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扎实的积累和丰硕的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奖。

“从此我们走上正轨了。”他说。

燃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其实自1998年开始,郭光灿就一直在申请973项目。他想:973项目瞄准的是“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而将来量子信息、量子密码都是国家需要的,应该得到资助。

然而第一年、第二年把材料送上去,杳无音讯。

后来才知道,他的申请根本就没有被讨论,因为当时专家组的部分专家认为,经典信息尚未研究清楚,搞什么量子信息?

直到2001年,当时国际上量子信息已经比较火了,国内也逐渐意识到其重要地位。郭光灿在第四次申请之后终于拿到了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

在历年申请973项目中,郭光灿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找个讨论的人都没有。他深知,这个领域太需要开拓。

拿下项目之后的郭光灿开始琢磨,该资助谁?

“其实一个国家在这个领域整体水平提高了,个人才能更高,没有这个背景,孤军奋战不会有大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

郭光灿说,“我就是要把国内整个领域带起来。”

他把国内“想要做的、有可能做的”主要队伍都拢了起来。1个973项目,8个课题,十几个单位,50多位研究人员,包含中科大、清华、北大、中科院物理所,正筹建的、原没有的,他全都拉进队伍。

5年后项目结题时,成绩斐然。

这成绩,不仅是取得一批研究成果,更在国内建立了若干科研阵地,尤其是培养了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郭光灿在实验室后来,该973项目中的4名课题组长成为院士:郭光灿、彭堃墀、孙昌璞、潘建伟;项目骨干杜江峰后来也评上了院士;其后被评为“杰青”的、成为973项目首席的也有十几个。

“这支队伍将在以后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郭光灿很满足:“如果当时就我一个队伍,别人都不发展,那也不会是现在这种局面。我现在很高兴看到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

*本文撰于2013年10月,首发于《中国科学报》 2013-10-15 第6版(当时有删减)。您看到的篇幅是未删减前的内容。在本次发布前,文章内容经过文内主要当事人审阅、增补。再次发布,仅为量子科技爱好者提供参考。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