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猴王”雷军和公敌小米

四、亲民机跑马圈地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鼎盛之夜的前夕。那一年,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出货量跃居第三;华为自研处理器开始见效,Mate7的成功打响了华为在高端市场的第一枪;小米成功把出货量蝉联多年榜首的三星拉了下来,以12.5%的市场占有率问鼎中原。

也是那一年,魅族、一加、锤子发起了对小米的第一次挑战。

2014年4月,一加推出了包括凯夫拉、竹子、babyskin等在内的各种后盖,直言“手感真TM爽”;

次月,锤子推出了荣获德国红点金奖的smartisanT1,号称要用出众的设计和交互改变世界,引领全球;

到了下半年的9月,一向高傲的主张“小而美”的魅族开启了双旗舰策略,首次将MX系列拉低到两千元之下,矛头直指小米的1999。

在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的浪潮之下,如何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了各个厂商的首要问题,于是中华酷联等传统厂商紧抱着运营商的大腿,靠着补贴疯狂走量;

之前表示只做高端手机的雷军,也拉下脸来在2013年成立子品牌红米,在千元机市场搅起价格战;哪怕是当年高高在上的三星和HTC也在多机型布局中低端市场。

2012年小米的出货量为719万,到了拓展低端市场的2013年,这一数字变成了1870万。虽然官方并未公布红米当年的销量,但根据小米2016年宣布红米三年来总销量达到了1.1亿来看,红米的销量占据了小米三年总销量的70%。

2014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是6000多万,而另外三家加起来不及它的零头。

穷则变,变则通。危机之下,魅族、一加、锤子也开启了自救之路。

首先是发力低端机,抢占智能机浪潮下最后的风口。

2015年初,魅族推出主打低端市场的品牌魅蓝,并且发布第一款手机,号称“青年良品”;

年中,向来不屑千元市场的老罗也架不住压力推出了子品牌“坚果”,喊出了那句响亮的标语“漂亮的不像实力派”;

年末,一加也发布了“千元旗舰”,一加X。刘作虎放言“要打造一台与红米完全不同的千元精品”。

然而从2015年起,低端机的风潮已经过去。手机行业的风口已经转向,在友商发力高端的同时更强调收入和盈亏,而不是像往年那样强调销量做规模,跑马圈地。

此时三家发力低端市场的后果是份额虽然有所发展,但换来的代价却是牺牲了单品利润。

五、战争从线上到线下

雷军曾劝解黄章开放投资,主持员工持股计划,这个道理黄章几年后才懂。而在这期间,原魅族副总裁莫翠天、马麟就因为股权问题离开了魅族。

2014年黄章出山,拿出20%个人股份启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次年阿里带着5.9亿美金入股魅族。

拿了投资,分了股权,有钱有干劲的魅族开始发力。2015年,魅族出货量突破2000万。

但由于其中一多半为利润较低的千元机,有些中低端产品在抛去营销和其他环节的费用后其实是亏损的。错失了低端机风口后,魅族虽然在2015年销量增长350%的情况下,但财报却显示亏损10.3亿。

过去只谈设计不注重供应链的罗永浩曾经认为小米每周限量发售是“耍猴式”营销,为此还批评过雷军。

只是老罗可能后来没想到,从T1到T2,最大的问题恰恰出现在供应链上。T1初期难产,导致大批用户退货,口碑销量双下滑;T2最初的代工厂中天信更是在其发布之前破产跑路。

2015年,一加在推出一加X之余,还兴冲冲在北京上海疯狂开设线下门店。刘作虎坦言,一加手机擅长产品,而产品只有在线下才能体验到,因此在一加手机诞生之后,不断加强线下渠道的铺设。

只不过刘作虎踏空了。

一加X高不成低不就的售价遭遇了市场打脸,而过高的门店成本也让一加45家店面在2016年纷纷关闭。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手机销售的主要渠道已经从线上转入线下,OV在当初逆势崛起的原因也是如此。

空荡荡的一加线下门店

一加线下失败真的正原因是产品不足,对于一年只有一到两款机型的一加来说,柜台上都空荡荡的线下店实在难以吸引用户体验。

而结合了智能家居+米家+手机的小米做起线下体验店来说则是水到渠成。雷军曾经宣称小米要在“三年国内开设1000家小米之家店”,而截至到今年年初,小米之家全国范围内门店数突破300家。

结语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魅族出货量为1600万部,一加出货量为370万部,锤子出货量为340万部。而小米在去年的出货量则是9800万部。

几年围剿下来,小米不但没死,反而涅槃灰烬之时即将上市。

当然还不能以过去论成败,正如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2018年4月,魅族发布了黄章出山后打造的新旗舰“魅族15”;

5月15日,锤子发布了让人“吓尿了”产品坚果R1;

5月17日,一加发布了被称作“西装暴徒”的一加6;

5月31日,小米隔代发布了新旗舰小米8。

顶着“猴王”桂冠的雷军能否成为真正的“齐天大圣”?似乎一场新的围剿即将打响……

作者:霍超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