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铁心“杀死”华为?
2014年,海思推出了自研四核处理器麒麟910。当年Q3,海思又大跨步地推出了八核处理器麒麟925,将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整合成了SoC芯片,并大幅度降低了功耗、改善了GPU图形处理单元,使得海思成功逼近了高通。
大屏、稳定、长续航,搭载这款芯片的华为首款高端机型Mate 7成了国货之光,深受军、政、企各界“成功人士”的喜爱。
麒麟芯片和华为手机终于实现了平衡,而不再是一个拖油瓶。集微网的创始人老杳曾评价称:过去的六年里, 前三年是华为手机拖着麒麟芯片走,后三年则相反。
根据华为公布的数据,在2008-2017这十年间,华为的研发投入高达4000亿元,其中芯片研发占40%,也就是超过1600亿元的投入。
15年,千亿级的投入,华为在半导体领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麒麟芯片已经登上行业的顶尖,实现了全球最领先的7nm制程,海思的布局也已延伸到5G、AI等尖端领域。
在ICinsghts发布的2019年Q1全球半导体市场报告中,海思以远高于其他竞对的营收增速快速上升到全球第14位,而在其前面的无一不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厂商。
面对战火,海思已经成为了华为的一柄利器,进可攻退可守,这也是华为如今敢于应战而不是直接“休克”的重要依仗之一。在前华为员工、老兵戴辉看来,从中兴事件爆发以来的13个月时间,已足够华为对此次危机作好准备。其中,系统芯片迭代更慢,海思完全可以保证华为系统芯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除了半导体,在谷歌“断供”之后,华为还祭出了雪藏已久的自研操作系统。
这款据传内部代号为“Project Z”、学名为“鸿蒙”的OS操作系统即将就位。余承东透露,华为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操作系统OS最快在今年秋天、最晚于明年春天面市。这套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和智能穿戴等设备,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所有Web应用。
而在美国市场之外,华为也在积极地争取欧洲市场。
华为驻欧盟代表刘康近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华为准备与欧洲成员国的政府、客户“签署无间谍协议”,保证其电信技术不被用于间谍活动,并表示,华为理解欧洲政府对安全问题的关切,准备“加倍努力”。
此前,华为还在英国、比利时设立了网络安全中心,让欧洲客户验证和核实华为设备,并展示华为的网络安全做法,向欧洲市场表现出了自己的最大诚意。
在向美国以外的市场释放诚意的同时,华为在供应链端也在不断积累替代方案,提高产业链的把控能力。
合纵连横,在制裁之下,华为正在亮剑。
终极风险
华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的身后是一批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供应商。
多年来,中国电子工业都处在“缺芯少屏”焦虑之中,而对芯片的重视,远远不够。
直到近几年,以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为代表的一批液晶面板生产商崛起,才打破了韩国的垄断,让中国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站稳了脚跟。虽然在高端OLED领域三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京东方已经在出货量上占据第一,并开始向高端屏幕冲击。
屏幕的突围,直接降低了智能手机、笔记本、显示器、液晶电视机等终端产品的成本,为“国货”行销全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中国有了国产屏,“缺芯”的窘迫更加明显。
半导体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入巨大,产业周期长,行业集中度高。在这一市场上,美国牢牢把控着高端核心技术,韩国三星和海力士也有中高端半导体的生产能力,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基本上只能生产中低端芯片。
虽然中国的芯片产业突破依然任重道远,但已有尖子生率先冲了出来。海思成了中国芯的代表,如今在5G芯片的竞争上,华为海思和高通已经形成了双强争霸的局面。
海思立起来了,但是华为并没有像三星那样进行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华为选择融入全球供应链大体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实现更高的效能。就像任正非在采访时所说的,在和平时期,华为的芯片采购都是“1+1”策略,一半来自美国,一半来自华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我们也能做美国芯片一样的芯片,但不等于说我们就不买了。”
如今,华为产品线分布广泛,它既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生产商,也是全球前三的手机厂商,同时,业务还覆盖半导体、服务器、终端、网络和云平台等多产业链关键节点和技术。
随着业务的不断外延,华为的供应商也已遍布全球。
在华为2018年首次公布的供应商名单上,共列了92家核心供应商,其中美国企业共有33家,以超过三分之一的数量占据了榜首,排名第二的中国大陆有25家供应商,日本有11家供应商排名第三。
从供应商的分布可以看出,华为对美国芯片、软件、集成电路、光通信等供应商依赖度很高。
例如,IC电子行业必备的设计工具软件EDA,其成熟的生产厂商全球就三家(Cadence、Mentor和Synopsys),均为美国公司,占据全球超过95%市场份额。
据国内EDA厂商工作人员透露,国内目前只能做到局部替代,而三大巨头基本上都能做,且各有各的长项,形成了一个整体包围的壁垒,“客户的平台不会全部采用我们的产品,这就会涉及数据的导入导出,我们可以借用美国的格式,但前提是他们开放接口。如果美国企业意识到中国企业的威胁,就会去设置障碍。”
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关键器件上也存在。
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徐涛认为,美国的射频芯片性能更好,如果不采用,手机信号收发能力会削弱,影响性能。此外,还必须正视和美国在部分高频高速和FPGA等关键器件性能上的差距。
华为对美国供应商的依赖确实存在,但硬币两面,许多美国企业也非常需要华为,华为已是它们几乎最大的客户和利润贡献者。
光纤通信零件制造商NeoPhotonic近一半营收来自华为;同时,华为还是光学元件供应商Lumentum Holdings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客户——中国不仅有华为,还有OPPO、VIVO、小米等一种终端厂商,在这样一个研发成本高昂、研发周期漫长的产业中,封锁中国等于就是封锁了全球40%的市场。
硬币的两面,共生共存。
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产业链紧密合作无疑是效率最高的多方共赢模式。
但此番的“强力截杀”,美国政府的禁令虽然相当重手打击了华为,但从长期来看,也必将驱动国内终端企业与中国半导体供应商更紧密的合作,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快速升级,加速核心器件全面国产化步伐。
在华为的供应商名单中,已可见国产化的趋势。
其中,中国大陆的25家供应商中,上市公司超过15家,包括从事手机组装的比亚迪;生产PCB板的生益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基站PCB);生产线缆、光纤的中利集团、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生产光模块的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生产显示面板的京东方、深天马;以及,生产连接件和其他模块的企业立讯精密(连接件)、歌尔股份(声学)、蓝思科技(前后盖及摄像头),欧菲光(摄像头、屏下指纹)。
根据业务市场不同,华为的硬件产品主要分为通信基站及光通信设备(运营商业务)、手机等消费电子(消费者业务)和服务器等(企业业务)三大类。
依据光大证券的研报划分,通信基站及光通信设备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基带处理器、FPGA、射频前端、AD\DA、DSP、功率器件、光模块等。其中,基带处理器华为可以实现供应,射频前端、DSP华为可实现部分供应。
手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射频前端、存储芯片、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显示屏等。其中,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华为可实现自供,图像传感器、显示屏可实现国产替代。
服务器核心零部件则主要包括CPU、存储芯片等。服务器与PC一样,英特尔和AMD的X86 CPU基本垄断了市场。
根据地歌网整理的公开资料,可见华为的大部分产品线所需进口的零部件均存在国产替代产品,但很多国产器件的性能暂时无法达到华为现有的“一流”供应商,少部分产品只能在低端市场或者部分环节实现替代。
面对这样的产业现状,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认为,国际合作是必需的,“因为我们在这些技术领域差距太大,假如说全部要自己做,短期之内是不行的。而且产业是不能停顿的,比如说你要再等二三十年,这二三十年人家也在进步。所以我们要做比较先进的产品,还是要跟国际合作,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对国外的依赖性。”
所以,尽管华为祭出了“备胎”计划,但是我们并不能低估美国供应商对华为的重要贡献,和其所把控的关键元器件断供所带来的影响。更何况,受实体清单影响的不仅华为中国总部,还包括了所有和华为相关的70家隶属公司。
相比元器件,更危险的是顶层知识产权的切断。
ARM的“断供”便是一次上游产业链切断的重大危机。如果说,谷歌的安卓系统断供,华为尚且可以拿出一套新的操作系统。那么,ARM断供如果持续,对于华为来说,将要面对的就是断崖式的下跌。
在PC时代,英特尔提出了PC芯片的X86架构,从此几乎垄断电脑芯片市场。同一时期,英国芯片制造商ARM也提出了一种体积更小、能耗更小的芯片架构。然而,在PC时代,性能不足的ARM架构并无用武之地。
随着移联网时代的到来,ARM架构成了手机芯片的首选。如今,全球99%的智能手机都在使用 ARM 架构芯片。无论是苹果A系列、高通骁龙、三星Exynos还是海思麒麟,其芯片设计都是在ARM指令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决定了处理器如何处理命令。此外,ARM架构车载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上的市场份额也分别超过了95%和90%。
“ARM是华为智能手机芯片设计的基础,所以这对华为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在ARM宣布暂停与华为的业务之后,市场研究机构 CCS Insight 分析师 Geoff Blaber 如此评价道。
之所以说“不可逾越”,是因为此前外界对于华为所有芯片Plan B计划的猜测,其实都是建立在ARM不会对华为断供的前提之上。比如,考虑到英特尔可能会跟进对华为“断供”服务器芯片,有评论称华为有自研服务器芯片可供替代。然而,这个自研服务器芯片,采用的正是ARM架构。
但眼下并没有到弹尽粮绝的地步。
华为已于今年1月,购买了ARM 指令集 ARM V8 的永久授权,但只限于该型号的架构。华为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和生产现有的智能手机芯片,比如麒麟 980,也有消息人士称华为即将推出的麒麟 985 也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也有分析称,华为或许有能力对ARM架构进行扩展,定义指令集后自研执行单元和流水线路径。
ARM的影响力不容低估,但ARM也绝不是神。
崛起于X86和mips之后的ARM是在抓住移联网的机会后逐渐占领了市场。正是英特尔的高傲和市场的空白给了ARM机会,才有了如今成为芯片设计大底层的ARM。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排他”的ARM也正在给后来者机会。
技术与市场相辅相成:技术需要有用武之地,而市场需要技术壁垒的保护。ARM正在腾出市场空间,那么中国企业的技术是否能跟上?
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们要看到,中国科技产业真正的痛点正是任正非所说的基础学科,它所代表的往往是最上游、最尖端的研发能力。无论是产业技术还是知识产权,中国企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ARM的断供对华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它代表着非美国本土的企业也有可能因为“包含美国原产技术”而对华为断供。
5月23日,《日本产经新闻》和路透社报道称日本松下将停止与华为进行交易,不过松下随后辟谣称将继续与华为合作。然而,空穴来风,其必有因,权威媒体的报道被推翻的背后,暗藏着瞬息万变的博弈格局。
再比如,台积电作为美国各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的代工商,必然也会涉及“美国原产技术”,在美国政府的施压之下,其可能出现的摇摆也是一颗颇具威胁的地雷。
最令人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在两个大国“掰手腕”的角力之下,华为最大的危机并不来自于美国政府的定点打击,而是来自于美国“朋友圈”的集体围剿。
毫无疑问,禁令若持续进行下去,将会是华为的劫难。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