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生病的校企:紫光破产重组后如何重生?

2021-08-03 08:50
商界杂志
关注

锐公司(ID:shangjiezz)报道

作者/ 周慧娴

清华紫光目前还死不了。

近来有关紫光集团濒临破产的消息甚嚣尘上。这还要从紫光集团发布的一则重大公告说起。公告显示,公司收到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发来的《通知书》,有债权人以紫光集团资不抵债为由,申请对其破产重整。

不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直呼出身清华、市值3000亿元的半导体芯片巨头即将轰然倒下。

其实不然。但作为中国最牛的校企,紫光走到如今的地步,诚然自身已经生了病。而紫光不是个例,走在时代浪尖的校企们或多或少都有问题。

被破产的真相

紫光集团此次纯属“破产乌龙”,从公告来看,集团本身并没有开启破产重整程序,而是因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并且缺乏清偿能力,在公司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的条件下,债主向法院提出了申请。

在债主提交申请后,法院将对紫光的债务违约、资产情况进行审查,最后决定是否对其进行破产重整。

实事上,紫光正沐浴在前所未有的荣光中:旗下上市公司之一紫光国微,7月初市值才突破千亿元,创下新高;《中国手机通信产业数据观察报告》数据显示,5月紫光展锐首次进入中国手机处理器芯片市场前五,同比增长超 6000%;其投资创立的、被誉为中国最有可能撼动存储芯片传统强国日韩地位的长江存储仍是国家扶植发展存储器指标厂……

如此优秀的紫光集团为何会因无力偿负债被债主告上法院?其负债大都是因公司发行债券所致。根据Wind数据,紫光集团当前违约本息共计约68.83亿元。今年12月底,紫光集团还有一支13亿元规模的债券即将到期。

那紫光集团发债筹募资金的目的何在?都被紫光用来疯狂并购了。

紫光从2013年开始,集团就在并购的道路上疯狂前行。短短6年时间,紫光集团及下属企业先后对20多家企业发起了并购要约,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

和那些通过并购盲目扩张、增加产品赛道的公司不同。一直以来,紫光的目标都锁定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这些企业都可以完全融合到集团的半导体芯片业务和云网业务中,实现协同发展,最终成为紫光的优质资产,与近年来频繁爆雷的其他企业有着本质区别。

上文中提到的国微前身是被誉为欧洲内存芯片之光的奇梦达,曾经是全球第二大的DRAM公司,先是被浪潮收购,后又被转售给紫光;展讯则是由留美中国科技人员团队创建的手机芯片研发公司,曾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被紫光收购。

为支付并购巨款,紫光从此四处举债,再加上其负债期限多为“短贷长投”,流动资金严重吃紧,短期内很难周转出资金还债。要是紫光集团还能继续通过发布债券募集资金的方式融资填补之前的资金空缺、“拆东墙补西墙”,债权人也不会对其对簿公堂。

好巧不巧,近来外部融资环境趋紧,紫光发行债券募资的方式也遇到了困难。最终,债权人选择向法院提起了对紫光的破产重组。

不死的紫光

只有那些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司才会迎来法院破产的审判。而半导体行业的龙头地位是紫光的砝码,我国对半导体行业极为重视,对于这样明显有挽救价值,并且业务良好的企业,一般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进行重组,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

7月20日,紫光集团管理人发布公告,表示要引入战略投资者整体承接紫光集团核心产业。而只有过去一年中至少拥有500亿元人民币的总资产或拥有200亿元人民币的最低净资产的“无敌航母”才有接盘紫光的权利。

接盘紫光,对于超级公司而言诱惑力不小。有知情人士坦言:“保守估计,紫光集团所孵化并持有的优质高科技企业的股权价值远远高于当前存量负债。重整实施完毕后,紫光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将得到调整、运营负担减轻、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有望实现涅槃重生。”

有消息称,阿里巴巴与几家由政府支持的企业,正在考虑收购紫光股份的股权,出价可能高达人民币500亿元。除此之外,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北京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JAC Capital)等也都有意竞购。

紫光改姓后,其主攻半导体芯片产业的航向是否将偏离?

与紫光并肩的另一大校企北大方正不久之前,才走过相同的轨迹。2020年2月,北京银行以北大方正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不具备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重整北大方正。最终平安接盘破产重组的方正。至此,北大方正满血复活。

随后中国平安表示,新方正集团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后,公司将做好投资后管理,发挥公司多方位优势,推动新方正集团聚集医疗健康等核心业务发展,实现业务升级、经营提效和资产增值,改善经营业绩。

不过笔者认为紫光脱离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可能性不大。

北大方正在破产重组之前,也曾疯狂扩张。不同于紫光围绕核心业务进行并购的思路,方正横冲直撞。收购浙江证券,参股成都商业银行,全资收购苏钢集团,入主西南合成药厂等等,章法混乱。

因而平安集团找不到方正的产业重点,只能从集团本身最擅长的医疗健康产业入手。反观紫光,半导体芯片的核心产业技术优势很明显,贸然放弃这一香饽饽并不理智。不过,半导体行业需要持续不断地大量资金投入,这也对新的战略投资者的资金规模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紫光债务问题也没有对其子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紫光集团旗下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等核心子公司仅仅坦言如紫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重整方案将可能对本公司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

那么紫光就高枕无忧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