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华为海思OLED驱动IC将明年上半年量产 产能或20-30万颗/月
近年来,随着国内面板厂商的持续发力,我国OLED 面板在技术和商业化上均取得了明显进步,市场份额也实现逐年提升,而对于国产厂商而言,目前正在要做的是,打破对OLED驱动IC过度依赖进口的情况。
最新消息显示,华为海思自研的首款OLED驱动芯片已进入试产阶段,有消息人士透露,华为海思OLED驱动IC将于明年上半年量产,产能约20-30万颗/月。
据集微网报道称,华为海思自研的首款 OLED驱动芯片已于2020年完成流片,目前进入到了试产阶段,很快可以正式向供应商交付,华为自家旗下的产品也有望采用。
对此,业内人士求证得知,“华为海思OLED驱动芯片将在中国大陆某家代工厂40nm产线投产,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产能约20-30万颗/月”。这也侧面证实了试产这一说法。
对于OLED 驱动IC投产是否会受美国方面的限制,上述人士称“目前没有限制”,而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听说已经得到美国的允许”。
“华为产能较小主要晶圆代工厂 40nm产能释放太少。”上述人士补充道,目前只有三星、台积电、联电几家公司代工,且OLED驱动芯片主要采用40nm/28nm工艺,在晶圆产能紧缺的背景下,OLED驱动IC产能也受到限制。
“除了产能紧张之外,还主要是华为这个客户不确定性太强。”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华为不仅面临产能问题,还面临着市场竞争的问题。即使能够成功量产,其竞争力还是比较弱的。”
不过,其也认为,华为切入OLED驱动IC领域,则有望打破国际厂商的垄断,加速驱动芯片国产化,有利于保障供应链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华为、中颖电子、集创北方等厂商走自研这条路外,我国其他企业也正在通过收购的方式,力争打破我国在OLED驱动IC领域的劣势。
OLED驱动IC作为OLED屏的“中枢神经”,其对电流的控制能力显著影响成像质量,其所能支持的像素分辨率、接口类型和其他性能指标也决定了OLED显示屏的应用场景。
来源:快科技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