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归国,华为未来将如何“求生存”?
在孟晚舟重回故土之际,华为面临的挑战还远远没有结束。在徐直军眼中,华为尚处在“求生存”的阶段。
雷达财经出品 文|张凯旌 编|深海
“灯塔在守候,晚舟早归航。”9月25日,被加拿大拘押1028天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长女、现任华为副董事长、CFO孟晚舟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有关孟晚舟的故事,外界早已耳熟能详。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被边检带走,拉开了一场旷日持久诉讼战的大幕,与此同时,华为5G网络在多个国家的建设被禁止,美国更是一再对华为施加严厉制裁,致使华为各项业务损失惨重。
“这是一起由美国一手策划、加拿大帮助实施的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对孟晚舟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目的是打压中国高技术企业、阻挠中国科技发展,其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新华社评论称。
不过,华为也并未坐以待毙。公司不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切割了荣耀业务,更是在投资、鸿蒙系统、云、造车业务等方面全力出击。孟晚舟归国的同日,华为连续第六年荣登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昭示了公司深厚的家底。
尽管如此,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9月24日晚的媒体沟通会上,依然将当下视为“求生存”的阶段。
而从华为受制裁后的转变来看,这也将是公司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
孟晚舟被拘禁的1028天,华为高速增长戛然而止
近三年,华为整体的业绩增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其中智能手机业务受到美国一系列禁令的打压尤为严重。
孟晚舟被“限制自由”的2018年,对于华为来说,本是历史性的一年。
当年第二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厂商总出货量同比下滑1.8%的情况下,华为手机实现了5420万台的出货量,市场份额达15.8%,创历史新高。而这一成绩也让华为完成了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对苹果的首次超越,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榜中仅次于三星,高居第二。
这也正应了2016年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的“豪言”,彼时余承东曾表示,华为有信心在三年内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很快就可以将7.3%的市占率翻至15%。
2018年年底,华为手机出货量超2亿,其推出的p20系列、mate20系列均已经成为了打响市场的亮眼产品,公司也被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体现在年报中,华为2018年营收7212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包含手机销售的消费者业务收入同比增45.1%,是公司第一大业务,占总营收的48.4%。
但此时,隐患已经埋下。在孟晚舟被拘禁前,华为已经失去了AT&T订单,美国百货连锁品牌百思买也停止了对华为手机的销售。
此外,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更是同美国政府一道封杀华为,纷纷宣布不再采购华为的5G网核心设备。日本也以“防止泄露敏感数据”为由,将华为、中兴列入禁令名单。
而在孟晚舟与加拿大政府对峙的过程中,美国商务部还在不断升级对华为的制裁。其先是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向华为出售元器件;一年后又封杀了华为获取在美国境内外开发和生产的美国技术和软件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包括台积电在内,只要在供应链中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就将无法为华为提供产品及服务。受此影响,华为的麒麟芯片和5G手机遭遇重创。
不过,美国的打压并非一蹴而就,这给了华为一段缓冲期,公司也成功在此阶段实现了业绩的逆势上扬。
2019年,IDC数据表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但华为的同比增速仍远超三星、苹果、小米等企业,坐稳全球出货量第二的同时,也将消费者业务的营收提升至4673亿元,并借此让总营收同比增长19.1%。
2020年二季度,华为甚至在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5%的情况下,超越三星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厂商。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公司手机的海外出货量已经出现了同比下降,徐直军透露,受实体清单影响,当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在海外市场至少损失100亿美元。而净利润5.6%的增幅,也远小于过去5年14%的平均增速。
2020年,华为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8%、3.2%,增速大幅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也创下了7年来的最低值。2021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更是同比下滑29%,其中消费者业务重挫46%,净利润也同比下降25%。
另据IDC数据,2020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89亿台,同比减少21.5%。
情急之下,华为出于自救的考虑,将旗下荣耀业务整体资产打包出售给了深圳国资和30多家代理商、经销商;市场上甚至一度传出华为要出售高端产品线P和Mate系列的消息。
“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也不会出售。”9月24日的一场媒体会上,徐直军再次代表华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其也坦承,“大家想买5G手机基本上买不到了,等几年看看我们能不能达成这个目标,当然很艰难,但是至少要有梦想。”
压迫下的变革
事实上,受到影响的不只有华为的手机业务。
根据公司官网,华为对自身的定义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从历年的年报来看,华为目前的营收主要由ICT基础设施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又包括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
具体而言,手机、平板、PC及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电子产品即为消费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ICT基础设施业务则是围绕信息的分发、交互、传送、处理和存储,为运营商客户和政企客户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
2021年上半年,华为运营商业务营收同样出现同比下滑,幅度达14.3%。一个不好的消息是,这部分业务对国内的依赖正在加重。
由于除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外,目前包括巴西、印度等在内的一众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跟进将华为剔除5G网络建设,华为在全球的通信设备市场份额正呈现显著的下滑趋势。
而徐直军之所以还能对运营商业务的稳健增长有信心,得益于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强力支持。据了解,中国移动+广电及中国联通+电信的5G网络三期建设集采,都给了华为超50%的份额。
不过目前美国方面仍明确拒绝华为任何5G相关技术的进口审批,这也使得一旦华为现有的芯片储备用光,未来将存在出现基站芯片荒的可能。虽然基站芯片要求制程低于手机,但以国内目前的产业链水平,想要在兼顾其他行业的同时完全自主供应华为的芯片需求,还为时尚早。
芯片断供影响的还有华为的服务器产品线。徐直军近日亲承,华为x86服务器业务正在与潜在的投资者接触,这也与此前服务器产品线将被出售的消息相贴合。
有关华为的这部分业务,IDC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全球服务器营收排名中,华为和联想并列第五,按出货量来讲,华为排在第四;而在2021年一季度,华为的服务器营收已跌出前五。
多重困境下,华为自身也被激发出了新的潜能。
2019年,华为鸿蒙系统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同年,华为将欧拉项目开源,这是一款任正非称之为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和生态底座,被视为与鸿蒙同等重要,也将用于解决华为缺芯困境中的方向问题。
依然是在2019年,华为打破“不投供应商”的规则,注册成立了哈勃投资,开始在半导体产业链上进行大规模投资。目前,哈勃投资刚成立时投的思瑞浦已经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按照当下市值计算,哈勃近两年的投资回报高达35倍。
除了思瑞浦,哈勃投资的多个项目正在密集IPO。天眼查显示,哈勃投资目前已直接参投了49家公司,注册资本也从最初的5亿元涨至30亿元,其还在不断通过合作设立下属投资平台,以期持续在半导体领域加码。
而在2021年华为陆续推出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IoT产品中,包括显示屏、存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均已替换为国内厂商。
可以说,美国的封锁间接推动了相关领域国产替代化的加速。正如孟晚舟被拘禁期间,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称:“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积极投资“未来”
不过,在孟晚舟重回故土之际,华为面临的挑战还远远没有结束。在徐直军眼中,华为尚处在“求生存”的阶段。
2021年4月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曾透露,在公司面向未来的五大战略举措中,“优化产业组合,增强产业韧性,尤其是增强软件能力、加强先进工艺弱相关产业投资和智能汽车部件产业投资”被列入首要位置。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在芯片断供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华为希望通过提升软件业务来减少对芯片的依赖,其针对鸿蒙、欧拉系统的布局,以及云业务的频繁调整均有此意。
Gartner数据显示,2020年华为在云业务方面提升显著。其中公司在IaaS领域实现营收26.7亿美元,同比增长202.8%;在全球IaaS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为4.2%,同比提升2.3%,位居中国第二,首次进入全球IaaS厂商前五,在主流云厂商中增速最快。
另据华为方面数据,自6月2日鸿蒙OS 2正式植入手机以来,至9月12日升级用户数已突破1亿,9月23日更是突破1.2亿,平均每天超100万用户升级鸿蒙。
虽然这个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安卓和iOS当年的成绩,但是按照16%的生死线市占率目标,鸿蒙仍需大量的设备接入。
从国际市场上来看,苹果、三星自不用说,目前小米、OPPO、vivo三大国产手机厂商亦不支持鸿蒙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华为过去的市场存量以及新产品提升鸿蒙市场占有率,从而与霸占市场许久的安卓与iOS分庭抗礼,显然有着不小的难度。
而在面向C端的鸿蒙系统用户过亿的同时,华为还于9月25日的全联接大会上,推出了面向B端的欧拉系统。
据悉,欧拉系统在开源之后,面向的是客户是企业级别的通用服务器平台。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欧拉是目前市面上安全度最高的一款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入侵、窃听等各种安全问题,能有效推动华为云业务的发展。
除此之外,华为在基础操作系统上的布局,还要再加上9月14日推出的,面向矿井设备的矿鸿操作系统。在华为煤矿军团董事长邹志磊看来,矿鸿构建了矿山统一接口、统一数据格式的底座,将为矿山智能化奠定基础。
造车也是华为坚定看好的方向之一。按照公司规划,未来华为汽车智能业务将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解决方案领域,与国内外汽车厂商进行深入合作。
2021年上半年,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Huawei Inside)版高调上市,赛力斯SF5则开进了华为线下展厅。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鸿蒙、欧拉、矿鸿,还是华为汽车智能解决方案,在商业化方面的进展都还需要时间来推动,距离扛起因美国的“围追堵截”而失去的市场份额,尚有一定差距。
有分析认为,无论是云业务,还是车联网业务,均显示华为在积极布局未来。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