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重磅!SK海力士或收购ARM

韩国芯片巨头SK海力士表示,正考虑加入一个财团以共同投资收购英国芯片制造商ARM

3月30日,SK海力士CEO朴正浩在一次简报会上说:“我们正在考虑与其他公司共同投资ARM。ARM在国际半导体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个生态系统将不允许单一实体充分享受收购带来的好处。”

值得注意的是,朴正浩所提到的并非是由SK海力士独自进行收购,而是可能与战略合作伙伴组成一个财团来共同收购ARM。他认为,“我不相信ARM是可以被一家公司所收购的。”

SK海力士正大举推进芯片业务

笔者注意到,在传出SK海力士欲收购ARM消息之前,韩国政府批准SK海力士继续收购当地晶圆代工厂商Key Foundry。

据了解,SK海力士在去年10月宣布以5758亿韩元(折合人民币30亿元)买断Key Foundry这家8寸晶圆代工厂所有股份。Key Foundry坐落于韩国清州市,拥有适合半导体多样化生产的8寸晶圆机台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IC、显示驱动IC微控制器等半导体产品。

对于批准SK海力士收购Key Foundry一事,韩国政府方面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双方业务重叠的市场占有率在当地为5%左右,至于全球来说更只有1%,所以这桩收购案无碍市场竞争,所以才同意并购方案。

不过光得到韩国政府的许可还不够,这笔半导体并购案还须包括中国等其它主要国家,看有否涉及反垄断不公平竞争之后,才能算大功告成。

值得注意的是,SK海力士旗下有一家子公司SK hynix system IC,其产能与Key Foundry不相上下,这次又为何要耗费巨资收购Key Foundry呢?据悉,SK海力士此举试图通过收购Key Foundry来增加其非记忆体业务的市场占有率,SK海力士向来以记忆体产品见长,而其非记忆以及晶圆代工事业仅仅占总营收的2%。一旦SK海力士收购Key Foundry成功,那么芯片代工产量至少能再多出1倍左右。

另一方面,SK海力士在2021年就表示会通过收购来增加8寸晶圆代工产能,虽然8寸晶圆技术含量较低,但该晶圆芯片主要用于互联网以及车用晶片等,所以目前普遍吃紧。

除了这一好消息以外,SK海力士在去年年底还得到了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允许,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NAND(非易失性存储)闪存及SSD(固态硬盘)业务。

在获得所有的8个不同司法辖区的反垄断机构批准后,SK海力士将向英特尔支付70亿美元,购买包括英特尔位于中国大连的工厂在内的NAND闪存业务。交易在2025年3月份完成后,SK海力士会向英特尔支付剩余的20亿美元,购买剩下的资产。在此期间,英特尔的工厂会继续正常生产,直到合同最终完成。

作为SK海力士有史以来最大并购案,收购英特尔NAND(非易失性存储)闪存及SSD(固态硬盘)业务能进一步帮助巩固其在NAND内存市场上的地位,距离三星电子的头名位置也能更进一步。

作为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在DRAM和NAND闪存方面都有着可观的市场份额,如果能参与投资ARM,也有利于他们扩展业务范围,在全球芯片生态系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三巨头接连“出击”,ARM到底有何魔力

SK海力士并不是唯一一家有兴趣参与投资ARM的芯片厂商。今年早些时候,有外媒报道称英伟达正在逐步放弃收购交易,主要原因是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一系列监管和反垄断问题。此外软银集团和ARM有权保留英伟达签署协议时支付的20亿美元,其中包括12.5亿美元的分手费。

早在2020年9月时,英伟达就宣布了这项收购,但同时也引发监管机构和芯片行业的重点关注。据悉,包括高通微软、英特尔和亚马逊在内的科技巨头均向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提供了资料表示反对。

据知情人士透露,屈服于监管机构的反对,英伟达将放弃从软银集团手中收购ARM的计划,结束了这笔本来可能成为芯片行业最大的一笔交易。随着交易失败,软银现在又回到了之前的IPO计划,不过这一路线为ARM带来的回报将远不如收购。

就在今年2月,又有一个美企巨头不顾英伟达的前车之鉴,表达出想要继续收购ARM的想法,这家企业就是英特尔。英特尔CEO基辛格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若有财团收购ARM公司,英特尔也将参与其中。

此前在英伟达提议从软银手中收购ARM的时候,英特尔就表示其就有考虑过想要组建一个财团拿下ARM。考虑到软银已经启动ARM上市计划,即便没有财团参与收购ARM,未来英特尔也能通过入股的方式成为ARM的股东之一。

显然,先有英伟达后有英特尔,如今又引来SK海力士,ARM无疑是当今半导体业界最为抢手企业之一,那么这家公司到底有何魔力,能接连收到三大半导体巨头的青睐呢?

众所周知,不管是英伟达还是英特尔、SK海力士,他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都不低,尤其是英特尔手中还掌握了X86架构,几乎垄断了PC芯片架构市场。

从业务和体量上来说,ARM距离英伟达、英特尔、SK海力士也有一定距离,但ARM最强悍的一点在于其掌握了移动芯片最底层的技术,以低功耗著称的ARM指令集架构备受行业青睐,是当下移动芯片领域最主流的架构,苹果、高通、三星、谷歌联发科以及华为等知名芯片设计公司,基本都采用了ARM架构。

此外,ARM架构还大有朝着桌面、服务器芯片扩展之势,其发展前景、潜力十分巨大,在国际市场间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由于ARM架构在现阶段的不可替代性,造就了其在半导体芯片市场中极其庞大的影响力,相信也正是因此吸引了英伟达、英特尔和SK海力士。

英伟达收购ARM失败之际,英特尔/SK海力士此番接棒态势能取得成功吗?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英伟达之所以失败,就是卡在各大国际监管机构上,英伟达自身虽然实力强劲又有钱,但到最后花费了一年多时间终究也是打水漂,让软银“含泪”拿到了天价“分手费”。

实际上收购ARM不管是哪个企业可能都很难成功,毕竟ARM架构当下是很多企业在研发芯片中使用的架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英特尔本身就掌握了X86架构,如果再拿下ARM,岂不是等于直接垄断了全球芯片架构市场。所以在当下这样严格的监管下,在英伟达都失败的前提下,不管是英特尔还是SK海力士想组财团成功收购ARM,恐怕只会更困难。

跨国半导体收购难上加难

跨国收购本就有难度,更何况是当前各国普遍重视的半导体产业。

此前,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晶圆厂环球晶圆收购排名第四的德国世创一案,因未能在1月31日截止期限前得到德国监管机构批准而泡汤。

去年,智路资本收购美格纳半导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的无条件批准,审结时间为2021年6月21日。然而在年底时,由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介入,美格纳半导体最终无奈宣布终止智路资本对其的收购交易。根据协议,智路资本向美格纳半导体支付分手费7020万美元,占交易金额的5.01%。

可以看到,近年来美国率先通过芯片法案并宣布拨款520亿美元扶持半导体企业;欧盟宣布到2030年投入450亿欧元用于半导体相关产业;中国、日本、韩国也相继加大对于本土芯片产业的投资力度,在当前缺芯大环境下,谁不把本土芯片产业当块宝呢?更别提跨国之间的半导体行业收并购案例,尤其是规模较大、涉及产业上游的交易。

显然,在疫情之后全球供应紧张,面对芯片供应短缺的现状,任谁都不想在芯片问题上受制于人。芯片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各个国家的战略层面,这场激烈的芯片保卫战也只会愈演愈烈。

全球裁员、出售中国部门?ARM下一步怎么走

在英伟达收购失败后,软银集团曾表示,将寻求推动ARM上市,有可能在美国进行首次IPO。早些时候有媒体报道称,随着ARM即将上市,该公司将在美国和英国裁员约千名员工以削减企业支出。

ARM在声明中称:“与其他公司一样,ARM也在不断审查商业计划,确保公司在市场机遇和成本约束之间取得合理平衡。不幸的是,这次裁员计划涉及ARM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员工。”据悉,ARM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到15%,涉及大约1000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在英国和美国工作的员工,不过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员基本不会影响到工程师。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法卖给英伟达了,总之一方面软银通过将ARM上市以便于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股票来兑现其投资,另一方面采取全球大裁员的“下策”来省钱。

而ARM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也在在一封内部电子邮件中表示:“这次裁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时刻。所以我想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中获得成功,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成本以及我们在哪些方面进行更严格的控制。我们需要对成本和投资方向上的事务更加谨慎。为了保持竞争力,我们需要去除重复工作,因为我们现在是一支军队。要停止那些对我们未来的成功不再重要的工作,并思考我们完成工作的方式。至关重要的是,要专注于那些能够推动战略发展的活动。”

笔者注意到,就在这两天,又有消息传出ARM近期计划将所持有的安谋中国股份转让给软银旗下的一个特殊目的公司(SPV),以便加快自身在纽约的上市进程。如果ARM想要尽快启动IPO,那么必须要解决与其中国合资公司安谋科技的关系。

众所周知,2020年ARM与安谋科技曾出现“一波多折”的反转大瓜。ARM与其中国合伙人厚朴投资联合发表声明称,调查发现安谋中国CEO兼董事长吴雄昂的行为“危害到了安谋中国的发展、公司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故作出决议,罢免吴雄昂CEO兼董事长一职;但安谋中国第二天就指出公司并未召开符合程序的董事会会议,也并未产生有效的导致人事变动的法律文件;2020年11月,吴雄昂本人公开发声称,ARM和厚朴投资无权罢免自己的CEO及董事长职务,自己对于公司的控制合理合法。当然,关于ARM与安谋科技之间的纠纷,由于双方并未“对簿公堂”,所以真相到底是什么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ARM是否真的会考虑在近期将所持有的安谋中国股份进行出售。

就在近期,因俄乌战争最终站队“断供”俄罗斯的行为让ARM这家素来中立的企业,品牌形象受到不少负面打击。业内猜测,在失去俄罗斯这一市场后ARM更加不可能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这种局势下ARM选择将所持有的安谋中国股份转让的举措,似乎是ARM对于目前安谋中国实控者吴雄昂的一种让步。这样不仅能维持ARM架构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还能继续获得授权许可收入,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说到最后,跨国并购依然是难题,ARM能成功出售给几家半导体巨头的希望实在过于渺茫。但软银集团希望尽早推进ARM的IPO进程反倒是最有可能实现的。

据悉,软银希望ARM公司IPO估值至少达到600亿美元,并且ARM将会在2023年3月之前完成IPO。而处理IPO的投资阵容尚未确定,除了选择高盛集团作为ARM首次公开募股的主承销商外,摩根大通、瑞穗金融集团以及有更多银行都有可能加入。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