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上调6000元!逆势涨价背后,比亚迪2023年产能将达300万辆?
最近比亚迪有点火,除了节节攀升的销量之外,“逆势”涨价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11月23日晚,比亚迪在官网发布了《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称公司将对王朝、海洋、腾势等相关新能源车型的指导价格进行调整,价格上调幅度为2000元到6000元不等,不过在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将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随着涨价公告的披露,比亚迪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毕竟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甚至连国际巨头特斯拉都不得不降价促销,但比亚迪却选择了涨价,可谓相当“霸气”。
对于比亚迪为何选择“逆势”涨价,市场上的分析有很多,许多媒体认为这是为了提高利润,但侃见财经在分析后发现,比亚迪的涨价更多是为了未来的订单作考虑。
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企,今年比亚迪的订单虽然非常多,但其产能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媒体统计,2023年比亚迪的产能最高可达300万辆,未来将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从种种迹象来看,比亚迪这一轮“逆势”涨价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家新晋的新能源汽车巨头背后,其实也有许多未被看见的压力。
“逆势”涨价
毫无疑问,选择在此时涨价的比亚迪,已经成为众多车企中的一股“逆流”。
根据媒体统计,近期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开始降价促销,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特斯拉。
在今年的10月,面对巨大的交付量压力,特斯拉中国宣布,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在售Model 3及Model Y全系车型降价,降价幅度为1.4万-3.7万元;而到了11月8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又发布消息称,现车限时提车保险补贴方案上线。
为了完成年度150万辆的交付目标,特斯拉短时间内连续降价,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了。
除了特斯拉之外,华为的问界系列、造车新势力中的小鹏汽车甚至奔驰都进行了降价促销,像华为的问界,原先需要加收6000元才可选配的外观颜色、内饰颜色等四种设施现在全部限时免费,若再加上赠送的保险,购买一辆问界系列车型最高可获得3.2万元的优惠。
很显然,面对如今竞争十分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即便是有很强产品竞争力的车企,都不得不选择降价促销,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选择涨价的比亚迪才成为了一股“逆流”。
而对于比亚迪而言,此时选择涨价的原因或许有两点——第一是为了保住手中的订单,第二则是在政策补贴到来之前,再“收割”一轮订单。
根据王传福此前在电话会议上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份,比亚迪在手订单尚有70万辆,新车交付周期也长达4至5个月。虽然订单非常多,但面对对手的降价促销,再加上自身超长的等待周期,难免会有消费者转投其他车企,而涨价则能很好地保住这些在手的订单。
此外,国家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政策将在2022年12月31日终止,面对即将到期的“国补政策”,比亚迪此时选择涨价也是合情合理,更能促使那些观望的消费者下单,最后再“收割”一轮订单。
其实,除了“国补政策”到期之外,上海不再发放绿牌的政策对比亚迪的影响更大。
根据上海此前出台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显示,从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插电混动汽车的,不再发放专用牌照。虽然目前插混汽车不再发放专用牌照只在上海实施,但上海作为先行城市,该政策未来非常有可能会推广到其他限购的城市。
从销售数据来看,插电混动车型在比亚迪销售的车型中占据大头,例如在10月份,比亚迪的DM混动车型当月销量为114361辆,EV纯电车型的销量为103157辆,若以后真的没有了“绿牌”的支持,比亚迪的DM混动车型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很显然,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比亚迪自然也希望在确定的时间里“收割”更多的订单。
产能过剩是否会过剩?
除了上面提到两个原因之外,产能过剩的焦虑也许是促成比亚迪涨价的另一原因。
或许很多人会感到疑惑——在上面的内容里提到,截至10月比亚迪在手订单高达70万,提车等待周期长达4至5个月,为何现在又说会有产能过剩的焦虑?
这主要是因为到2023年,比亚迪的产能才会逐渐释放,届时将可能会出现订单不足的情况。
侃见财经梳理发现,由于近年来订单翻倍增长,比亚迪也在新建工厂,以满足订单的需要。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2019年之前,比亚迪只有深圳、西安和长沙3个整车的制造工厂,直到2019年4月,其才签约了位于常州的第四个整车基地。而在2021年之后,比亚迪加快了新建工厂的速度,包括在建项目,目前比亚迪共拥有8个整车制造厂。
具体数据方面,比亚迪目前实际投产的整车制造厂有5个,分别是深圳、西安、长沙、常州和抚州,其余的合肥、郑州、济南均处于建设、规划状态,而常州和抚州的制造厂则分别在今年1月和4月才陆续投产,足可见比亚迪扩大产能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从财报数据来看,2019和2020年,比亚迪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均为600亿出头,但到了2021年,比亚迪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猛增到了815亿,短短一年就增长超过了200亿。
而从最新的三季报数据来看,截至今年的三季度,比亚迪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达到了1402.5亿,短短3个季度的时间,比亚迪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又增加了接近400亿。
不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加的金额并不只在工厂上,还有部分是在电池的产线上,但这也足以体现比亚迪在扩大产能的决心。
而在大幅扩充产能之后,比亚迪的生产能力自然有了大幅提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最晚的工厂投产时间在2023年下半年,8大基地满产后的产能将达到300万辆左右。
但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年,全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才只有352万辆,换而言之,比亚迪在8大工厂建成后,满产的产能已经相当于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当然,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那么比亚迪疯狂扩建产能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大关,达到了31.8%,而这一数据在2015年时才只有1%左右。
一般来说,无论是哪一个产品,当市场渗透率超过了25%,其增速就会逐渐放缓,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时代或许已经来到了尾声,未来增速将逐步放缓,而选择在此前疯狂扩建产能的比亚迪,未来很有可能受到疯狂扩张产量的反噬。
出海,比亚迪真正的“解药”
实际上,提价对于比亚迪的影响或许相当有限。
这主要的原因在于,比亚迪本轮的提价要到2023年以后才会实施,但面对对手的不断降价,再加上上海不再发放专用牌照,届时涨价能给比亚迪带来利润上的增幅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从股价来看,市场对于比亚迪的提价也相当“冷淡”。截至11月25日收盘,比亚迪股价报收245.05元/股,和11月23日的收盘251.5元/股相比还跌去了2.56%,而若和今年6月13日的最高价358.76元/股相比,如今比亚迪的股价更是跌去了31.7%。
其实,相对于涨价而言,出海或许才是比亚迪面对产能过剩忧虑的真正“解药”。
正如上面提到,9月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大关,达到了31.8%,未来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增速必然会逐渐下降。而且,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乘用车销量基本稳定在2200万辆左右,如果比亚迪仅限于国内市场,即使销量继续增长,天花板也相当明显。
无论是基于市场的考虑,还是面对未来高达300万辆的产能,出海都是比亚迪的最优解。
而比亚迪其实也知道出海的重要性,早在2021年度的股东大会上王传福就表示,公司将拿出了一些紧缺资源来推进全球电动车市场,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会加大力度。
而到了2022年,比亚迪更是加快了出海的步伐,7月份,比亚迪在东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2个月后的9月,比亚迪在欧洲召开新能源乘用车线上发布会,发布汉、唐以及元PLUS车型;到了10月,比亚迪元PLUS长续航版也在泰国上市。
不过,虽然目前比亚迪已经在四面出击,但海外的销量还是偏少。根据最新数据披露,今年10月,比亚迪乘用车出口9529 辆,环比增长23.2%,其中宋家族出口705辆,元家族出口7130辆,相比于国内超过20万辆的销量而言,海外市场的销量还是非常少。
从目前的来看,比亚迪的出海成绩显然不及预期,在出海上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总结而言,比亚迪本轮涨价的背后,其实更多只是为了“收割”订单,以应对同行降价、未来政策变化以及300万产能所带来的压力,但很显然,涨价带来的影响只是短暂的,若比亚迪想要走得更远,那么拿下海外市场、成为真正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或许才是关键。
原文标题 : 最高上调6000元!逆势涨价背后,比亚迪2023年产能将达300万辆?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