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菲光、立讯精密的自证考题 离新型代工“领头雁”多远
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作者:李欢
编辑:蒙多
风品:吴双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华为,又一次创造神奇。
10月25日,据“AITO汽车”官微消息,SUV问界M9预订已突破15000台。
余承东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几个企业真正懂得如何去做世界级品牌,但是他带领的团队,经过10年摔打,懂得了这个经验,有这个能力。
从Mate60王者归来,到问界M9火热预订,能力自证的何止是余承东团队,也给一众供应商们打下一剂强心针。
比如,因美制裁、脱果链而损失惨重的欧菲光,便因跻身华为手机供货商而扬眉吐气,自9月28日到10月13日收获6个涨停板,收盘价10.3元。不过,随后开始震荡盘整、观望情绪浓郁,截止10月31日收盘价10.7元。
欧菲光是否借此逆天改命、重回巅峰?
01
三年救赎 业绩股价能飞多久?
LAOCAI
作为国内光学镜头龙头,欧菲光实力有目共睹。
公开资料显示,欧菲光成立于2001年,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主营产品包括光学影像模组、光学镜头和微电子产品等。其中,光学影像模组业务最强势,2016年相关产品出货量一度高居全球第一。
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7月,随着美国政府将欧菲光拉进“黑名单”,这匹大白马开始走霉运。2021年初,合作多年的苹果将其踢出供应链,更是把企业逼至至暗谷底。
股价反映兴衰。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7月以来,欧菲光股价开启震荡下跌,一度跌至4.50元/股。直至2023年6月才逐渐迎来拐点。
业绩更一度惨不忍睹。2020年至2022年,营收为483.50亿元、228.44亿元、148.27亿元,对应增速-6.97%、-52.75%、-35.09%。归母净利为-19.45亿元、-26.25亿元、-51.82亿元,持续亏损且亏额连增。
2021年1月,欧菲光曾宣布出售广州得尔塔等四家子公司:出售标的资产合计113.39亿,占欧菲光2019年总资产27.96%。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得尔塔曾是欧菲光加入“果链”的敲门砖。
2020年至2022年,欧菲光账面产生了27.13亿元、11.02亿元、21.48亿元的减值损失,成为亏损的直接导火索。
阵痛可谓深入骨髓,好在进入2023年,欧菲光业绩迎来曙光。上半年营收63.15亿元,同比下滑18.79%,归母净利-3.54亿元,同比减亏59.52%。减亏让各界看到了希望,且还有一个好消息,资产减值损失只有2856.93万元。
10月30日晚,欧菲光披露三季报显示,营收108.19亿元,同比微降0.05%,净利润亏损2.99亿元,同比减亏91%。
尤其第三季,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47.75%,净利已由上年同期的亏损24.07亿元,转为盈利5432万元,同比增长102%。环比改善更为醒目。一季度净损3.8亿元,二季度盈利439万元。
追其逆转原因,主要源于搭上了华为供应链快车道。随着近期Mate60系列的持续火热,以及智能汽车等业务转型成效渐显,欧菲光业绩股价随之起飞。
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欧菲光摄像头模组在华为Mate60系列产品中占绝大部分份额,包括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还有指纹模组,单台价值在500-600元。有业内人士估算,上述利好或为欧菲光创造百亿营收。
或许,逆袭才刚刚开始。 又或许,变数不确定性也在路上。
行业分析师郭兴认为,眼下契机确实有助欧菲光业绩修复。不过,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市场环境没有变,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回归的业绩拉动的持续性还需观察。而往期过度依赖、捆绑的经验教训历历在目,长远看如何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强市场主动话语权、抗风险力,保持业绩稳健持续性,欧菲光仍有难题横亘。
10月14日至10月20日,欧菲光接受机构调研时亦坦言,智能手机已从增量市场时代过渡到存量市场时代,并且全球智能机品牌的集中度逐年提升,整体市场已接近饱和。
02
大股东减持引猜疑
新业务还难挑重担
LAOCAI
信心比黄金重要。
10月20日,欧菲光减持公告称,股东合肥建投自10月12日至年10月19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3003万股。
自然,一些投资者意难平,浏览股吧不乏“直接用脚投票,不要再有幻想”等吐槽,更有投资者质疑合肥建投减持不提前公告不符合监管规定。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合肥建投减持股份系2021年认购欧菲光非公开发行的新股所得。按当时生效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20年2月14日修订),其减持不适用《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即尽管挫伤了一些市场积极性,上述减持却是合规的。
但值注意的是,本次权益变动后,合肥建投持股比4.999998%,不再是5%以上股东。按当前减持规定,意味着合肥建投后续减持不需公告,是否会逢高抛售?
10月21日,欧菲光发布关于合肥建投所持股份变动的情况说明及自愿承诺未来六个月不减持股份的公告。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可若深究此举或另有深意。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按照时间推算,合肥建投如果再减持将是年报季。若欧菲光2023全年业绩出色,继续持有或借势减持理所当然;若年报不及预期,届时减持亦无可厚非。堪称一手攻守兼备的好棋。
这或也是近日欧菲光股价震荡、观望情绪增加的症结所在。华为利好仍需时间兑现,存在不确定性,面对各方审视目光,业绩初见起色的欧菲光自证“担子”依然不轻。
抛开主业,全力打造的第二曲线亦在爬坡阶段。
遥想年初,蔡荣军致辞中曾表示,2023年,欧菲光将重点聚焦智能汽车业务、智能手机的微创新,并持续布局VR/AR、IOT生态等新领域。其中,智能汽车业务毛利率更高,市场前景更广阔。
最新半年报也称,公司将紧紧围绕“聚焦核心、创新驱动、夯实基础、行稳致远”的发展思路,通过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持续优化公司内部资源配置和业务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力争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实际上,早在2015年欧菲光便进军到智能汽车领域,通过收购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跻身国内整车厂商的Tier1供应商。
截至目前,欧菲光已取得20余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货商资质。客户群体涵盖国内主要的自主品牌厂商和部分合资OEM厂商。
2023上半年,欧菲光智能汽车类产品贡献营收6.16亿元,占同期总营收比9.75%。
拉长视线看,智能汽车业务增速不算慢、体量却仍显羸弱,且综合毛利率由两位数降至个位数:
2020年业务营收5.57亿元,同比增长20.56%;综合毛利率15.71%,同比下降3.17个百分点。2021年营收10.25亿元,增长32.02%;综合毛利率1.48%,下降15.69个百分点。2022年营收12.12亿元,增长18.21%;综合毛利率2.60%,增长1.12个百分点。
能够看出,若非华为回归拉动,仅靠智能汽车等新业务,欧菲光大概率仍在黑暗中摸索。
03
第三季营收、存货十年首降
“砍单”虚实 果链拐点来了?
LAOCAI
相比之下,立讯精密算是幸运儿。
10月18日,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陪同库克,参观了位于浙江嘉善的AppleWatch总装工厂,向外界展示了双方的紧密合作关系。
到底多重要呢?
截止10月31日,立讯精密市值2342亿元,在A股苹果概念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比亚迪和工业富联(富士康上市主体简称)。
库克到访时曾表示,目前有超95%的苹果产品是在中国制造。
立讯精密来自第一大客户苹果的收入已从2016年的46亿元跃至2022年的1568亿元,为A股之最(富士康未披露前五名客户收入明细)。占总收入比重从22.4%增至73.28%,按苹果2022财年1.6万亿元的营业成本计,立讯精密占了大约10%,堪称果链一哥。
两者捆绑之深肉眼可见。
公开资料显示,立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我国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厂商与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龙头。目前正在为苹果生产包括AirPods、Apple Watch和iPhone 15(包括高端系列iPhone Pro Max),也是明年即将与消费者正式见面的苹果首款混合现实头戴式设备的组装商。
回顾企业发展历程,与创始人王来春密不可分。
1967年,王来春出生在广东潮汕的一个普通农家,上完初中便开始务工,后成为内地首批富士康工人,十年间一路打拼到了“课长”。
1998年,富士康掀起“离职潮”,王来春与哥哥王来胜共同创办一家“全胜”小工厂,后收购香港立讯,陆续发展为当今的立讯精密。
可以说,王来春创业与富士康关联密切。据公司上市招股书,2007年到2009年立讯精密有45%到56%收入来自富士康。且郭台强实际控制的富港电子曾在2014年前是立讯精密第三大股东。
2010年,立讯精密登陆深交所。次年通过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成功切入苹果供应链。12年来,立讯精密从ipad连接线订单做起,逐步成长为果链一哥。
今年前三季,立讯精密营收1558.75亿元,同比增长7.31%;净利73.74亿元,同比增长15.22%。全年预计营收2300亿元。
且存货占流动资产比21.86%,较去年同期下降4.48%;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由去年同期59.6天,降到53.6天。
营利双增、运营效率提升,乍看业绩单整体拿的出手。然若细品,风光背后亦潜藏隐忧。
拉长视线,营利成长性并不讨喜:2020年Q3,立讯精密营收增速57.33%,归母净利增速62.06%;2021年Q3分别为36.09%、0.21%;2022年Q3为79.30%、36.48%。
对比可知,今年前三季营收增速首度降至个位数,归母净利亦较2022年同期的36.48%大幅下滑。若单看第三季,收入甚至同比下滑了8.51%个百分点,为近十年首次。
追其原因,外界有猜测系苹果砍单所致。对此,立讯精密在互动平台未明确回应,其只表示与主要客户保持着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且基于契约精神,公司不便对具体客户进行说明。
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iPhone15系列不同机型销售差异化表现较明显。若iPhone15、15Pro销售均低于预期,且苹果不降价销售,则有可能会砍单。
不算多夸言。据Counterpoint数据,iPhone 15系列在中国发售后17天的销量与iPhone 14相比下降4.5%,如排除去年较往期晚了三周发布的iPhone Plus的影响,销量降超10%。
且iPhone15全系产品电商价格已出现跳水。据界面,10月23日iPhone15/15Plus的128GB版本在个别电商平台上售价在5198元和6098元,较官网定价跌价超800元。
iPhone15Pro 256GB版本在电商平台原色钛金属版本售价8398元,蓝色钛金属版本7998元,白色钛金属8598元,而官方定价8999元。要知道,Pro版本向以抗跌出名,折射的市场羸弱性不可不察。
深度捆绑苹果,让消费性电子板块成为立讯精密最主要的营收来源,2022年占总营收比约84%。而今年前三季的营收增速放缓与该业务增长疲软密不可分:2020年-2022年中报显示,消费性电子业务营收增速86.56%、29.96%、73.15%,今年上半年仅增18.46%,为2016年以来首次中报增幅降至20%以下。
消费性电子业务毛利率也出现下滑,2020年-2022年由17.83降至11.51%,2022年上半年更仅为9.51%,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
上升到整个苹果链条,也是多事之秋。
10月22日,富士康被有关部门“查税、查用地”消息传出,工业富联短短3个交易日蒸发了522亿元;10月23日,“iPhone 15全系价格暴跌”又冲上了热搜第一。
在此背景下,外界对果链龙头立讯精密的审视目光自然增多。有媒体认为,其第三季收入和存货均出现十年内首次同比下滑,背后相当一部分原因归咎于大客户的严控库存。
综合历年数据,每年一季报、三季报立讯精密存货都会处于一个相对高位,2017年到2022年,三季报存货金额同比增幅都在38%以上。2023年初传出被苹果“砍单”消息后,立讯精密虽进行了澄清否认,但9月末存货余额从上年同期的421.77亿元降至376.68亿元,同比压缩10.69%,为上市来首次三季度减少备货。
果链拐点是否已出现、巨人肩膀能站多久?未来何去从呢?
04
第二曲线培育缓慢
研发费用率走低
深绑弊端知多少
LAOCAI
能够肯定的是,深度绑定能带来好处多多,但过度依赖也能带来隐患多多。欧菲光就是前车之鉴。
回顾立讯精密入果链这些年,收入从上市之初的10亿元增至2022年2140亿元,净利润从1.29亿元增至104.91亿元。
看似光鲜,实则也付出了不小“代价”,比如毛利率从10年前的20%左右震荡降至2022年的12.19%,2023年前三季度滑至11.8%。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大体上也有类似趋势。
据市界,A股近10年资本支出33.25万亿元,是同期净利润总和的81.33%,而49家苹果概念股,近10年资本支出1.07万亿元,是同期净利润总和的222.1%。其中蓝思科技、立讯精密资本支出为532.06亿元、529.66亿元,分别是同期净利润的253.2%、136.5%。
即果链巨头十年赚的钱,还不够用来投资扩产。虽说净利绝对值增长弥补了盈利能力下滑,可持续增多的巨额资本开支亦是一份不小负担。若从此看,与苹果的漫长交易中越陷越深,深绑是否也是一种无奈选择呢?
事实上,上述弊病公司早有发觉。王来春曾表示,(立讯精密)一定要选择市场上没有“天花板”的赛道。
不止说说而已。2021年王来春曾推出了3个五年计划,强调全方位发展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业务。其中,在汽车业务领域制定了Tier1(一级供应商)业务进入全球前十的战略目标。
2022年2月,立讯精密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ODM整车研发及制造。此外,立讯有限还成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东。
彼时王来春对外宣称,“我们必须抓住前5年的黄金窗口期。虽然这个窗口期可能是10年,但前5年一定是最确定的,也是最充满挑战的。”
雄心信心可嘉,但至少目前看,智能汽车业务表现并不多出彩。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公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32.07亿元,占总营收比仅3.27%,距成新支柱仍有不小差距。
时光不等人、市场不等人,王来春提及的5年黄金窗口期能否充分把握?
客观而言,企业转型升级,从来不是一件易事,想要快速出圈、顺利分羹,大破方能大立。专业性、特色化是关键,尤验核心创新能力。
考量在于,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立讯精密研发费分别为57.45亿元、66.42亿元、84.47亿元、61.44亿元,虽体量持续增长,对应研发费用率却连续下滑:分别为6.21%、4.31%、3.95%、3.94%。
千言万语,不如白银一片。如果说上述深绑、过度依赖有难言苦楚,那么在转型决绝度、投入力度上,立讯精密还需再加一把劲儿、多点几把火。
靠啥驱动核心成长、加快第二曲线培育、实现既定转型目标?
05
发明者、组织者、领导者
离新型代工领头雁多远
LAOCAI
最近,经济学家黄奇帆的主题演讲刷屏网络。在其看来,当下中国的发展,很多看起来是问题,实际上是成果。并指出发力四化、高质量发展,将为制造业带来巨大机遇。
黄奇帆指出,想有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就必须有充分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那么代工企业就需成为真正的高科技制造业,既是制造业技术、生产线的发明者和组织者,也是产业链标准和供应链组织的领导者。
即我国要有自己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也要培育出一批能帮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代工的新型代工企业。
想来,上述观点应对欧菲光、立讯精密有所启发。
一定意义上说,作为供应链厂商龙头,两者享受了时代红利,也需直面产业周期。面对纷纷扰扰,当下都背负着价值自证、成长自证的考题。能否成功跨越,考验基础实力、更验发展眼光。
欧菲光也好、立讯精密也罢,转型速度虽慢些,可在核心技术方面成果并不少。
截至今年6月底,欧菲光在全球已申请有效专利1953件(国内1773件,海外180件),持有授权专利1345件(国内1244件、海外10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24件(国内发明323件,海外发明101件)。
截至2022年底,立讯精密累计拥有发明专利4,526件,较2021年末增长46.47%。
亦储备了可观的研发人才。截至2022年底,欧菲光研发人员量达2336人,占职工总人数比18.61%;同期,立讯精密为18421人,占比例7.77%。
有付出就有回报。以共同押注的智能汽车为例。目前,欧菲光已涵盖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驾驶域控制器等产品线。具备推出感知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并推出包括前视8M双目摄像头模组,5颗周视后视8M摄像头,4颗环视3M摄像头,1颗DMSTOF摄像头,1颗前向数字式4D毫米波雷达等强悍配置的组合。
而立讯精密,也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多元化产品矩阵,辅以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快速迭代力和成本控制意识,汽车零部件业务打开局面只是时间问题。
从未来几年资本开支计划看,立讯精密将更多侧重于汽车领域的布局而非消费电子领域。
应该说,与苹果公司的多年合作,不止带来业绩体量,还让企业供应链管理、技术打磨力得到提升。在汽车领域,立讯精密似乎也将果链的并购、整合风格延续下来,个中整合经验对其涉足汽车领域、成为Tier1厂商是一重要加分项。
风物长宜放眼量。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急切呼唤一批新型代工的领头雁。个中阵痛越烈,脱变后价值越大。
既是制造业技术、生产线的发明者和组织者,也是产业链标准和供应链组织的领导者。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强如华为,也是经历几番刮骨剧痛后才王者归来。那么,欧菲光、立讯精密呢?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欧菲光、立讯精密的自证考题 离新型代工“领头雁”多远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