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英伟达市值超苹果!阿里云也赢麻了

2024-06-07 09:23
雷科技
关注

吃到AI红利的,不只是“卡王”。

当地时间6月5日,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为美股市值第二公司,赶超微软指日可待。甚至已有分析师指出,英伟达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市值10万亿美元的公司。

计算机、互联网与新能源车浪潮,分别造就了比尔·盖茨、杰夫·贝佐斯、埃隆·马斯克三位世界首富。如今,AI浪潮比计算机、互联网、新能源车更猛,对世界的影响更大,用黄仁勋在中国台北电脑展上演讲的话说就是,AI驱动的这场“新工业革命”将释放价值100万亿美元的机会。

AI这一波,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只能是英伟达。身价超千亿美元的黄仁勋,成为全球新首富已是板上钉钉。

英伟达运气爆棚,当年做显卡主要服务于游戏,然而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XR元宇宙、深度学习,每一波技术浪潮,下游企业都离不开它的卡,甚至高度依赖,比如比特币挖矿。

2024年大模型加速落地,GPU需求进一步爆发。大模型技术关键特征其实就是“大”,巨量数据,巨量算法,更需巨量算力。于是这两年包括特斯拉、谷歌、Meta在内的巨头都在“囤卡”,中国科技巨头担心贸易政策变化更是疯狂扫货,诸多因素让英伟达的核心产品供不应求,RTX 4090等等产品都成了硬通货,甚至有了投资属性。

不管什么公司,只要产品供不应求“不愁卖”,业绩想拉都不行,前些年的苹果与特斯拉,以及中国的茅台,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数钱时刻”,现在轮到了英伟达。

中国市场,也有巨头在AI大模型浪潮中吃到了“卖铲子”的红利,最突出的就是阿里云。 

阿里云不卖卡,而是将“卡”的计算力封装成云服务,让AI开发者可像使用水、电、气一样调用底层计算力以及相关能力。

针对AI大模型训练、推理、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阿里云集成了对应的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等专门能力且不断优化。阿里云拥有自研OS、数据库、芯片等底层技术,有丰富的超大规模集群分布式计算的技术实践,有通过自研通义大模型积累的Know-How,因此可让云提供更极致的性能与弹性,让AI开发者“开箱即用”。

当其他云计算服务商在卖资源时,阿里云率先布局AI大模型开发者生态。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AI大模型独角兽初创公司,大部分都已被阿里投资了,如月之暗面、智谱AI、MiniMax、零一万物和百川智能。

阿里云买下AI大模型半壁江山的思路,跟微软投资OpenAI如出一辙。因为OpenAI,微软自身特别是Azure在AI时代构建核心优势,同时可基于Copilot推动AI PC、AI生产力软件获得新增长。

如今,被阿里投资的AI独角兽们,既是阿里云的客户(使用其AI云服务),同时也在跟阿里云一起更好地服务更广大的客户,这样,阿里云在AI算法层就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不过,阿里云最强大的地方还是底层计算服务以及对应的开发者生态。阿里云本身就有最繁荣的云计算生态,再加上其前瞻性地布局AI大模型产品服务、技术能力以及开发者生态,因此许多开发者都会顺手使用阿里云的AI云服务,如今其生态中已“长出”大量的AI大模型创新应用。

国产手机一哥vivo基于阿里云训练自研蓝心大模型打造了领先的AI手机。vivo蓝心大模型已对vivo手机的AI影像、智能助理、图文创作等场景进行全面优化,形成了领先的AI原生功能,就在这几天,vivo在业界率先发布“AI美颜”功能。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vivo基于大模型升级了视觉辅助产品“vivo看见”,可以通过解读视频、图片等,帮助视障人群“看见”世界。

截至目前,“vivo看见”累计用户已超十万,这个用户规模在互联网行业不值一提,正因为此,视障等少数群体的需求大多数时候被忽视了。vivo看见了并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看见”产品,服务少数人群显然不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这体现的是vivo的科技普惠情怀,也展现出“AI向善”的力量。

在新势力中最重视智驾、同时拥有最强实力的小鹏汽车,则在智能座舱场景中新增接入阿里云通义千问。小鹏汽车升级后的车载助理 “小P”可在用户说“有点冷”时,准确理解意图、调节车内温度。在大模型技术加持下,小鹏汽车的智驾也已实现端到端的单车智能,摆脱“高精地图”,实现包括城区在内的全场景L4级自动驾驶。更强大的智能化能力已成为小鹏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百年车企大众投资小鹏汽车的主要原因。

此外,金山办公、优必选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在基于阿里云的AI云服务,以及阿里通义大模型落地AI大模型应用,AI大模型应用落地,已是百花齐放。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科技企业比硅谷科技巨头更接地气。硅谷公司会搞一些高大上的事情,比如SpaceX的星舰、OpenAI的Sora、苹果的VisionPro、Meta的元宇宙……很炫酷,部分堪称伟大,因此被国内用户夸赞。相比之下,中国科技企业不是很“炫酷”,但却更务实,他们会吭哧吭哧地去做产品,做应用,做落地。在AI大模型这一波中,在底层技术上,中国科技企业距离OpenAI有客观差距,但在落地上,却涌现出许多敢为天下天的本土创新。 

前几天我评测的AIGC消费级应用天工AI,就在很多维度超越了谷歌最新发布的AI搜索产品,也比ChatGPT、Sora、Suno等等产品更具实用性。在不知不觉中,其日活竟已突破百万。这家公司,也同样使用了阿里云的算力等AI云服务。

“百模大战”仍在进行时。在众多云计算平台中,阿里云脱颖而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以终为始地看,英伟达能起飞,还是因为初心不改。显卡是英伟达的业务,高性能计算才是其根基。在GPU芯片基础上,英伟达很早布局科学计算,围绕高性能计算所需的系统、框架、网络、安全以及开发工具软件布局,以端到端的模式构建了碾压AMD等竞争对手的优势。

黄仁勋要让计算无处不在,这跟微软期待每个桌面一台电脑、谷歌加速信息流动一样伟大,如今都得偿所愿。

 这样看,阿里云跟英伟达在做的事情并无本质不同。“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这是阿里云一直坚持的理念,可见“计算”就是阿里云的根本。在大模型推动通用AI时代来临之际,阿里云的计算价值正在凸显。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英伟达市值超苹果!阿里云也赢麻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