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消失中的诺基亚续:芬兰政府竟不救,业内专家激辩

  “不,事实上,我们不能,也不会决定,谁该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谁知道好主意会从哪里来?”何睿楷很诚实地回答。

  对芬兰政府而言,他们要做的,就是选择来自各领域、具有创新性,并可能在该产业发挥关键影响力的想法,然后资助他们。“就像是撒下种子一样。”何睿楷说。去年,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投入约6亿3000万欧元,支持1896个创新想法的发展。

  “那回报率是多少?”我问了一个笨问题。

  何睿楷对我说:我们不计算这些。因为他们早有准备,这些钱,大部分会被这些新公司拿来缴错误的学费。

  每年,国家技术创新局就是看似“笨笨的”砸下6亿欧元去投资创新想法。

  种子撒多了,总有大树长出。

  于是,芬兰软件业长出了“愤怒鸟”、“哈伯饭店”(Habbo Hotel)与“英雄本色”(Max Payne)等着名软件游戏,在硬件业,长出了如ABB Oy、Beneq Oy与Savo-Oy等太阳能电源系统公司。

  对芬兰政府而言,责任不再是选定一棵大树费心培植,保护它不受风吹雨打,而是,不断撒下创新的种子,让它在森林自然成长,并由市场决定,谁可以继续存活。

  芬兰并非一开始就体悟到这点,而是缴了不少学费后,才学会这个道理。

  时间回到1999年,诺基亚登上王座还不满两年,路透(Reuters)就撰文警告:一旦诺基亚出事,芬兰也遭殃(As Nokia Goes, So Goes Finland)。

  小国家、大企业,是当时国际上对芬兰与诺基亚的第一印象,当年的诺基亚前景正好,1997年挤下摩托罗拉(Motorola)后,不仅顺势抢进全球前50大企业之林,还助了当时寻求连任的芬兰总理利波宁(Paavo Lipponen)一臂之力。这位立场亲商的总理说,“或许说我们倚赖诺基亚没错,不过我们就是要这么做,这样才能在纸浆与钢铁工业外,立下第三根经济支柱。”这个决策让他成为芬兰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

  曾扶植诺基亚!网路泡沫破裂,经济被严重拖累

  这种小池塘养着一隻大鲸鱼不成比例的局面,其实是芬兰政府过去十几年刻意扶植的结果。

  自1980年起,芬兰政府先将隶属国会的国家研究与发展基金(Sitra)转型成为国营形态的风险创投单位,然后再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局,专门投资通讯产业的创新业者。

  根据亚尔柯的研究,诺基亚便是在这段时期接受两个单位的研发补贴,总计共占企业本身研发经费的25%。

  诺基亚之所以能崛起,芬兰政府那隻“有形之手”功不可没。

  只是,2001年,千禧年网路泡沫破裂,紧接着又是光通讯产业崩盘,诺基亚淨利衰退约5成,也拖累身后以它马首是瞻的电信产业,这个贡献全国工业产出约4成的巨人,将芬兰GDP成长率从5.3%一举打至2.3%,跌幅逾半,这种市场瞬息万变的变化,说明了要期待政府官员有“全面的知识”,选出“有前途”的产业来发展,根本是不切实际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