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基于FPGA的LCD显示远程更新
在Xilinx的Spartan 6 FPGA上实现的LWIP TCP/IP采用的是LWIP的版本V1.1.1,提出和采用以下几种移植和运行方式:
(1 )TCP/IP协议的每一层是一个单独进程,链路层是一个进程,IP层是一个进程,TCP层是一个进程。这样的优势是网络协议的每一层都非常清晰,代码的调试和理解都非常容易;最大的缺点是数据跨层传递时会引起上下文切换。接收一个TCP信息段要引起3次上下文切换(从网卡驱动程序到链路层进程,从链路层进程到IP层进程,从IP层进程~]TCP进程)。对于操作系统来说,任务切换是要浪费时间的。过频的上下文切换使得系统运行比较沉重,这是不可取的。
(2) TCP/IP协议栈在操作系统内核当中,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和协议栈来进行通讯,这样TCP/IP的协议栈就限定于特定的操作系统内核了。此法理论上可以实现,但代码不具有通用性,不便于将来的维护和再移植,同样也是不太可取的。
(3)TCP/IP协议栈都在一个进程当中,这样TCP/IP协议栈就和操作系统内核分开了,而应用层程序既可以是单独的进程也可以驻留在TCP/IP进程中。如果应用程序是单独的进程,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邮箱、消息队列等和TCP/IP进程进行通讯。此种方式移植层次清晰,移植代码量适中,是比较好的思路,并且在此基础上移植调试成功,证明此思路是切实可行的,但缺点是依赖于操作系统的任务通信机制,不能得到很高的性能。
(4)把应用层程序驻留TCP/IP进程中,则应用层程序就利用内部回调函数口(Raw API)和TCP/IP协议栈通讯。应用层程序既可以是独立的任务,也可以在TCP/IP线程中利用内部回调函数n(Raw API)和TCP/IP协议栈通讯。此方式不依赖实时操作系统,能在无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运行。经过对LWIP协议栈源码的彻底消化,改写其接口代码,经多次调试移植成功,测试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2.4 软件设计流程图
软件设计分为发送部分和接受部分。
程序流程图如下:
发送端流程图 接收端流程图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推荐专题
-
10 功率半导体,嗅到风险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