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10日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立即报名 >>>
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毫米波/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等,5G关键技术给天线设计带来了怎样的挑战?
小基站技术
小基站主要专注热点区域的容量吸收和弱覆盖区的信号增强,信号覆盖范围从十几米到几百米。小基站在在3G时代就已开始应用,以家庭基站是作为3G网络室内覆盖和业务分流的重要方案。
在2G时代,由于宏基站覆盖范围较广,室内主要采用室分系统为主,小基站应用场景相对有限。在3G时代,由于仍然以采取宏基站覆盖为主,加上3G时代过度至4G时代迅速,所以小基站应用并不多。在4G时代,业务以移动业务和数据为主,并在解决接入速率和吞吐量等技术大幅提升,因此小基站发展也有限。
等到了5G时代,小基站必须提供更大容量和多个服务频段、输出功率和载波,同时还要保持当前尺寸、功率,这样才能满足5G网络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等技术和服务需求,因此,同大规模MIMO和毫米波对天线的需求类似,只是小基站还要满足对功率的需求。
波束成形
在大规模MIMO中其实已经有提到波束成形的概念,顾名思义,波束成形用于将无线电波定向到目标。这种方式使特定角度的信号受到结构干涉,而其他信号则受到相消干涉,以此来提高信号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
而实现波束成形,则可以使用相控阵天线技术。
相控阵原本是用于雷达的技术,它是从阵列天线发展起来的,主要依靠相位变化实现天线波束指向在空间的移动或扫描,亦称电子扫描阵列(ESA)天线。天线单元可以是单个的波导喇叭天线、偶极子天线、贴片天线等。
相控阵天线在雷达上的应用已经很成熟,5G只需拿现成的天线过来用即可,唯一要解决的的问题就是成本以及散热。
写在最后
5G的一些其他技术,诸如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信道编码(极化码、LDPC)与天线的关联较小,笔者在此便不多赘述。
总体看来,5G天线朝着小型化、阵列化、感知化、定制化等方向发展,成本也是5G天线密切关注的点,5G天线未来会以何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就看天线厂商们怎么“大显神通”吧。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