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风华高科75亿项目即将启动,国产MLCC迎历史性机遇

2020-05-22 11:02
满天芯
关注

今年3月份,风华高科发布公告称,为持续提升公司MLCC产能规模及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拟投资750,516万元用于建设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项目。

在经过两个月的资金筹备及相关准备工作后,该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据集微网报道,有知情人士向其透露,风华高科高端电容基地项目拟于5月22日举行启动仪式。

风华高科该项目的开建,对国产MLCC来说也许会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国产MLCC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

风华高科75亿 MLCC 项目详情

风华高科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第一批拥有MLCC生产线和技术的老牌企业。发展到如今,风华高科从01005到2220的全尺寸MLCC均可自行生产。

风华高科在公告中表示,近两年,我国半导体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电子元器件产业受5G通讯领域、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增长以及国产化需求提升,市场需求旺盛,部分同行均已积极布局扩产。虽然公司的产能规模一直处于持续扩张,但产能规模与国际先进同行差距仍然较大,尤其公司主业目前所在的风华电子工业园容载规模已达上限,公司急需筹建新的产业园,加快产能规模扩充及技术水平提升,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整个电容基地项目投资将分三期投入,其中:第一期投入206,031.46万元,第二期投入328,636.52万元,第三期投入192,818.02万元。流动资金按生产需要逐年投入。项目达产后,将新增月产450亿只高端MLCC,预计年新增营业收入约为49亿元。

项目也将推动风华高科产能全球排名从第八位上升到第五位。

国内MLCC厂商积极扩产

除了风华高科外,其他的MLCC厂商也在积极扩产。

其中三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75亿元,用于5G通信用高品质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扩产技术改造项目、半导体芯片封装用陶瓷劈刀产业化项目。

而宇阳科技已经规划投资70亿元建设华东和华南的MLCC新研发、生产基地,扩建完成后,宇阳华东、华南生产基地的厂房面积是现有工厂面积的10倍。

火炬电子于2019年进行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6亿元,用于新增84亿只小体积薄介质层陶瓷电容器产能,达产后年均实现销售收入6.24亿元,该公司可转债申请已于3月14日获得证监会批准。

日、韩厂仍然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多家MLCC生产商,主要的生产厂商包括:日本:京瓷(KYOCERA)、村田(MUTATA)、丸和(Maruwa)、TDK、太阳诱电(TAIYO);韩国:三星(SAMSUNG);美国:基美(KEMET)、AVX;台湾:达方(DARFON)、禾伸堂(HEC)、国巨(YAGEO)、华新科(WALSIN);大陆:风华高科(FENGHUA)、火炬电子、宇阳(EYANG)。

其中日企(村田、TDK)均具有较强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第一梯队;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三星电机、KEMET、AVX、国巨)总体处于第二梯队,中国大陆地区企业风华高科、宇阳科技、火炬电子与鸿远电子则处于第三梯队。

市场方面,主要被日韩及台湾地区所占领,特别是日本。申港证券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MLCC市场排名前四的企业为村田、三星电机、太阳诱电以及国巨,前四名市占率达76%,处于寡头垄断格局。
技术方面差距仍存,高端市场仍由海外把控。以堆叠层数为例,日、韩厂商普遍可以做到1至2μm薄膜介质堆叠1000层以上,而中国MLCC龙头厂风华高科只能达到300至500层。此外,日、韩厂在耐高压、薄度上也具有明显优势。

国产MLCC迎来发展新机遇

随着我国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MLCC的重要需求市场。

另外加之贸易战中美国针对部分中国企业实施制裁,贸易环境恶化,贸易环境恶化下,国内高端龙头终端厂商已经明确要扶持国内供应商,基于对生产经营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考虑,下游部分大客户将配套供应链向国内转移,国内MLCC产业迎来升级的机会。

以风华高科为例,其董事长王金全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MLCC在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常供不应求,而风华高科始终处于满产满销状态。尽管风华高科在大陆电子元器件行业处于头部位置,但目前MLCC月产量约130亿颗左右,甚至还满足不了某5G企业10%的需求。
虽然普通MLCC国内已实现从材料到生产的自主化,但是上游的高端陶瓷粉末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企业为代表的海外企业手中,国产MLCC在高端产品技术方面仍有欠缺。

而国产MLCC厂商要想真正提升话语权,除了研发技术水平提高和积极扩产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上游设备和原材料的国产化。
不过随着终端客户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国内MLCC公司向国内材料企业采购的订单数量也会相应的增加,同样也给国内材料企业带来了向高端化发展的机遇。

可以肯定的说,MLCC国产替代发展良机已到来。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