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64岁创始人敲钟:开盘大涨300%,市值冲破700亿

2020-08-18 12:44
投资界
关注

今天,科创板又迎来了一家芯片公司敲钟。

投资界消息,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芯原股份)今日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芯原开盘价达150元/股,较发行价暴涨289.31%,市值达725亿元。不到5分钟,芯原股价再度上猛涨,市值迅速达到831亿元。

芯原股份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生于1956年,这位64岁的创始人今天站上了敲钟舞台。他曾担任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2001年毅然回国创业。戴伟民在上市仪式中感慨:“中国即将迎来集成电路产业的黄金十年”。这是百年未遇的大变局。

成立于2001年,芯原一路走来离不开背后投资方的默默支持。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芯原背后明星投资机构云集,不乏IDG资本、华山资本、临芯投资、小米基金、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大基金)等知名机构的身影。其中,IDG资本作为其首轮投资方,10多年前就开始陪跑。眼下,VC/PE纷纷投身到这场大潮中,参与到这场国家之间的半导体争抢赛。

创业19年,64岁创始人敲钟

这家芯片公司登陆科创板,市值超700亿

芯原股份成立于2001年,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创始人戴伟民就萌生了做芯片的想法。

1998年,国家召开了半导体发展战略研讨会,彼时的戴伟民是作为国际专家出席,因为他此前的身份是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在那场研讨会上,国家决定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中芯国际。戴伟民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的IC产业将有一波大的浪潮。”

于是,戴伟民决定放弃终身教授,回国创业。2001年,45岁的戴伟民回到上海创立了芯原,他曾回忆:“我们可能是落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第一家芯片设计公司。”

那是芯片创业异常艰辛的年代。国内的芯片代工厂刚刚起步,遭遇严峻的知识产权困境,没有标准单元库的知识产权基础,做代工非常困难,也尚未积累起足够的核心技术,彼时早于芯原一年成立的中芯国际,也在摸索中前进。

最初,戴伟民给芯原的定位是“烧砖瓦”,因为有标准单元库,就相当于盖房子只有框架而没有砖块,他认为建起芯片这栋房子,没有砖瓦是不行的。后来,随着国内设计能力的提高,芯原的挑战变成了将IP和设计服务推向世界。

一路走来,芯原先是开拓中国台湾市场,随后闯荡美国、日本成为,IBM、谷歌、微软、索尼、普等国际厂商的合作伙伴,建立起国际声誉,最后又将业务拓展回日趋成熟的大陆市场。

如今,芯原成为了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是中国大陆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七的半导体IP授权服务提供商。

戴伟民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有人说我们是芯片界的药明康德,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没有库存,没有市场风险,到最后其实边际成本会很低。芯片定制和IP授权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规模效应。”他曾说过,芯原最大的风险是人才风险,务必有很强的人才管理机制。

今天,历经19年的风雨更迭,芯原股份终于迎来了敲钟的时刻,成为科创板“芯片定制+IP授权”第一股。今日开盘,芯原股份股价达到150元,市值超700亿。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