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真正意义上「穿过」屏幕 小米第三代屏下相机技术上新体验
从去年到现在,在面板供应商和手机厂商的推动下,屏下摄像头解决方案逐渐,其中更是有达到了量产和应用级别的方案。屏下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智能手机发展的方向,毕竟,为了实现让用户真正实现真正全面屏体验,达到不切割面板,不牺牲原有空间,实现正面一整块屏幕,又能保留前置摄像头的设计,是今后手机发展的所要实现的最终形态。
手机行业对于全面屏的追逐也持续挺长时间了,不管是收窄边框,还是说复古的机械结构,甚至是前后双屏,每一个想法的背后,也能看出厂商对于手机形态有着怎样的理解与思考。但大家都知道,只有让摄像头真正意义上「穿过」屏幕,实现完整屏幕与前置镜头的共存,才能算最完美的方案。
智能手机全面屏发展之路
在 iPhone X 刚推出几个月后,Android 几大品牌旗舰机的审美就开始集体进行效仿,齐齐加入了刘海屏阵营,之后又将刘海缩减成水滴屏幕。不过刘海屏造成的美丑问题让很多人着实无法接受。
在刘海之后,国内的手机品牌也在全面屏的发展上发力,推出了升降摄像头的物理结构,有些也尝试了滑盖,翻转摄像头等很多复古的设计。不过这些激进的改动,由于屏幕显示效果不足以填补结构带来的弊端,终究也没能留下来多少。
最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成熟,挖孔屏的出现,让几家厂商们又重回到同一战线。虽然挖孔依旧没有解决屏幕的完整性问题,但从设计结构,使用体验等综合来看,挖孔确实是现阶段最接近全面屏体验的稳妥设计,也足以让大部分厂商顺利过渡到新的阶段。
屏下摄像头技术如何实现
为了让用户拥有更好的全面屏使用体验,哪怕屏下摄像头仅仅只是带来一个屏幕外观的微小改变,但对于目前竞争激烈的手机厂商们来说,技术创新依旧是赢得口碑、吸引用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从去年开始OV,小米等厂商陆续发布了相关的屏下摄像头解决方案,开启了屏下摄像头技术的竞争。今年8月28日小米更是推出了全新的“小米第三代屏下相机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效果的一致性。
其实将摄像头放到屏幕内层并不难。现在很多安卓手机使用的“屏幕指纹”方案就是在一小块指纹识别区域下方放了颗微型摄像头,配合 OLED 屏幕产生的光线反射,实现指纹的录入、识别和解锁流程。
不过由于透光的问题,屏幕指纹拍到的仅仅只是黑白照,只能是满足指纹识别的要求,还远远达不到拍照的画质要求。
同样,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基本原理也很简单,在需要使用摄像头的时候把对应区域屏幕变透明,日常使用可以正常显示画面,这样就能同时兼顾屏幕显示和前置拍照功能,保证屏幕的完整性。不过物理显示层本身并不能够透光,如何在保证屏幕原有观感的同时,让前置摄像头的自拍、人脸识别等功能不受影响就成了解决屏下摄像头的最大难题。
从目前已有的屏下摄像头方案来看,其实就是将屏幕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依旧延续原本的结构设计,而另一块需要“露出”摄像头的部分,则采用了透明导电层并且降低了显示像素密度,保证了透光性让藏在屏幕底下的摄像头可以正常运作,这也就是上一代小米屏下相机所使用的技术。
不过,这种结构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对屏幕观感带来负面影响。从去年的这款小米9手机上我们就能看到,只要稍微倾斜下屏幕角度,就能看到手机顶部一小块“变色”的区域,就像是拼接上去的色块。这其实就是为了屏幕透光性,降低像素密度而做出的妥协。
要想获得更加统一的显示效果,就需要尽量消除两块屏幕的显示差异。“小米第三代屏下相机技术”也就随之诞生了,这项技术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提升了摄像头上方屏幕的像素密度,使其与主屏幕保持一致,这样在效果上尽可能的降低了差异;在透光性方面,全新的第三代屏下相机技术通过改变材质将像素间的间隔区域变透明,保障了进光量,从而满足前置相机的使用需求。
通过使用小米10至尊纪念版进行对比也能够看出,在摄像头挖孔的部位虽然有着一些显示效果的差异,不过相较之前的降低像素密度的解决方案已经好了不少。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