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并购“停摆”,国产芯片公司松了一口气?
日前半导体界最热门的话题恐怕是英伟达收购Arm遭停摆。虽然各国政府的审查结果尚未公布,但是业界大佬已经按捺不住了,毕竟事关自身核心利益。
如果英伟达成功收购ARM,这将对国内芯片公司有何影响?既然这一收购处于摇摆状态且之后大概率无法达成协议,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企业可以松一口气?
各方阻挠,半导体最大并购案“悬而未决”
去年9月,伟达表示将会以400亿美元的价格从日本软银手中收购其芯片公司ARM。如果交易达成,这将成为半导体历史上最大的收购交易。如当事双方所言,这笔交易还将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
ARM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在移动智能设备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且这一格局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相关统计显示,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授权的架构。试想,如果英伟达和ARM 达成交易,那么在英伟达GPU产品的集群仍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前提下,ARM的CPU将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届时,英伟达或将揽获业界移动设备芯片架构设计全部版权,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因此,在收购消息传出后,这笔交易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业界讨论的话题是多样的,但是基本可以确定的是,除了英伟达,其他半导体公司都反对这一交易。日前,马斯克对该交易是否会造成不公平表示担忧。早些时候,三星、亚马逊、高通、谷歌和微软也表明了相近立场。
不仅仅是业界相关企业,各国政府审查也是悬而未决。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此前已经就该交易进行调查,预计调查结果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欧盟委员会最初计划在10月就该交易作出裁决,但由于竞争对手和芯片客户纷纷抗议,该委员会或将审查时间至少再延长四个月。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 认定,基于竞争理由,有必要对英伟达与Arm达成的交易进行深入调查——CMA担心英伟达可能会限制竞争对手获得关键技术,扼杀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相关行业的创新能力。当然,作为ARM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监管机构的态度也将在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就此次收购案,英伟达现任CEO黄仁勋此前直言“这是一生中仅有的机会”。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此话并非夸张。受新冠疫情影响,软银在投资领域经历了很多困难时刻,需要资金填补空缺,而这正给了黄仁勋难得的“机会”。
去年4月,软银公布2019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其净亏损高达7500亿日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来最大的亏损。在此之后,软银开始一系列变现“回血”计划,而出售ARM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面对各方质疑,黄仁勋一再强调,在收购完成后英伟达将继续保持ARM的开放授权模式,并承诺与各方保持友好合作关系,ARM的总部将继续留在剑桥。只不过,没有企业愿意无条件相信资本家的“承诺”。
国内芯片企业应奋起直追,实现后发赶超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ARM成为一家美国公司,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芯片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去年晚些时候,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包括华为在内的国内科技公司,已向监管部门表达了对潜在交易的担忧。彭博分析师甚至评论,中国没有理由让这笔交易顺利通过。“如果英伟达收购ARM,华为存在难以获取后者设计的芯片架构的可能性。”
有美国商务部将中国企业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作为前车之鉴,加上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如果ARM成为一家美国企业,其中立性更加令外界担忧。需要提及的是,华为设计的多款芯片都是建立在ARM的基础技术之上,并需要为此支付专利费。一言以蔽之,倘若包括华为在内的国内同行得不到ARM及时的专利授权,半导体行业或将面临产品迭代进度趋缓,竞争力落后等难题。毕竟对于国内头部芯片企业而言,构建新生态并非一日之功。
而就自动驾驶领域而言,如果英伟达成功收购ARM,这是否会对中国自动驾驶芯片公司产生影响?
2021年伊始,蔚来发布旗下首款轿车ET7,上汽和阿里合资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发布两款量产车型。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品牌发布的新车所采用的自动驾驶方案都来自英伟达。当然,不仅仅是蔚来和智己,国内造车头部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也都被英伟达拿下,而且像奔驰和奥迪这样的传统巨头也与英伟达建立起合作关系。毋庸置疑,未来英伟达也会加快脚步抢滩自动驾驶芯片市场。
再将视线转移到英伟达的收购声明——将英伟达AI计算功能与ARM广阔的生态系统相结合,能够将计算从云、智能手机、PC、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延伸到边缘物联网,从而将AI扩展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在L2级自动驾驶的SoC中,ARM架构的核心对于英伟达,甚至是Mobileye和赛灵思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英伟达和ARM 双剑合璧,这对其他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将会造成一定“威胁”,不排除形成垄断的可能。
鉴于车企对开发的解决方案需求激增,近年诞生了一批自动驾驶芯片公司,比如已经实现量产上车的地平线。在2021上海车展期间,地平线集团副总裁徐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当下竞争领域,其真正的对手其实是Mobileye和英伟达。此处尚且不论徐健的发言基于什么语境之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走得更快,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公司也需要奋起直追。以地平线为例,虽然其已经头顶“独角兽”光环,但总体而言,中国汽车智能芯片仍然面临强敌环饲的局面。在“读秒”竞争的大环境下,恐怕还没有企业敢放缓脚步喘口气。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意外,英伟达基本与ARM无缘。相比被半导体企业巨头收购,ARM未来更可能继续由不干涉运营的投资公司代管。那么,从某种程度来看,这反而是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奋勇直追的好机会。对积极进取者而言,若能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则能实现后发赶超;而对惰于求新者来说,倘若一直没有机遇意识和紧迫感,对于中国科技产业而言并非好事。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