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被美国人一口气拉黑的航天科技4家研究所啥来头?深藏不露的黑科技高手?

知情郎·眼|

侃透天下专利事儿

航天科技九院、五院做了啥惊人技术贡献,被美国人拉进黑名单了?

昨天(8月23日),美国商务部通过工业和安全局(BIS)在线发布一份通知。

美国以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的担忧为由,将7家中国主要和航空航天相关的单位列入的出口管制名单(主要针对航天科技集团)。

网友们一阵热议,有阵子没见美国人拉中企黑名单了,大家还调侃,央企按道理都应该被美国人拉进黑名单,这才是爱国力量的体现。

新的出口管制将在2022年8月24日生效,这7家中国实体单位名单是:

01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771研究所(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ASC) 9th Academy 771 Research Institute);

02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772研究所(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ASC) 9th Academy 772)Research Institute;

03

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研究所(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502 Research Institute);

04

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3研究所(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513 Research Institute);

05

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43研究所(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43 Research Institute);

06

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58研究所(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58 Research Institute);

07

7、珠海欧比特(Zhuhai Orbita Control Systems)。

上面7家实体有4家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包括九院771所、九院772所、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五院513所。

今天知情郎专门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五院的研究所的专利,看看人家的技术沉淀。

美国人拉你进管制黑名单,总是有原因的。

另外,很多网友们说,一个航天科技集团下面那么多院、院下面那么多所,摊子铺的那么大?

知情郎查了下,据说,航天科技集团有8个研究院,院下面还有一堆研究所。

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一研究院);

2、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

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

4、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第六研究院);

5、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第七研究院);

6、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

7、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第九研究院);

8、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十一研究院)

你懂得,央企巨无霸,政、产、学、研、用合一,体系庞大,啥都全包全揽的干!

央企,一定程度上垄断国家红利发展,养士十年,总要有点沉淀。

养了那么多年,要还没点真东西,真的贻笑大方了。

01科普这4家航天科技旗下研究所

航天科技九院是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是上市公司火箭股份第一大股东,还是中兴通讯及航天动力的第二大股东。

官方资料披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致力于惯性导航、遥测遥控、航天计算机及软件、微电子、机电组件等传统优势专业技术的提升,同时充分发挥型号系统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优势,推动技术融合与系统集成,开发系统产品。

其中,航天九院771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属于航天科技旗下的科研机构,始建于1965年10月,主要从事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三大专业的研制开发、批产配套、检测经营,是国家唯一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

航天772所则是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是我国重点投资的高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封装、可靠性试验评估、失效分析和产品销售。

航天五院502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原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一部分,后来归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五院502所研发中心主要从事我国人造卫星、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等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背景型号论证、控制方案设计、软件需求编写、数学仿真和物理仿真验证工作,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型号任务研制,目前我国发射的160多颗航天器中,90%以上的控制系统方案均出自该团队。

五院513研究所对外名称是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66年,主要从事空间信息系统与综合电子、测控与通信、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微电子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制,以及防务装备领域遥测加密和遥测采发、运载火箭(上面级)数据处理、微小卫星整星工程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和技术服务。

02专利维度看九院、五院研究所水平

直接看专利量以及布局,这4家研究所各自捣鼓什么技术?

在德高行全球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得出:

七七一研究所,中国专利 485件,包括发明公开224件、发明授权175件、实用新型86件。主要技术集中在电数字数据处理、半导体器件及芯片制造等。

七七二研究所,中国专利106件,包括发明公开50件、发明授权49件、实用新型7件。主要技术分布在半导体器件及芯片制造、脉冲电路、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电路测试等。

七七一研究所的专利技术相较于七七二研究所更为集中,七七二研究所的技术分布比较广泛一点。

五院502所,即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国专利3150件,包括发明公开1802件、发明授权1297件、实用新型50件、外观设计1件。技术主要分布在导航与测距、宇宙航行设备、电数字数据处理、非电变量的控制系统等。

五院513所,即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专利442件,包括发明公开291件、发明授权118件、实用新型32件、外观设计1件。技术分布非常广泛,包括数据传输、电变量与磁变量的测量、电数字数据处理、电报通信、无线电定向与导航等。

总结下,上面的绝大部分专利服务航空航天事业。

03九院771所、772所名气较大

九院771所一直为长征系列火箭提供电路产品。

之前,长征二号F火箭,771所承担了控制系统箭载计算机和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的故障检测处理器和逃逸程序控制器三种关键单机的研制任务。

在最近的问天舱发射升空任务中,771所为其提供了核心处理单元、数据复接器、低速遥测编码单元、环控中心计算机、环控出舱控制器、大小便收集控制器、坐便器内部控制器、舱外服舱载电气综合控制台、热风加热装置、饮水分配器、微波加热装置、箭载计算机、导航计算机、信号处理与接口电路、地面测试计算机、光纤惯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213个品种的电路产品。

772所为问天实验舱配套了明星产品——高可靠处理器BM3803,具备抗辐射、高能效、灵活控制的特点,可保障空间站复杂应用任务的各类在轨试验顺利开展,为建设新一代空间应用运行管理控制平台提供重要支撑。

在问天实验舱的GNC控制系统、姿轨控系统、热控系统、舱外暴露试验系统、两个机械臂等10多个分系统中,772所配套了51个品种6500余只航天芯产品。

你懂得,航天九院的核心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搞飞天火箭、航空器国产化零部件配套生产。

04五院专利其实挺幽默

你懂得,五院名字就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人家研究的重点就是宇航导航空间技术与宇航设备!

从专利维度看,五院比九院幽默多了,为啥这样说?

因为,知情郎浏览了五院的一些专利,有些专利普通人也能看懂工程师的思路与技术吐槽。

比如502所一种用于月面飞行机器人的腿部缓冲机(CN109080857B)。

专利研发工程师表示,要通过结构式创新做到月面飞行机器人的腿部缓冲机构不依靠传统液压系统。

目前国内外用于降落过程中的缓冲机构通常采用液压装置或者通过一次性蜂窝结构实现缓冲能力,尤其是后者在实现缓冲的同时需要破坏缓冲结构,往往不具备重复使用能力。

例如,《一种用于月面上升的具有姿态调整功能的腿式缓冲装置》(专利号:CN201310339275.3)公开了一种用于月面上升的具有姿态调整功能的腿式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腔体、蜂窝芯子、滑块、缓冲腔体开口端盖、液压缸开口端盖、液压杆、液压缸腔体、活塞、液压缸封闭端盖。然而该专利文件依靠液压系统实现缓冲技术,采用的蜂窝芯子不具备重复使用能力。

《一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专利号:CN201310591811.9)公开了一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级活塞筒、第二级活塞筒、第三级活塞筒和第四级活塞筒。然而该专利同样依靠油气实现缓冲,同时不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

《载人月球探测器着陆缓冲机构构型方案研究》一文公开了悬臂式着陆缓冲机构构型方案,包括:电机、丝杠、滑块、主缓冲器、辅助缓冲器、足垫。然而该方案基于悬臂式构型利用蜂窝缓冲器实现缓冲,不具有可重复使用的能力。

可见,在不依靠液压系统的情况下,现有技术无法通过结构创新性设计实现缓冲功能。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航天器落地缓冲设备均只能实现机构一次性缓冲、同时需要依靠压式缓冲机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月面飞行机器人的腿部缓冲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月面飞行机器人的腿部缓冲机构,通过采用圆盘与缓冲大弹簧的连接,并创新的提出圆盘内置的伸缩楔形滑块与内置齿槽相互配合的方式,从缓冲机构的结构创新性设计上实现了飞行机器人降落时的可重复使用缓冲机构,能够代替现有航天器着陆机构所使用的液压式缓冲装置或一次性缓冲结构,例如蜂窝结构、金属切削结构,具备可重复使用能力,在空间环境中应用时不会造成泄露和污染;

(2)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机构,机构整体长度小于400mm,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材料,重量不超过3kg,可用于小型月面作业机器人或是其他着陆缓冲器,同时采用高强度材料,保证了可重复使用次数超过1000次,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飞行器着陆材料设计的成本。

【转载请注明德高行·知情郎】

       原文标题 : 被美国人一口气拉黑的航天科技4家研究所啥来头?深藏不露的黑科技高手?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