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对话校企: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攻坚进行时

对于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来说,技术永远是第一竞争力。技术来自于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技术专家在顶尖的半导体公司之间流动已经屡见不鲜。随着集成电路企业数量高速增长,产业人才的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显示,预计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将会达到20万人。

行业人才缺口变大,集成电路原本的“招人才”变成了“抢人才”,对于高端人才,集成电路企业展现出“不惜血本”的架势,整个行业薪资水平水涨船高。这样的行业现状让高校与企业都意识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行业人才不足的问题,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执行院长张杰在接受ICVIEWS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教育部积极采取政策措施,推动企业需求导向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加快培养各行业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针对集成电路领域岗位需求规模持续增加但是人才供给匮乏、高校培养方式与企业实际相对脱节的现状,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形成导学团队,培养能够承担工程研发任务和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为了让重点的环节得到发展,国家推动高校设立集成电路学院,将集成电路设置为一级学科,进一步加强高校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基础研究。集成电路学科升为一级学科后,最直接的影响是集成电路专业将会有专门的学科建设经费;同时按照整体规划属于交叉学科,贴近产业。假以时日,集成电路的学科体系完善成熟后,学科的建设目标会更明确,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集成电路产业。

企业、高校同发力,响应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共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道路,培育出产业急需的人才。高校培养具备行业基础知识的新人,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科,补充集成电路产业前沿难题时的攻坚力量。企业让学术研究落地,同时将产业需求反馈到学术界。为了让两者的配合更具效率,企业和高校也都意识到要加强彼此的合作。

北邮是首批入选新增“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18所高校之一,已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设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张杰介绍,北邮集成电路学院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需要,立足电子信息科技人才培养,重点解决通信电子领域的芯片“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提到产教融合,张杰以华为公司为例,介绍了北邮和通信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入合作。2020年学校与华为公司共建“北邮-华为学院”,作为ICT领域一流高校和一流企业的强强联合。该学院组建“北邮-华为”实验班,加强资源协同,强化优势互补,通过建设前沿联合课程、持续探索挑战课题、稳定的校企双导师队伍与国际化培养平台,推动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培养引领和支撑中国特色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学校正积极与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本领域产教融合。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大企业有资金、号召力等方面的优势,但这部分企业能够覆盖的项目有限且门槛更高,这时候就需要中小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补充。加特兰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陈嘉澍博士对ICVIEWS记者表示:“中小企业与高校合作方面仍有一定门槛,因为与一所高校合作办一个联合实验室对于中小企业是一个较大的投入。”因此,中小企业会选择其他方式“迂回”地接触高校。

对于拥有技术突破的加特兰来说,技术的独特性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但也让公司的人才培养成为一项挑战。加特兰的产品需要将射频、模拟、数字进行整合,关注的专业领域有较多维度,比如射频毫米波、高速模拟、信号处理、算法,还有数字设计等等。其中一些领域的人才在国内非常匮乏,特别是毫米波整个产业处于刚起步阶段,做CMOS毫米波的人才在国内更是屈指可数。加特兰只能从高校挑选一些有一定相关科研背景、有一定潜力的年轻人才,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成为符合公司需求的专业人才。

为了拓宽接触人才的渠道,今年加特兰就选择了通过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集创赛”)与更多高校产生联系。陈嘉澍博士表示公司总部位于上海,过去与周边地区的高校联系更密切。这次通过参加集创赛,加特兰连接到了其他地区的高校师生,也让更多的高校师生了解加特兰。他也特别提到:“很高兴,有这么多团队这么多学生来参与集成电路的创新创业的这个比赛。十年前,这基本上不可想象,因为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正如社会评论,在中国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相关工作是很荣耀的一件事情,大家愿意积极参与进来。

采访过程中,陈博士还提到,除了为企业输入应用人才,高校研究本身基础研究也很重要,因为可以从比较宽、比较广的维度去做。虽然要形成真正有核心价值的技术可能很难,但这些成果非常宝贵。陈博士这番话再次强调了高校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企业需要高校的人才,高校的研究也离不开企业。虽然高校以研究见长,但生产条件相对薄弱。对此,张杰呼吁推动面向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产学研完善的服务链,让更多由学生设计的IC作品能够真正变成芯片和对接市场,这样既有益于人才的培养也能加速高校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进而让行业百花齐放。

集成电路是一个产业发展快、链条长、覆盖面宽的产业,相对于十年前,集成电路已经不那么“冷门”,校企互动也越来越接地气。可以相信:只要更多的人愿意投身到集成电路产业中,再加持校企合作的深化推进、合力攻坚,中国的集成电路就一定有希望。

       原文标题 : 对话校企: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攻坚进行时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