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嘉兴造芯记

2023-03-30 10:11
芯流智库
关注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嘉兴在中央。

过去嘉兴最大的标签,可能来自于南湖的那一艘画舫。而如今这座“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已然乘着中国智造的东风,成长为了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芯”城。

回顾嘉兴半导体产业兴起与壮大的历程,在探索背后动力源的同时,也会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的成长有所启示。

本文将分两部分进行阐述:

1.双向奔赴的野蛮生长

2.“芯”时期,新作为

双向奔赴的野蛮生长

很难定义,究竟是半导体选择了嘉兴,还是嘉兴选择了半导体。

众所周知,长三角是全国集成电路产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地处浙江省东北部的嘉兴,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点,有着天生的好地势。

嘉兴下辖2个市辖区(南湖区、秀洲区)、3个县级市(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和2个县(嘉善县、海盐县)。以海宁为例,上世纪90年代,海宁顶着世界经编之都、中国布艺名镇的头衔,却也和多数地方一样,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等导致的产业转型阵痛。

嘉兴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制造业向来是长三角的立足之本。嘉兴的科创起步很早,坐落在南湖新区的嘉兴科技城,是承接沪苏杭宁集成电路产业辐射和转移的桥头堡。

嘉兴科技城由嘉兴市政府主导创建于2003年,其第一大主导产业便是微电子产业,其于2003年底争取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落户。2004年,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落户。

作为滋养高新技术企业野蛮生长起来的沃土,嘉兴科技城见证并加速了许多半导体企业从萌芽到落地生根再长成参天大树的历程。

九十年代,杭州汽车发动机厂有一位名叫沈华的助理工程师选择出国留学。1995年,沈华在美国获得麻省理工电子材料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西门子、英飞凌工作,从事芯片研发。

彼时,他了解到,作为电机控制器中的核心部件,IGBT起到功率变换的作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家电、工控等领域,而“国内基本没有一家能自己制造IGBT模块的企业,在国内很难购买到IGBT模块” 。

2005年,沈华回到中国内地,签署《外商独资经营嘉兴斯达半导体有限公司章程》,成立斯达有限,也就是如今国内IGBT龙头斯达半导体的前身。

新成立的斯达有限在嘉兴市科技城拥有面积106亩的厂区,配置国内最先进的IGBT模块生产线和占地2000平米的千级净化厂,集聚了来自MIT、斯坦福大学、印度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博士或硕士,是当时内地唯一一家能从事半导体模块自主研发、设计和封装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厂家。

斯达半导成立后一年,国家相关部委将IGBT器件技术作为我国重大专项课题,投入巨资,集中研发。2008年,斯达接连获得国家发改委以及工信部的800万元和100万元的项目资金资助。

厚植于科创沃土,乘着行业东风,斯达半导很快从小公司成为业内巨星。2019 年,斯达半导在全球 IGBT模块市场份排名第七(并列),市场占有率 2.5%,是唯一进入前十的中国企业。

以斯达半导体和嘉兴科技城作为微缩样本,可以发现,高新技术企业与城市之间的羁绊是一种互相选择、双向奔赴。

嘉兴在产业转型期选择了半导体,通过政府资助以及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先进技术与高端人才,并规划了发展空间和基础设施,吸引初创企业在此播种。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嘉兴通过设立半导体产业基金,以研发补贴、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多种形式,资助半导体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建等。同时,嘉兴还致力于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半导体下游应用行业,催化着产业生态的良好发展。

而企业的自主攻关、业务扩张,也使这片土壤活力十足,供应链相关的环节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度快速提升。龙头企业如地方产业的一张名片,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使创投人趋之若鹜。

如今的嘉兴科技城,经历了2015年的扩容升级,区域面积由最初的3.65平方公里扩至29.5平方公里,实际管理区域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坐落其间的南湖微电子“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已经集聚了半导体产业上下游企业241家,包括闻泰通讯、斯达半导体、博创科技、昱能科技等龙头骨干。

同时在 “老两院”之外,嘉兴科技城又引进了“新两院”,即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加上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嘉兴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浙江·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浙大南湖驿站等一批创新载体,形成了“2+2+X”的科创平台布局。

此外,嘉兴的南湖基金小镇已成为国内最早、业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管理最合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小镇之一。截至2022年11月,落户南湖的市场投资机构包括红杉资本、硅谷天堂、蓝驰创投、赛富投资等在内的基金超10000家,管理规模超2.9万亿元。

“政、产、学、研、金”梦幻联动,嘉兴瞄准“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科创金融一体化服务基地”的目标,正在全速前进。

“芯”时期,新作为

生逢其时,又逢其地,嘉兴乘着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与沪苏制造业转移的东风,在“芯”时期有着出色的新作为。

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嘉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94家增长至3003家,数量位居浙江省第2位。数据显示,2022年,嘉兴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7107.77亿元,规模稳居全省第三。

嘉兴形成了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四大领域的半导体产业链,有着一批成熟优质企业。斯达半导体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进入世界前十的IGBT模块供应商,昱能科技在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今年6月成为南湖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闻泰科技、斯达半导体、卫星化学等3家企业进入中国上市公司500强。

嘉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自身在长三角地区有一个产业层面的定位:“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嘉兴要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嘉兴发改委主任章剑曾明确指出,全市产业平台普遍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效应不明显、产业集聚度不够等问题。产业“散装”不利于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的共享,也会削弱突出产业给城市带来的名片效应。

在长三角众多城市各显神通之时,嘉兴在半导体产业有着先发优势,未来要加速发展,还需要借智借力,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推动区域合作。同时,顺应产业趋势,鼓励产业链中有潜力的企业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打造更多的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吸引力。

产业兴则城市兴。红船起航地的新故事,将由半导体产业来铸就。

       原文标题 : 嘉兴造芯记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子工程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