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形势严峻:外媒称2023年,中国芯片自给率仅23%,77%靠进口
众所周知,芯片是数字化、信息化,甚至是一切科技产业的基础,因为现在的科技产业,均建立在算力上,而算力的背后则是芯片。
于是这几年,中美围绕着芯片产业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竞争,美国想打压中国芯片产业,中国芯片产业则想突围,打破封锁,提高自给率。
为此,我们之前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到2025年要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甚至摆脱对外依赖,而针对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2023年,我们的芯片自给率是多少?
按照TechInsights的数据,2023年,中国芯片产业的规模约为1350亿美元左右,这个1350亿美元,指的是中国大陆市场实际消耗的芯片,而不是指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所有芯片。
毕竟中国去年进口的芯片金额就达到了3500亿美元左右,但这中间会有众多的芯片,在制造成各种电子数码产品之后,又出口到国外去了,这一部分不算。
具体指的是:中国市场消耗的芯片=中国自产芯片+进口芯片-出口芯片-出口产品中的芯片=1350亿美元。
TechInsights认为,这1350亿美元的芯片中,在中国大陆生产的芯片,大约为315亿美元左右,那么芯片自给率算下来就是315除以1350,约等于23.3%。
当然,这里的315亿美元,也不是指中国大陆生产的芯片只有这么一点规模,毕竟中国去年出口芯片的金额都高达1360亿美元,肯定远不只315亿美元。
这里的315亿美元,仅此这1350亿美元中,中国大陆生产的是315亿美元,另外还有很多可能是出口了,或制造成产品后出口了,这部分不算。
这个算法,究竟对不对,这就见仁见智了,毕竟这中间牵涉的很复杂,我们自己生产有芯片,又进口芯片,还出口了芯片,又是将芯片制造成产品后,再出口到海外。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数值,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而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来,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要是真要到2025年,也就是明年实现70%的自给率,那差的可就远了。
原文标题 : 形势严峻:外媒称2023年,中国芯片自给率仅23%,77%靠进口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